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谈

2018-01-24 22:16张益顺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冰面刘老师天鹅

张益顺

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旨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要充分运用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情感意蕴和内核中。

一、对比不同案例,思考体验式教学

以《天鹅的故事》教学为例:

【案例一】

1.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第5、第6两个自然段的阅读感受。

2.聚焦核心词句,从“腾空而 起”“像 石 头似 的”“撞 击”“颤动”等语句中感受老天鹅的坚韧不拔。

3.教师相机引导:阅读这一部分,你好像在湖边看到了什么?(旨在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想象冰面上的裂缝、羽毛和鲜血,感受破冰的艰难。)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深入感知老天鹅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领袖气质。)

4.积极体验:组织学生用自己的右手模仿老天鹅奋力抬起后又重重砸下的过程,让学生反复尝试体悟老天鹅撞击冰面的情景,从自己的体验中进一步强化对老天鹅勇敢精神的体悟。

【案例二】

1.入境诵读,品味语言。

(1)指名朗读描写老天鹅率先破冰的语句。

(2)老天鹅用什么方式来破冰?

(3)冰面是如此结实,而老天鹅的翅膀和胸脯是柔软的,又怎么能够完成破冰之举呢?(组织学生深入研读第5自然段,并圈画关键性词句。)

(4)学生交流:紧扣描写老天鹅动作的词语,想象老天鹅破冰的画面。

2.多维诵读,联想感知。

(1)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但老天鹅不一样。你能想象老天鹅在破冰过程中遭受了怎样的疼痛吗?

(2)老天鹅没有被疼痛吓倒,这样的举动就如同一首壮丽的诗。(将课文中的语句改为诗句的形式,组织学生诵读。)

1.1.2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类型为I型的患者;②同时存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的患者;③临床研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④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病理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正常语言沟通的患者。

(3)白雪皑皑的冰面开始发生剧烈的震动,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现在请大家将自己想象成那只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你真的是钢铁之躯吗?面对这般寒冷,难道你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难道你没有看到冰面上片片白羽、斑斑血迹吗?你这是何苦呢?

3.配置音乐,寓境体验。

(1)配置音乐,诵读课文第5自然段。

(2)此时此刻的老天鹅仅仅是在与冰面作斗争吗?

(3)为了自己的族群,为了其他天鹅的生存,它与饥饿抗争,同死神抗争,更与命运抗争……此时,你还觉得这只是一只天鹅吗?教师相机板书:破冰勇士。

案例一的教学,教师紧扣“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撞击”“颤动”等核心词语展开教学,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进入到老天鹅的精神世界,并以实践性的动作进行破冰场景的再现,学生看似学得热火朝天,其实只是好玩。这般教学,除了让学生感知肢体上的疼痛,并没有真正冲击、震撼其心灵。

案例二,教师直奔主题,以“丰富深刻的情感”为抓手,依托文本中的核心语句,引导学生感受老天鹅的伟大形象,领悟文本中蕴藏的真挚之“情”、深刻之“理”。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则开始关注对老天鹅内心世界的开掘,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老天鹅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学生的朗读与文本情韵相得益彰。第三环节则是借助音乐的渲染,强化了文本内在情感的真实体现,升华了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渴望。如此设计真正丰富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有效引导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内在收获。

二、转化认知视角,践行表演式体验

如在教学《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时,教师围绕着“终生难忘”一词,尝试运用表演式体验的策略,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的第8自然段,并相机交流:(1)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此深刻地尊敬自己老师的?(2)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继而让学生理解句子的丰富意蕴,并相机补充作者刘绍棠的资料,引导学生紧扣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恭恭敬敬”的意思,即对长辈或贵宾严肃、谦逊、有礼貌。学生罗列出面对老师、面对家长、面对有德望的老人,都应该“恭恭敬敬”。此时,学生能够借助语言的感知与表达形成丰富的认知,但“恭恭敬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双手合十、鞠躬行礼、目视足下,并尝试让学生说一句话,从而让学生依靠鲜活直观的形态形成对词语的深刻理解。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止步于学生对词语肤浅的字面理解,而是运用了表演的方式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再现了词语所蕴含的真实意境,同时也对学生情感认知形成了有效的熏陶。

三、丰富认知资源,践行生活式体验

生活一直都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教师应该努力开掘文本中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尝试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勾连,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再以一篇写老师的文章《理想的风筝》为例,作者苏叔阳用自己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写了刘老师虽然腿部残疾,但乐观面对生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刘老师的深深祝福和怀念之情。紧扣这一情感资源点,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1)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如果实在不能见面,我们还会以发短信的方式向亲人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情。现在作者已经不能和刘老师相见,如果你是作者,会给刘老师发一条怎样的短信呢?(2)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对老师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呢?你会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请结合平时你和老师相处的经历,写上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

纵观两个设计,无论是对课文中的“刘老师”,还是对自己生活中的老师,言语表达恰恰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学生在阅读了文本之后情感的升华和发酵。教师可以借助于这种生活式的体验,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文本情韵之中,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四、契合认知规律,践行直观式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的场景、画面和意境,教师一方面需要从文本语言入手,在辨析品味中理解其所蕴藏的体悟;另一方面则应该利用直观性资源,与文本语言的体悟有机融合,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在教学《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捕捉天电”的实验时,如果仅仅凭借文本中的语言是难以让学生一下子感知其实验的设计意图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本相关语段,一边进行细致观察,在图文并茂的过程中进行洞察与感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实验的方式,还明晰了富兰克林如此设计的真实用意,深化了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上述案例中,学生貌似只是在观察图画,实际上是借助直观性的图片将学生的意识浸润在文本中,为学生进行直观式体验奠定了基础。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文本的深入感知就应该“躬行”到学习实践过程中,要借助体验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感受,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猜你喜欢
冰面刘老师天鹅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冰面上的“魔力”
在天然冰面上滑行
一张图看天鹅奖
冰面精灵
不要在危险的冰面上玩耍
刘老师想开小车
“热跑”天鹅
幽默的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