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向阳
资中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资中 641200
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是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为确保患者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临床上通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常用内固定钢板治疗,交锁髓内钉治疗等,后者治疗法被广泛的应用,且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现为进一步探究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2—2017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86例纳入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2012—2017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86例纳入研究,并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Ⅰ组40例(男患、女患各有2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1岁,均值年龄46.5岁;致伤原因分析:砸伤、车祸、坠伤及其他各有10例。以及Ⅱ组46例(男患22例,女患24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1岁,均值年龄46.5岁;致伤原因分析:砸伤、车祸、坠伤及其他分别有12例、9例、15例和10例。对比Ⅰ组、Ⅱ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以下研究有意义。
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排除有精神病史、不愿配合手术治疗者、手术禁忌者。86例患者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中。
Ⅰ组(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该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应用不同的麻醉方式,接着为患者处理患肢,若为开放性骨折,首先清理创面,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其次的,以骨折处作为中心,将骨折端暴露,完全清理骨折处的软组织,然后将骨膜剥离复位,使用实现准备好的钢板做好固定工作即可。若是稳定性骨折,适当给予骨折端加压,以便促进骨折愈合。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患者患肢是否有肿胀的情况,若出现可将患肢抬升或者是使用脱水药物做针对性治疗。
Ⅱ组(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该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首先给予常规消毒,清创,同样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麻醉方式。①针对股骨骨折并且复位情况不理想的患者,可开展小切口切开复位治疗,在股前外缘做一侧纵形切口,然后将骨折处软组织清理完毕;并随着粗隆顶点向近端处做一个切口,暴露大粗隆,将导针插入,通过观察导针位置,使用导针扩髓,放髓内钉,先在骨折远端位置放入2枚锁钉,再在近端放置2枚锁钉,术后通过透视观察锁钉的位置。②针对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第一步在膝前髌骨下方与胫骨结节位置处,制作一切口,将髌韧带暴露后做纵行分开,胫骨平台约为1 cm处沿着髓腔方向,使用尖锥开口,做扩髓操作,接着将合适的髓内钉置入,同样术毕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分析和对比Ⅰ组与Ⅱ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评估中,分为为骨性愈合、畸形愈合、延迟愈合及不愈合4种愈合等级。而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的有切口感染、钢板或者是髓内钉断裂、关节功能发生障碍等。
Ⅰ组与Ⅱ组共86例患者全部数据结果利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资料[n(%)]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其中Ⅰ组40例患者骨性愈合 25例(62.5%)、畸形愈合 2例(5.0%)、延迟愈合 11例(27.5%)、2例不愈合(5.0%);而 46例Ⅱ组患者中愈合40例(87.0%)、畸形愈合1例(2.6%)、延迟愈合4例(8.7%)、1例不愈合(2.6%)。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中,明显Ⅱ组患者骨性愈合的率高于Ⅰ组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分析[n(%)]
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Ⅰ组40例患者并发症表现有切口感染5例,占12.5%、钢板或者是髓内钉断裂6例,占15.0%、关节功能障碍发生例数有4例,所占10.0%,整体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5例,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而46例Ⅱ组患者中患者并发症表现有切口感染2例,占4.3%、钢板或者是髓内钉断裂1例,占2.6%、关节功能障碍发生例数有1例,所占2.6%,整体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例,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为8.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n(%)]
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在临床上骨折治疗中较为常见,一般通过手术治疗,经过切开复位或者是内固定等方式,但复位方式或者是内固定操作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或者是骨不连、骨外露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1]。为了开展性质有效的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尽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该次对2012—2017年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86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探究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Ⅰ组40例患者骨性愈合25例(62.5%),Ⅱ组患者中愈合 40例(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切口感染、钢板或者是髓内钉断裂、关节功能发生障碍等并发症比较中观察到,Ⅰ组 37.5%,Ⅱ组 8.7%(P<0.05)。 这就有力证明,开展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该手术治疗法体现了切口小、损伤少,且对骨膜影响小的优势,有利于患者后期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提升愈合率。钢板内固定偏离中间重力线,一般在较大应力作用下会出现弯曲、松动或者是断裂,不利于术中做骨膜剥离操作,影响患者骨血供,进一步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以此同时,容易引起患者术后骨质疏松症,增加再次骨折的概率。从结果明显可知,与交锁髓内钉固定相对比发现,钢板内固定对治疗骨折疗效并不使人满意[2]。
将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法与传统钢板内固定相对比,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交锁髓内钉固定法使得应力分散,髓内钉负荷比钢板要小很多,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的疲劳度。②髓内钉治疗无需将骨折软组织和骨膜剥离,最大限度保全骨膜的完整,使得骨折端血液循环顺畅,确保骨折有一个良好的愈合环境。③髓内钉以弹性应力的方式和骨组织相接,在承受身体重力的同时还可可以发挥一定弹力,与骨折愈合生理应力相符,促进骨痂的生长,足够的弹力有效避免因为承力过多而引起供血障碍,降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出现。④锁钉固定法是先处理近端,接着才处理后端固定,而主钉和远近钉之间较为牢固,使钉骨合一,降低髓钉变形的可能性;并且髓内钉可以确保肢体长度,体现良好的抗旋转性及抗压缩性,有利于患者开展早期功能训练,减少关节僵硬或者是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发生。交锁髓内钉治疗在该次研究中对复位不佳的患者做小切口处理,可以减少损伤,顺利扩髓,使得移位骨片回归原位,预防远端移位,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3]。
交锁髓内钉应用过程中,但在扩髓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扩髓和非扩髓髓内钉优势不一样,而扩髓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骨屑分散在骨折,可进行自体植骨,快速加快骨折的愈合。②扩髓会使得髓内血压循环受到暂时性的破坏,术后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并且在扩髓过程中对骨膜周边血管不会造成伤害,不会影响骨痂的生长。③通过扩髓可以快速稳固内钉的直径,体现为良好的稳定性和固定性。的扩髓对髓腔造成一定的压力,脂肪颗粒内进入人体血循环中,可以导致脂肪栓塞,严重时还可能发生呼吸窘迫症给。有关研究表示,在一定合并因素的的影响下才能会出现肺部脂肪栓塞症状,比如休克、血容量不足等。因此,针对该情况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如缺氧、缺血等操作[4]。
综上所述,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可采取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可有效固定骨折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早日接受功能恢复锻炼,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郑继洪.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6):233-234.
[2]张卫星.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203-205.
[3]庄焕雄.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3):69-70.
[4]王翊.交锁髓内钉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治疗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7,26(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