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娇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突出语用训练,强调言意兼得,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获取美的体验,受到美的熏陶。这对于散文教学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浅析其中典型的表达技巧——“借物喻人”。
师:现在课文已经初步学完,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写的是樟树,那么课文题目为什么要点出“宋庆龄的故居”呢?对此,你们有哪些疑惑?
生: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生:游客为什么总喜欢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
师:对于你们的问题,老师这里暂不解答,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资料,相信对你们肯定有所帮助。
(多媒体出示宋庆龄的相关资料)
师:各小组讨论一下,想一想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樟树生命力非常旺盛,这与宋庆龄的革命斗志一样旺盛。
生:樟树拒虫,这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一样。
……
师:不错,你们概括得很好,那么对于一开始的问题,你们有答案了吗?
生:课文写樟树,其实就是写宋庆龄,所以要突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师:是的。对于散文来说,这种写法叫作“借物喻人”,表面上写树,实际上是写人,写樟树的生命力旺盛与不怕虫的特点,其实也是写宋庆龄旺盛的革命斗志。因而游客怀着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也都喜欢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留念。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次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谈“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有点深奥,如果直接讲解,系统分析,学生必然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案例中笔者巧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一方面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技巧,做到言意兼得。具体来说,通过引导学生品析文本,以便从中探求文本所表达的价值,接着通过相关资料进行拓展,做到相互比照,将樟树与宋庆龄巧妙联系起来,通过寻找共同点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理解作者的表达策略,即由“树”及“人”,从中感受到宋庆龄的品德像樟树一样散发出永恒的清香。
树是作者笔下的“树”,人却是学生心目中的“人”。写“树”就是写“人”,从樟树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联想到宋庆龄的革命斗志与高贵品质,继而实现文本教学的言意兼得。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到本文虽然用大量篇幅写的是樟树,但实际上写的却是人,是宋庆龄。由此也初步了解到散文中象征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借物喻人”。尽管文中没有涉及象征介绍,也没有涉及散文特征介绍,但学生其实已经“走”了进去,已经能够从中感受到散文特殊的韵味。这比单纯讲解概念、机械识记要高明得多。遗憾的是,在教学中笔者如能再拓展一下,让学生结合周边普通事物,比如小草、绿叶等,与周围普通人进行联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践行“阅读指向写作”的理念,而且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其习作表达技巧的提升创造条件。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不仅是教课文,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他们与作者在表达情感、写作技巧上进行对话,以便真正由“树”及“人”,实现言意兼得。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能够用独特的眼光去审视文本、解读文本,继而从中挖掘出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元素,在教学中挤掉“杂质”,直奔主题,真正还语文课堂一份纯真,让学生能够徜徉在真正的语文世界之中,并获得人文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