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经济、文化也在发展中不断融合,我國传统文化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地处白龙江河畔的舟曲县,藏汉等多个民族聚生活,舟曲民俗文化也在各民族的交流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而成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利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多样化情趣及良好品质,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新亮点。然而,在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舟曲民族文化也不断受到冲击,其民俗现象及社会功用逐渐消失。本文通过对舟曲民俗文化对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期对中小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舟曲民俗;文化传承;促进中小学生发展;实践研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结晶,更是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的集中反映,承载及传递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精髓。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舟曲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产物,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财富。因此,在中小学生的发展中融入舟曲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对学生们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舟曲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舟曲,因水得名,藏语中意为“龙江”,有着“泉城美誉”之称,四千多年以来,氐、戎、羌、藏、汉等多个民族在此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境内佛、儒、道、基督等宗教尽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中博峪采花节、东山转灯节、巴寨朝水节、坪定跑马节、天干吉祥节和松棚楹联灯会等“五节一会”民俗活动久盛不衰,多地舞、摆阵舞、罗罗舞、佐瑞舞、突古舞、“钦木”法舞等民族歌舞广为流传,社火曲、秦腔、花儿、酒曲和扬歌、狩猎歌、耕地歌、打夯歌、拉木歌等民间歌曲广为传唱,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二、 传承舟曲民俗文化对在促进中小学生发展方面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舟曲民俗文化作为优秀民俗文化的典范,在促进中小学生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舟曲民俗文化作为多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民俗魅力,其中是舟曲藏乡独有的民间歌舞多地舞等,被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小学生认识、了解这一民俗文化,能够让他们从小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二,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动力。将藏语楹联、剪纸、花灯、“转灯踩福”等舟曲民俗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中小学中进行渗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民俗文化艺术的魅力,更陶冶和增强了他们的艺术情操,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三,增强了中小学生的体魄。舞龙耍狮表演不仅展现了舟曲人民顽强奋进的时代风采,更能增强人们的体魄,在中小学中践行类似的民俗文化,为其打下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能坚定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三、 浅析舟曲民俗文化,在中小学生中的实践策略
(一) 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进行恰当结合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新形势,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在校内外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不仅能够学到东西,陶冶情操,更能够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动手动脑能力得到综合提高。而舟曲民俗文化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很好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例如“楹联文化活动周”,“摆阵舞大展示”等特色民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使舟曲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又能使学生得到锻炼。
(二) 与社团活动进行恰当的结合
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得到了丰富,更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一定培养,求知领域及交友范围不断扩大,是丰富中小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入的改革,中小学生学习、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各式社团活动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强,并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舟曲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的瑰宝,独特、丰富且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俗活动,在营造学校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中小学生中传承舟曲民俗文化,必须将学生的社团活动列为主阵地,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成立了相应的社团,并制定详细周密的活动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定期开展舟曲民俗活动。
(三) 与校园文化建设恰当结合
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舟曲民俗文化的传承,还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以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发扬舟曲民俗文化、传承舟曲民俗艺术等一系列教育内容,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使校园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参与传统民族艺术的活动中,让中小学生体会民俗活动的独特乐趣,欣赏民族艺术的灿烂和辉煌,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与学校新课程改革恰当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挖掘学科中的教育因素,使“舟曲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并选取恰当的主题,通过研究性学习、主题性活动等方式,将“舟曲民俗文化”的教育引进课堂、编进教材,抓住民俗文化与学科的结合点,通过有效、有序的形式,动态地整合在思想上,提高中小学生对优秀民俗艺术的热爱,引导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四、 结语
总之,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舟曲民俗文化渗透,能够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其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其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了舟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伶俐.《中国民俗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思考[J].时代教育,2015.
[2]李章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成人教育,2016.
[3]王莉莉,杨东杰.试论舟曲民间传统文化的散迭与发展——以舟曲楹联文化为例[J].时代报告,2012.
作者简介:
张永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舟曲县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