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佳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
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档案法》,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档案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是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档案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冲击。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搜索的工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还会不断增强。有人或许会质疑现在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是互联网的优点比缺点更显而易见,人们只要动动手指,点击一下,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于档案的利用来说,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简单的解决方法,人们不需要特地跑到档案馆去查资料,大大节省了时间精力。所以,简单方便、面向大众就是互联网的优点。比如,作为一个经常会查询历史数据的人,我发现在电脑上查询电子数据时,我可以借助各种Excel工具对数据进行操作,这比用计算器这种传统的工具要方便得多,且更容易操作。因此,跟其他行业一样,档案的互联网利用服务体系也在蓬勃发展,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网上查询需求。
网上查询利用档案体系日益发展,然而,潜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
好的档案管理不仅能存储历史资料,也能帮助政府更好地管理国家。档案为政府的行动提供支撑与解释,提高政府捍卫行动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政府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放了很多文件资料在网站上,可能会和档案馆的某些资料重复,但大部分其实只能作为参考资料或数据,不能称之为档案。然而,很多人却把这些数据当成了档案,这就可能削弱档案馆的政治职能。事实上,档案归档的过程是需要一支经过专业训练的档案工作者来进行的,现在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充斥互联网,模糊了档案的概念,也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信念产生了冲击。
除了政府机构之外,网上还有很多私人的文件资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资料会越来越多,这些资料持有者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群体。然而,这些资料的质量如何评估?如何归档?这都是问题。事实上这应该是资料或档案持有者的责任,但是很多时候普通人没有档案的概念,不会归档。而且,网络千变万化,更新换代较快,从网上搜索而来的数据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有时即使框架还在,但是数据检索功能却很不方便,这些数据就更难被归档。因此,电子档案的长久保存是一个值得探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利用互联网,档案实现了多轨运行及多套制保存,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然而,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很容易就能从网上下载一份资料,通过某种手段也可轻松将它变成另外一个版本。如果不进行专业的鉴定,档案资料很有可能会失真,失去价值。所以,由专业的档案工作者进行鉴定,对比原始版本和加工过的版本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3个问题,我认为互联网的进步不会冲击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档案有其长期存在的先天优势和必然属性,档案工作者无须有职业危机感。相反,档案工作者要更加坚定档案工作职业信念,明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坚定档案工作职业信念,我们要回归档案本身。什么是档案?为什么要有档案?档案是对一切重要历史活动的各种形式的真实记录,是对过去时代的宝贵记忆。它们不仅记录过去的活动,也为现在的决定提供证据、解释和理由。不同的社会团体从事一定的角色职能,比如从事教育或调研、提供娱乐或休闲、捍卫人权或自由等,都会形成特定的文件资料,归档之后,档案可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进而促进社会繁荣发展。档案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期的资料,一旦丢失不能替代。只有通过专业的鉴定和充分的使用,档案在历史洪流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才能完全被人们认识,才能真正对人类社会产生益处。
那么,档案工作者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首先,立足时代背景下的各类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大量文件资料(不管是纸质或电子的呈现形式)的筛选和收集,建立真实可靠、齐全完整、条目清晰的档案资料库,借助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维护手段,确保档案资料得到长期保存。其次,建立一套清楚明了又操作简单的查询手续,帮助想要使用档案的人更方便快速地找到想要的资料。最后,与其他行业合作,发挥档案效益,使利用和保护档案的效率最大化。
从本质上说,档案工作者其实是社会记忆的保管者。因此,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需要一腔对历史的热情、一双发现细节的眼睛、一种献身奉献的精神。我们必须知道研究档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生存,我们不能迷失在过去中,而应更深刻地理解现在。不管网络如何进步,它只能作为我们工作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代替真正的归档实践操作。于我而言,档案工作者是一个很奇妙的职业。很少有像档案工作者这样的工作,今天所做的事情会影响以后几百年甚至更久。不管网络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社会记忆不能消失,档案工作者更不能迷失。
档案工作者要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档案”的意识,虽然档案的记录方式、载体形式不断拓展创新,但原始数据也是最重要的档案,需要仔细维护。另一方面,档案部门要建立完善“互联网+档案”的收管用机制,借助互联网+手段,改变传统的管理和利用方式,扩大档案共享。同时,档案部门要通过考试、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具备“互联网+档案”能力的专业人才,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者要把握好档案工作“变”与“不变”的关系,变的是我们的管理思维、方式和手段,不变的是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