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炎
摘 要: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中学生在品行上有缺点的越轨行为。一般指那些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阻碍中学生智力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影响的行为。问题行为的起因极为复杂,既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外部影响,又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纠正方法很多,关键要了解起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问题行为;起因; 纠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173-02
作为教师,要纠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必须了解问题行为的起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分析、研究,才能收到好效果。笔者多年实践并总结了经验,望与教育工作者互勉。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起因分析
1、家庭的不良影响
家庭影响孩子。父母离异或父母有错误的思想意识、不良恶习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比如:有的父母不让孩子与社会、邻居多接触,孩子便会以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有的家长常常酗酒、赌博,直接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父母对子女采用溺爱、放纵、袒护,或者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等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会使孩子形成蛮横、暴躁,欺侮人或自卑等性格。
2、学校教育工作的缺失
老师教育观点或教育方法上的错误,也可能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如:学习负担过重、频繁的考试压力等都会引起学生心情紧张或情绪波动;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过严,忽视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也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性格粗暴急躁的老师,主观武断,处理问题不公平,亦会导致学生怨恨、反抗逃避等。
3、文化生活中消极有害因素的不良影响
改革开放的今天,大众传媒随之崛起,学生接触的信息面扩大。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学生产生负作用;社会上不法分子的威胁、诱惑、教唆毒害学生心灵;黄色书刊、网络中的色情信息等引诱学生想入非非;生活中不文明行为的存在都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学生对一些东西缺乏抵抗力时,很容易退化为动物。其结果呢,轻者影响学业,重者走上犯罪道路。
可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影响非常大。为了对学生负责,家长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识别社会上的人与事、是与非,拒恶习而不沾。
二、纠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策略
对于已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可采取以下策略纠正。
1、善于发现问题,把问题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总有一个起因,关键是有些老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甚至视而不管,以至造成恶性发展。例如:骄傲、狂妄的学生,起因也许是一次考试成绩好,或做了一件好事受到夸奖时,没有受到适时的虚心教育。反之,有的学生一次考试失败,或某次集体活动受到挫折,心灵受到创伤,从而自卑、离群,再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就会变得孤僻起来。因此,只要老师和家长善于及时发现苗头,并适时教育,就能做到防微杜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正确引导问题行为的学生主动改正错误
中学生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较差,他们的行为初看似乎是不道德的,如果仔细分析,其实也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例如:有一位同学丢失了一件物品,老师在询问、调查中,发现一个学生本想当众承认自己对物品感到好奇,于是就拿来看看,但又怕被别人说他是小偷,就没有承认。这位老师巧妙地对同学们说:“可能是有同学想借去看看,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会尽快送还的。”第二天,物品果然被悄悄地放回了原处。后来,那位学生还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试想一下,如果那位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肯定是偷窃行为,势必会伤害那位学生的心灵。
3、利用更替作用,扭转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不良倾向
更替作用,就是以一个好的行为反应来代替原来坏的行为,使已经形成的坏的行为加以革除的过程。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墙上、书桌上乱写乱画。发现这种行为,老师可以主动给他一张纸画画,教他学习木刻或给他一张画报,这样不但使其增长知识又获得成功的喜悦,也会使其从此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4、多用积极的鼓励,少用消极的惩罚
中学生心理上的压抑很容易引起对抗情绪,不利于问题行为学生的转变。发现某位学生偶尔做错了一件事,老师就天天批评、指责,或者讨厌他,这会使他的情绪异常、郁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少惩罚学生,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在他们一有进步时,就要多加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赏识教育早就是挂在我们嘴边的话题了,可是,赞赏和鼓励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一门挺高深的学问。近几年,我在班上尝试了赏识激励法,略有成效,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老师知道,我班问题学生陈秋林,经常迟到,作业十有八次不能按时完成,还给老师制造事端和麻烦,这样的学生谁见了都头疼,班里每个小组都不肯接受他,认为他是累赘,我曾用“朽木不可雕”来描述过他,现在回想起来挺自责的。作为教师,历史赋予给我的使命感和良心驱使着我,要帮助这名学生。一次不经意的激励,使我茅塞顿开,也使陈秋林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次模拟考试后,刚发完卷子,按照惯例,小组长就开始核算自己组的平均分,陈秋林的组长非常细心,算出自己组的平均分86分,去掉陈秋林的成绩,平均分92分,于是,他们组就像炸开了锅,埋怨声、责备声此起彼伏,只见那可怜的陈秋林像被霜打了一样,坐在那一声不吭,眼睛直盯着他那醒目的56分。这时,我保持沉默,维持秩序后评卷,一切照常进行。下晚修了,同学们都陆续走出教室,只有他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纹丝不动,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怎么,今晚不睡觉了?”只见他泪流满面,胆怯地说:“我想把这张卷子再做一遍。”我当时怀疑自己的耳朵,半信半疑地问:“你有时间吗?”他说:“我今晚就做。”这时我嘲讽的话语不禁油然而生,差点破口而出,心想:课堂上有多少个45分钟你都荒废了,晚上加班做一份试卷,对别的同学来说还算正常,可对你陈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就连小组长也说:“一向没心没肺的陈某这次终于长志气了?我不信。”这时,我没有批评他,更没有打击他,心想:是不是火候到了呢?于是,我用鼓励的语气对他说:“老师相信你,相信你能把这张卷子做完,而且能做得很好,我希望你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发给了他一张完好的卷子。第二天早读前,他来到了办公室,自觉交来卷子,真的做完了,字迹工整,卷面干净,还得了80分。在课堂上,我大张旗鼓表扬他,还传阅了他的试卷,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事后,我在反思,如果我当时用的是另一种态度,不是积极鼓励,而是冷嘲热讽,那会是什么结果呢?那自然不言而喻了。从那以后,一连好几天,他的学习兴致很高,我多次表扬他,鼓励他,看到他准时交作业的次数越来越多,学习也越来越进步,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此外,老师要教育其他同学正确对待并热情帮助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允许他们在一定时期内有反复出现问题的现象,并在反复中耐心诱导,不断对其提高要求。其实,充分利用班集体力量,使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持续进步,这也是矫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结束语: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难免存在的,必须引起全社会重视,尤其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纠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作为已任,主动关心、帮助学生,深刻分析中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待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行为,要对症下药,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中学生自觉地摒弃各种问题行为,从而健康成長。
参考文献:
[1] 赵国忠 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2] 余晓琴 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年
[3] 刘建萍 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研究综述[J] 才智 2012(34)
[4] 班主任之友 班主任之友杂志社 2014年01/0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