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2018-01-24 06:36郜锋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下肢骨吗啡罗哌

郜锋林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定西 743300

下肢骨科手术操作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手段为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其中局部麻醉主要用药为罗哌卡因,而吗啡是治疗效果显著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阿片类镇痛药,是患者术后最常采用的镇痛药物[1]。该文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收并给予下肢骨科手术展开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并给予下肢骨科手术展开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患者均不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在35~65 岁,平均为(47.54±3.2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31:29,年龄在 33-67 岁,平均为(49.72±4.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及阿托品0.5 mg,并对患者ECG、BP、HR及SpO2实施监测,打开患者上肢静脉,并于半小时内注入500 mL复方氯化钠,患者在此过程中应处于侧卧体位,在L3~4间隙应用笔尖式腰麻穿剌针实施椎管内穿刺操作,若观察到脑脊液溢出现象,证明穿刺操作成功,随后将药物注入[2]。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将2 mL 0.75%罗哌卡因与1 mL 10%葡萄糖混合溶液注入。术后需接静脉镇痛泵,静脉镇痛泵包含1 mg芬太尼及9 mg昂丹司琼,并将其溶于生理盐水制成100 mL溶液,静脉镇痛泵速率为2 mL/h,自控为0.5 mL/次,锁定时间为30 min[3]。观察组采取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将2 mL 0.75%罗哌卡因、0.3 mg吗啡与1 mL 10%葡萄糖混合溶液注入,术后不接静脉镇痛泵。两组麻醉平面均保持在T8-T10,且手术过程中应给予患者补充羟乙基淀粉及复方氯化钠,以便弥补患者术中损失液体量,若患者SBP小于90 mmHg,应给予静脉注射10 mg麻黄碱,若患者HR低于50次/min,则应给予静脉注射0.3 mg阿托品[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R、BP、PR、SpO2及术后 4、8、12、18、24 h 患者静息 VAS 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会被保存在Excel文档中,并且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期间将会用到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达计量资料,同时对组间比较进行 t检验,使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实验结果来看,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HR、BP、PR、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中各存在 13例患者 BP不超过 90 mmHg,HR低于50次/min,均给予阿托品或麻黄碱展开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 4、8、12、18、24 h 患者静息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术后24 h内,观察组发现恶心呕吐患者6例,尿潴留患者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对照组发现恶心呕吐患者14例,尿潴留患者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7%。由此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静息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静息VAS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中应用罗哌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药物,安全性极高,将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麻醉,可以获得良好感觉,同时有助于运动阻滞分离实现,有效降低血栓形成几率,促进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5]。吗啡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阿片类药物,通过向椎管内注入低脂溶性吗啡可以有效实现镇痛功效,与脊髓内阿片受体相结合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疼痛刺激阈值是吗啡的作用机制[6]。罗哌卡因除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还具备缩血管功能,能够降低血管对罗哌卡因及吗啡的吸收效果,而将罗哌卡因及吗啡联合应用可以在降低各自用药量的同时提升镇痛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后HR、BP、PR、SpO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 4、8、12、18、24 h 患者静息 VAS 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不仅能实现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需求,同时也能达到患者术后镇痛的需求标准,且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方式操作简便,极具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

[1]姚喜红,李欣,陈姝姝,等.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2):196.

[2]徐颖.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之于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7):150-151.

[3]贺军甫,李占宾.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于妇科术后镇痛的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2下旬刊):102-103.

[4]谭海.吗啡+罗哌卡因复合氟哌利多行PCEA致锥体外系反应二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2(5中旬刊):491.

[5]穆宇新,龚志毅,黄宇光,等.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8):714-716.

[6]吴慧,朱广君,卢晓,等.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41):77-78.

猜你喜欢
下肢骨吗啡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勘误: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护理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