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课外之石” 提“课内之效”
——课外资料拓展策略谈

2018-01-24 23:23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蔺相如萧红资料

钱 华

链接课外资源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一种共识。有了课外资源的补充与浸润,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会越发深刻,其思想认知也越发丰盈。但纵观当下阅读教学,在拓展资料中总是出现资料内容单一、链接时机不佳等问题,致使课堂对资料的运用走马观花,常常游离于文本之外。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释疑解惑,激发思辨

1.统整视角,关注人物经历

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带有鲜明的作者印记,是作者人生价值观和创作时心境的体现。然而由于学生只关注教材文本中现有的内容,自然也就无法全面而立体化地理解文本,在文本解读时难免会出现认知上的困惑。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实践拓展作品中的人物经历,探寻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在资料的拓展中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除描写了西塞山的美景外,还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翁呢?这位渔翁与词人张志和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教师应在学生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补充词人张志和的相关资料,了解张志和一生淡泊名利,哥哥曾经数次劝说其从政为官,但都被张志和以写词的方式婉言拒绝。这首词就是张志和拒绝哥哥的托词。

有了这样的资料作为补充,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词作中这位渔翁“不须归”的真正原因,更认识到这位渔翁其实正是词人张志和自己的写照,为学生全面感知这首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左右逢源,链接相关典故

教材中的文本不仅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教师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实,很多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典故素材,而这些典故的运用又与本篇文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文本中进行开掘。

如在《负荆请罪》中,蔺相如对门客韩勃曾经说过:“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如果学生没有对历史典故的相关了解,自然就会对蔺相如的这句话摸不着头脑。此时,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拓展补充蔺相如与廉颇之间“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典故,让学生在了解故事基本概况的基础上,着力感受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的细节,从而真正理解蔺相如所说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究竟是指什么。

这样一来,教师因势利导,借助资料的拓展,将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变得易于理解,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情感积淀,助力升华

1.从生活资源中助力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储备的内在经验也不足,因此,他们对于文本的感知和情感的体悟会产生一定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通过资料的拓展与运用,开掘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学生最为熟悉、最为鲜活的资源为他们提供情感的体验。

如《大江保卫战》这篇通讯,围绕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描写了“保大堤”“救群众”两个不同的事例,展现了人民子弟兵铮铮铁骨的英雄本色。但事实上,这篇课文记叙的是1998年长江发生洪灾的事情,与学生现有的认知具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教师为学生出示了相关的数据统计,并播放了人民子弟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感人镜头。在这些资料的感染之下,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认知动力也被完全激活,这就为后续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借助数据统计的震撼力和视频录像的感染力,并辅之以可感的音乐,将学生的身心意识拉回到1998年那个独特的夏天,让学生在适切的情境之中发挥想象,更好地感知语言、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2.从作者生平中助力

文章说到底是作者主观认知、情感倾吐的重要渠道,是感知作者内在心境的重要载体。学生与文本面对面进行感知理解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要想真正深入体会作者蕴藏在文本背后的情感,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阅读、了解作者的生平。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作者萧红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现了自己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中度过的自由而快乐的时光。但茅盾曾经这样评价萧红的《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既然童年的生活如此快乐自由,为什么要说是“凄婉的歌谣”呢?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感知与体验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世界,教师则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对作者萧红生平资料的拓展上:萧红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由于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父亲和祖母并没有真正关心过萧红,童年时代的萧红只能跟随着祖父一起相依为命。课文中展现出来的自由快乐,其实正是萧红童年时期唯一的快乐源泉。在这些资料的拓展补充之下,很多学生关注文本的视域与角度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情感瞬间就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一种莫名的苦涩与辛酸涌上心头。

在这一案例中,如果没有资料的拓展与引入,学生的认知就会始终停留在浅表层次上,最终导致学生感知课文的断章取义。拓展了资料、历练了认知,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课文本质,从而将一个正确、客观的文本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唤醒兴趣,延伸对接

1.对接认知落差,在消融中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欲望,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与文本中情节发展完全相反的内容,并为学生及时地拓展相关资料,满足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点燃学生内在的思维火花。

如《船长》一文中,哈尔威船长凭借自身的冷静和智慧将所有乘客和船员都成功地救出,其实这就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船长的职责。但在小说的最后,这位船长却选择了一种令读者难以接受的方式——与船共沉。这一情节其实与大多数学生所预想的情节发展有了较大的反差,此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拓展关于西方航海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着重认识到船长与船共存亡是一种使命。此时,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并抓住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忠于职守”“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所指向的丰富意蕴,从而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的内在世界。借助这样的拓展,学生就有了向文本纵深处发展的动力,文本的内在力量也就得到了根本性的释放。

2.对接核心细节,在对比中激发兴趣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能关注到的资料拓展一般都会围绕着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作品风格等,其实我们资料的拓展形式和方式不仅局限在文字中,还可以拓展到图片和直观性的视频。只有发挥这些多维资料的效能,才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地激发出来。

如《少年王冕》一文选自《儒林外史》,主要通过少年王冕辍学放牛和学画荷花两件事情展现了王冕孝敬母亲、自强不息的高贵精神。其实,《儒林外史》主要刻画深受科举制度戕害后读书人的刻薄、吝啬、迂腐的丑陋形象,以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但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吴敬梓却选择了君子代表王冕的事迹,与书本刻画的其他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可以为学生拓展补充《临死前的严监生》《范进中举》,让学生将王冕与严监生、范进两个人物进行对比,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补充的两篇文章中,教师要紧扣最精彩的资源,将最能凸显人物精神特质的核心环节生动地再现出来,从而在对比中更好地衬托出王冕精神的可贵。

资料的拓展需要从时机的把握、内容的链接等不同维度展开考量,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蔺相如萧红资料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