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佳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0)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张主要是从研究历史的方法角度出发,以此来对制度进行探讨研究。其主要特点有二,第一是将制度或者相应的政策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即用以往的政策或制度来研究是如何影响现在的制度结构以及政策变化的;第二是将制度或政策作为因变量来研究,即制度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和转换。由此形成相应的制度作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教育扶贫,就是使贫困人口有机会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进而达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局部教育扶贫,到改革开放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开始普及教育,也是教育扶贫的一大重要举措。自此之后,我国教育扶贫范围越来越大,涉及人群越来越广。
(一)教育扶贫政策产生的制度作用机制
斯坦莫认为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制度决定谁能够参与某种活动的政治场所、制度塑造着各个政治行动者的政治策略、制度影响行动者目标确立和偏好形成。以下将从这三方面来进行阐述教育扶贫政策产生的制度作用机制。
1.制度决定谁能够参与某种政治活动的政治场所
教育是解决长期贫困的的重要途径,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帮助社会脱贫,乃至提升全民族的竞争力。国家扶贫政策的政策扶持者仅仅限于政府,但扶贫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职责,社会更应广泛参与进来。因此,针对教育扶贫,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机构参与扶贫,通过投资希望小学等方式进行教育扶贫,大学生也可以通过三支一扶等方式参与进来。由此,将教育扶贫的参与者从政府扩大到了全社会。
2.制度塑造着各个政治行动者的政治策略
这一方面是指,原有的既有政策决定了现在政策制定的可选择范围。具体来说,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扫盲教育,到改革开放后提出教育兴国的发展战略,1986年《义务教育法》以及之后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进入21世纪,教育援藏援青相关政策出台,为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提供支持。十八前后,教育扶贫工作不断深入,教育扶贫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这些已有政策指导着政治决策者在制定新的教育扶贫政策的方向和范围。
3.制度影响行动者目标确立和偏好形成
从这一点来说,国家体制决定了一个国家所代表的的阶级利益,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那么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富裕是确保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途径,也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教育扶贫也是必然选择。
(二)我国教育政策延续的制度变迁机制
在历史制度主义者看来,制度的变迁可以分为正常时期和关键节点时期两个不同的阶段。
1.正常时期
在正常时期内,原有政策或制度能够得以延续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是集体行动的主导作用。即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定是由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制度,然后由国务院批准,而不是由某个人的个人意志来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以及相关的咨询机构等等。因此这种作用导致如果要改变现有的制度,其难度将会加大;其次,制度的高密度。教育扶贫政策已成为现在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扶贫政策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乃至经济制度都紧密相连。这种制度的高密性导致改变现有政策的成本和难度加大;再次,政治权威提高权力的非对称性。这方面的例子就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对政策的影响。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四化”,尊重人才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到习主席不断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性。高层领导者的支持为我国不管实行教育扶贫政策提供了保障;最后,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教育扶贫政策我们仅知道是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准的,但具体的制定流程、相关负责人都很难从公开资料中看出来。这种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使得改变现行政策的成本加大。这四个原因导致改变教育扶贫政策的成本加大,这也是教育扶贫政策延续的原因。
2.关键节点时期
在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中,1986年至2000年和2010年至2016年两个时期可以称为“关键节点”。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教育教育水平与国民素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伴随着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不仅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同时对教育落后的省份和地区起到了更大推动作用。自2011年以来教育扶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2010年制定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还是2015年通过的铁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再到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这些不断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都强调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突出通过教育脱贫的关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