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艳 施艳萍 刘香杰
(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四平136000)
颅咽管瘤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颅内肿瘤,起源于原始口腔外胚层所形成的颅咽管残余上皮细胞[1]。延颅咽管路径生长,好发于鞍上及第三脑室内,也可发生于鞍内。目前认为,侵袭性生长是该肿瘤不同于蝶鞍区其他良性肿瘤的最主要特征。本病是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由于病变位置较深,周围结构如下丘脑、垂体、视神经、视交叉等较复杂而重要,手术复杂程度高、难度大。因手术易损伤上述结构而出现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临床表现可分为肿瘤占位效应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肿瘤局部压迫引起的视力障碍,内分泌障碍及精神症状等。儿童多以内分泌紊乱、生长发育迟缓、进行性视力下降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而成人则以视力下降为主。我科儿于2013年至2016年共收治颅咽管瘤患者12例,经过手术切除和术前术后系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8~67岁,平均32岁。儿童2例,成人10例,性功能障碍1例,生长发育迟缓2例,视力视野改变8例,头痛12例,多尿多饮3例,记忆力减退2例,术前经CT、磁共振检查诊断。
1.2 方法。手术治疗:根据肿瘤位置、深度、周围结构情况决定近全切或部分切除。采取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或额部纵裂入路,术后均好转出院。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交代清楚手术目的及必要性,采取的手术方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深入了解患者心理,耐心解除其顾虑,帮助其增强信心。教会患者放松的方法,进行一些训练,减轻恐惧、焦虑。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抑郁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亲属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
2.1.2 提高患者机体耐受力: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口味给与予富有营养,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治疗,保证患者充足睡眠。
2.1.3 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及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嘱患者戒烟戒酒,清洁头皮,检查头部有无毛囊炎,头皮有无损伤。术前晚难以入睡者,给予地西泮等镇静剂。协助完善各项检查,包括内分泌功能,视力视野检查,血常规,血凝,肝肾功能检查。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的护理:全麻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每2 h翻身1次,保持头、颈、脊柱为一条直线。较大肿瘤患者瘤腔保持高位,侧卧位时应健侧卧位。全麻清醒后取低半卧位或斜坡卧位,抬高床头15°~30°。
2.2.2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并记录意识,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能力,有无颅内压增高,尿量等。术后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每1 h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24 h出入量。出现躁动,意识障碍、脉搏、血压改变、甚至呼吸停止,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脑室穿刺的准备并给予脱水剂甘露醇快速静点。
2.2.3 术后饮食:全麻未醒患者禁食水,口唇干燥者用棉签蘸少量温水湿润口唇。清醒后可少量饮水,无呕吐等不适进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食。意识障碍和有饮水呛咳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2.2.4 脑部引流管:观察引流液性状、颜色、量。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逐渐变浅变清,若术后24 h后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应通知医师,给予止血药物或再次手术。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妥善固定。勿折曲、压迫引流管,观察并记录引流量,引流瓶内液体不宜过满,按无菌操作原则及时倾倒引流瓶,防止引流液逆流。引流瓶不能高于患者置管口的平面。保留足够的引流管长度,进行各项操作前先安置好引流管,必要时夹闭引流管。观察引流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引流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翻身时避免压迫引流口,敷料有污染及时通知医师予以更换。
2.2.5 安全护理:安放床档,防止患者坠床,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精神症状患者要留有专人陪护。抑郁患者防止自杀,躁狂患者适当约束,防止自伤或伤害他人。对偏瘫和视力障碍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2.2.6 并发症的处理:视力视野障碍患者,密切观察视力视野情况[2]。可以采取初步评估的方法,让患者平视前方,用手指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等距离活动检查视野情况,在患者前方不同距离,如1、2、3 m等处用手指数评估视力。并对此类患者加强巡视,保证安全。尿崩症患者术后留置尿管,记录24 h出入量,特别注意记录每小时尿量并测量尿比重,用量杯准确测量尿量。注意患者有无脱水表现。应用垂体后叶素等抗利尿剂,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垂体后叶素首次用较小剂量皮下注射,以免引起无尿。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注意进行血清离子的监测[3]。在正常补液的情况下,若尿量>160~200 mL/h,尿比重<1.005应视为尿崩症,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尿崩症期间的补液量可根据患者每小时尿量来确定饮水量和鼻饲水量,补液应遵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尿量增多期间注意补钾,每1000 mL尿量补充1 g氯化钾。注意有无高钠、低钠血症。每12 h监测血钠,根据化验结果给予处理[4]。低钠血症的处理,血钠>130 mmol/L,无明显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注意密切监测血钠水平,血钠<130 mmol/L,根据医嘱给予高渗氯化钠静点,浓度应<3%,速度不宜过快,补钠要分次完成。高钠血症停止输入含钠液体,静点葡萄糖注射液或从胃管注入温水,并给予抗利尿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并行胃肠减压。观察抽出胃液的颜色,根据医嘱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止血药巴曲亭等,胃内注入冰盐水和去甲肾上腺素。体温失调患者注意观察热型及持续时间,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头部冰袋冷敷,电脑控制降温冰帽,室温控制在20°~25°。癫痫患者进行正规的治疗,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停用药物时要逐渐减量。注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癫痫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给予镇静药物,防止窒息、舌咬伤。
颅咽管瘤术后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必须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以避免病情的发展恶化,提高治疗的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茂君,蒋艳,游潮.神经外科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34-349.
[2] 柴玉玲,柴玉清.颅咽管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28(5):909.
[3] 鲜继淑,苗新英,杜小琴,等.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4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7):21-22.
[4] 项炜,朱贤立,赵洪洋,等.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5(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