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芸
(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基地管理局,湖北 宜昌 443000)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的利益,事关企业的安全与利益,是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国企保密工作面临着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国企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薄;二是保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较弱;三是企业保密制度不完善;四是对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充分;五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耐心理太重。从而导致企业的保密工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对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急需通过科学可操作性的解决途径。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是中国经济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更是国有企业国际化的最佳窗口期,开放的时代更需要有较好的保密意识。企业是一个组织,更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最薄弱的地方便是企业保密的关键之地,这还不仅仅是木桶效应,而应该是一票否决项,一次泄密事件便否定了企业所做的所有保密工作,更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号召,企业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涉外人员逐渐增多,涉密文件、经营策略、核心技术、尖端技术泄露极有可能发生,导致的后果不仅是企业遭受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加强保密工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加强保密教育,实现保密意识全员化
一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保密教育和培训,将保密工作纳入企业领导干部的中心组学习范畴,发挥以上率下的效果。要将保护企业秘密的宣传活动纳入党内政治生活、企业日常的会议安排,利用开会、培训、报刊等形式对全员进行保密教育,使全体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保护企业秘密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保密意识。例如笔者所在企业,在公司办公、会议场所、办公电脑,张贴“严禁处理国家秘密、严禁处理企业核心商密”等保密提醒警示。另一方面,企业应注重加强保密责任岗位人员的保密的教育和培训,要时刻强调领导干部所担负的保密责任,有意识、有计划地在各级领导学习班上安排保密教育内容,并把保密条款纳入领导干部和部门日常工作考核职责里,经常性考核其学习保密知识的情况,坚决落实国企领导干部的保密责任制;保密部门人员以及专兼职人员如有直接责任,应注重对其加强法制教育、保密规制教育,要让他们对自己岗位有充分的认识,对自己岗位应当承担的义务与法律责任有深刻的理解。
(二)健全保密制度,实现保密工作制度化
一方面,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制度,在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的同时,更针对自身实际有的放矢地采取符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的保密措施,秘密分解术,终身员工制等等,都是确保企业不泄密。另一方面,企业必须用好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要坚持做好保密法制化工作,保密工作的法制化不仅是国家倡导的,更是保护企业和员工利益制度基础,保密关系必须向着契约化、制度化迈进,每一个核心岗位、核心技术、核心领域,一开始就应该应充分重视保密问题,必须从开始就与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进行必要的公证,确保其法律效应。二是制度必须有执行力,法治社会,必须让员工树立有法必依的意识,只要违背契约的,就必须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依法依规的惩罚措施,既弥补企业损失,又警示其他员工,真正保护企业和员工利益。
(三)利用现代技术,实现保密工作信息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具备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保密工作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对现代技术的利用,实现保密科技进步,同时,更应减少对现代技术的依耐性,确保因信息技术造成的失密泄密现象。
一方面,加强对现代技术的规范化使用。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不规范是企业失密的眼中隐患,公私混用、明密不分、涉密存储设备上网、涉密存储设备丢失等。例如,有些单位员工U盘中毒后又在企业的涉密计算机、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涉密信息就极易被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截取。所有购买专用的涉密保护软硬件十分重要,保密设备的专项用途也显得极为重要。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严格区分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禁止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等配备的笔记本电脑通常都存储着很多机密资料。此外,企业部分人员为方便加班,习惯用移动存储介质携带涉密资料,并在家用电脑、办公电脑上交叉使用,也极易通过摆渡程度泄露机密,企业内网外联缺乏有效物理隔离或涉密资料通过QQ等公共聊天工具发送也很容易失密。所以务必要采取物理隔绝、身份识别技术、绑定机器物理地址与IP地址、加密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存储、处理、传送电子信息的过程更加安全,有效提高企业保密工作水平。
国企保密工作专业性极强,国企全体干部职工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保密的重要性,更要通过广泛开展保密教育、建立健全保密制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等各种途径,有效防止国企信息泄露,使其在维护国企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国企在走出去战略中健康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任平俊.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03(03).
[2]陈爱玲.对新时期做好保密工作的思考[J].科技与管理,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