王欣
【摘要】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在我国具体体现在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同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实现中国化的发展基础就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理论不断创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国情,不断完善党的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础 活力
自我们党成立伊始,就就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就坚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证明,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举什么旗帜,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重大战略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发展。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是党政治上成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立足中国国情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建立起夯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然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把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解决现实问题,为我国人民所接受,认同。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问题的时候,不能按部就班的照抄,也不能以“本本主义”信条。要想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就要全面的认清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就是要把我国的整体国情分几个不用的角度、侧面、层次来分析,只有把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认识清楚,才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的发展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但绝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我们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迈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一步,奠定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又丰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他深刻总结审视当时国内国外的环境和我国存在的主要矛盾,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起来,探寻社会主义建设的答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用实践性、针对性证实了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导下发展的正确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围绕着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这一中心问题而产生的,以发展生产力为手段,建设先进的文化,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活力——理论创新
要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创新、永葆活力,就要不断地丰富理论创新,用严谨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立场和方法论,并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发展阶段。毛泽东强调“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结合新的国情,置身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发展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时代变革的要求,更要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并发展有革命性、实践性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各种要求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
新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党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高举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全局在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大局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和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