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的艺术
——《行者无疆》观后感

2018-01-24 22:08
新世纪剧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无疆张骞行者

潘 宁

数日前,有幸观摩了国家话剧院新出品的《行者无疆》。编剧之一王婧是法国工作时的旧识,温温柔柔的姑娘,却因着和戏剧的不解之缘,义无反顾地投身中法戏剧交流的事业,学术研究、戏剧制作与创作兼修,小小身体里蕴藏着令人刮目的才华和能量。赵淼导演,数年前我与其曾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有过一面之缘,在那座喧嚣的戏剧之城里第一次见识了他充满中国意象的作品《水生》,从此那傩剧面具下的悲欢故事就成了心口的朱砂痣,窗前的白月光。这两位都是在阿维尼翁的“战场”上真刀真枪历练多年的勇者,对于欧洲前沿的戏剧理念、新锐的戏剧语汇和鲜活的戏剧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和不懈的探索。尽管我深知他们在中西方戏剧的异同和融会方面颇有心得,又有法国艺术家在舞美艺术设计、作曲、多媒体设计方面鼎力相助,但这样中西合璧的创作团队却选择“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题材,令我十分意外,因为这个人物、这段历史太尽人皆知了。要把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以戏剧的形式呈现出来不难,但如何能不落窠臼,推陈出新,又要尊重历史,打动人心,可比讲一个全新的故事难多了!何况小剧场话剧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舞台条件、音乐舞美道具、演员阵容等都有制约,如果按照历史大剧的传统方式去排演,就如同在方寸尺牍间描绘万里江山图,先天不足难免成为掣肘。如何用先锋戏剧的语汇去呈现历史史诗的大格局,我怀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走进了国家话剧院的先锋剧场。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心中疑窦尽除,我不由得为《行者无疆》这部“不一样”的史剧击节喝彩!

首先,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成功的,而这其实是最难的部分。张骞作为打通东西文明汇通之路的先驱,其声名和影响横亘数千年,远播海内外,而在史书里的相关记载却是寥寥。《行者无疆》巧妙地弱化了张骞生平中史料不详的前期部分,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的交待以虚代实,点到为止。篇幅重点铺陈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13年。这一段信息量非常大,主人公一生中最为跌宕曲折的经历,以及他磨难中的所有心路历程都集中在这部分:受命出使,被俘匈奴,10年软禁,侥幸出逃,历尽艰险,生离死别,持节不失,初心不忘……既要把来龙去脉和重大事件交代清楚,又要避免沦为堆砌史实的流水账,着实不易。客观地说,“历史”只是这部戏的皮囊,而“人性”才是它真正的灵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各有不同。在这样的创作初衷指引下,舞台上呈现出的是一群有灵魂的人物,一个有人情味儿的故事。于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笔下“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堪堪16个字,在舞台上却得以浓墨重彩、工笔细腻地呈现。我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从24岁到30多岁被禁锢的青春、抱负与风华,一边是对远方故土的向往与思念,一边是对眼前妻儿的眷恋和不舍,家国天下,骨肉悲欢,这样挣扎着、纠结着、爱着、痛着的张骞终究摆脱了干巴巴的历史定义,真正地“活”了起来。不仅是张骞,戏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熠熠生辉的,甚至一匹马都被赋予了情感和命运,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存在。

及至张骞经历万难终抵月氏,完成使命返回长安,整部戏最有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告一段落。我想很多观众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 故事发展到这里,怎么结尾?二次出使西域如何表现?彪炳史册、文明互通的重大成就都是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成果,按常理,这是要着重渲染、升华的部分。我几乎已做好心理准备听气势恢宏的配乐响起,看身着华服的演员们琳琅登场,念白着令人潸然泪下的煽情台词……令我欣喜的是,这部戏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二次出使直至尾声的言简意赅超出了我的想象,有胆量,更有分量!这种删繁就简的勇气,领异标新的胆识,用于一部历史题材的话剧,显得尤为难能可贵!洗炼的结尾在层层浮现的敦煌壁画处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演员谢幕灯光亮起时,只留下观众们荡气回肠,细细回味。据说主创团队对结尾进行过多次争论,删减,推翻,再修改,最终在彩排时才定下如今这个版本。这个“断、舍、离”的过程一定非常艰难,然而达成的“余音绕梁”的效果在我看来是十分成功的。

理性上,我作为一个外行无法从戏剧理念和结构等专业角度剖析《行者无疆》的精妙之处。但感性上,我非常欣赏这部戏对于主人公梦境部分的设计。在梦里,我真切地看到、感受到张骞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恐惧、孤独、悲愤、迷茫……还有爱。因为有了这些充满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梦,张骞这个历史人物、民族英雄才得以走下“神”坛,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凡人。英雄令人敬仰,而凡人面对多舛命运所流露的人性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梦境中主人公的脆弱无助、畏惧和挣扎,他所表现的忠诚坚忍、百折不挠和大情大义才显得更有说服力,更有打动人的力量。2016年,我看过刘佩琦老师主演的国话大戏《杜甫》。130分钟的戏,刘老师的台词快说一遍也要40分钟。在我看来,如果把《杜甫》比作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布局严谨,勾勒精细,大气磅礴,《行者无疆》则如同南宋夏圭的《松崖客话图》,有禅宗“脱实相”的意境,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张骞作为这部戏的绝对主角,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字的台词,以无声胜有声,正好像夏圭“夏半边”所擅用的“留白”技法,山水人物着墨于一隅,画面中留下大片空白,清隽悠远,自成一格。《行者无疆》用心良苦地不给主角只字片语,观众却可以通过周围人物的讲述,从旁观者的视角客观地理解他,审视他,评判他。看过这部戏后,也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张骞,他的千秋功业,自有世人评说,但一个长身玉立的男子在月圆之夜凝望故乡的剪影却留在了我心里,和“张骞”这个名字重合为一体。

在表现手法上,《行者无疆》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大量的形体语言撑起戏剧的骨架和血肉,简炼的台词则像铁线银钩,勾勒出整部戏的“脉”和“眼”。和饱满丰富的舞蹈设计相比,这部戏的台词量可谓“骨感”,但质量却远超一般历史剧的水准,能看得出一字一句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千锤百炼。深厚的文学功底,从歌曲《辞行》的词作即可见一斑:“月西沉,天幕低,辰星寥落闻漏滴。西窗彻夜映瘦影,泪烛摇红,谁为征人缝新衣。炊烟袅袅,庭椿默默,巢鹊无语。”舞台上,每一句台词都流淌着诗词的韵律,古而不晦,白而不俗,和人物、意境贴合得恰到好处,难能可贵地融合了“平实”与“唯美”。

这部戏里还有很多匠心独运的巧思。幼年张骞的纸偶让我联想到阿维尼翁戏剧节上充满生命力的默剧,琵琶等民族乐器和很有现代感的电子音乐的混搭,既有戏剧性,又张力十足。视觉设计部分也很精彩,流沙一样的光影,让人仿佛进入交错的时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域。舞蹈和形体设计依然秉承赵导的一贯风格,融入了很多中国戏曲的动作和古典舞的韵味。青年演员们的表现可圈可点,饰演张骞的吴俊达眼神忧郁,举手投足间自有气度,让人觉得风华正茂年纪的张骞本该就是这个样子。匈奴单于的扮演者吴迪经验老道,不怒自威,驾驭这个角色毫无压力。饰演张母、张妻、月氏公主的汪玥很出彩,慈母的沉稳坚韧,少女的娇羞天真,君主的威严气度,都拿捏得十分到位……每个演员都是身兼数角,能文能武,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在舞台上的光彩让人不能侧目。即使在人物内心刻画和表演张力方面略显稚嫩,也是瑕不掩瑜。

看过《行者无疆》之后,我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今提起“一带一路”,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于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对于西域沿路文明的兴衰和变迁,我们究竟知道多少?大幕落下,我却突然升起冲动,很想去查阅史料记载,寻找更多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了解那片大漠里曾经有过怎样的繁华,匈奴,楼兰,月氏,大夏……那些如今已经消逝的民族和文明在千百年间究竟经历了什么……如果一部戏,可以引发观众的共情,进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那还有谁能说这样的作品不成功呢?

猜你喜欢
无疆张骞行者
做“两个确立”的忠实践行者
张骞探西域
逆行者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大道无疆
Cлово месяца
逆风而行,大爱无疆
最美逆行者
大爱无疆 闽医有情
西游新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