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专题
针对作曲人才培养的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周青青(1,35)
民族音乐教研的新视点:族体变化与混生音乐
宋 瑾(1,40)
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刍议
——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若干教学与实践为例
和云峰(1,47)
第十届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专题
探究当代民族室内乐创作中音色运用与音响
特性
江 洋(1,100)
斯克里亚宾和他的十首钢琴奏鸣曲
陈韵劼(1,112)
从筚路蓝缕到音乐盛事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国际室内乐音乐节掠影
段召旭(1,124)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
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是艺术教育的行动指南
赵 旻(2,3)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题
审美、文化、学术:音乐认知和体验的三重
境界
——兼论文化多样性教育语境中的作曲与表演人才培养
杨民康(2,47)
材料—方法—思想的作曲人才培养思路
——兼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课的分系教学
褚 历(2,55)
《巢湖摇儿歌》调性调式辨析
——中国南方音乐形态个案研究之一
周勤如(3,77)
歌声何以为继
——“中国声乐教学民族化”六十年回顾
程 乾(3,87)
为了建构的反思
——“中国当代音乐与音乐学研究论坛”
会议综述
杜 莹(3,99)
回首“新潮音乐”40年
姚亚平(4,3)
理念回归
——历史语境下的中国传统乐学与乐本体学
项 阳(4,9)
作曲理论
现代西方社会中的新音乐
〔俄〕弗·格·塔尔诺波尔斯基著
彭 程译(1,3)
斯特拉文斯基的风格真的如此多变吗?
〔俄〕阿·亚·卡拉廖夫著
王愫怡译 郭伟国校(1,12)
基于古典修辞学结构体系的音乐修辞批评研究
王旭青(1,24)
和声运用中和弦结构的风格化处理(上、下)
——论纯五声和声材料的构成、运用思维与处理技法
刘康华(2,12;3,35)
运用同宫场理论写作五声性调式和声
樊祖荫(2,24)
光谱在频谱音乐中的转化
——《夕阳十三色》
林 昶(2,33)
音乐分析中的历史观照与认知创新
贾国平(3,25)
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拓展方法研究
——以纯五度和五声音列为基本材料
马学文(3,47)
“原点”创作思维在音色重构中的运用
——对哲尔吉·库尔塔格《斯特凡之墓碑》的音色设计分析
黄 巧(3,58)
旋律发展与管弦乐色彩在结构层面的整合
——李滨扬《空中花园》重归调性领域创作的着力点
郭 新(4,18)
中国音乐史
近代琴僧释大休及其琴学传承
章华英(1,55)
近代烟台基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孙小钧(1,69)
抗战时期重庆音乐期刊的主要特点与关注重点
——以最具代表性的7本音乐期刊为例
汤斯惟(4,119)
西方音乐史
普瓦提埃的圣希拉里日课与圣母玛丽亚纪念
日课
——中世纪早期与晚期圣咏的比较研究
〔美〕芭芭拉·哈格-于格罗著
祁宜婷译(1,80)
智性的建构
——论等节奏技术的形成
宋 戚(2,115)
论《帕西法尔》中“无终旋律”的形成
康 啸(2,130)
“新艺术”音乐中的对位艺术
——以菲利普·德·维特里的一首乐曲为例
〔瑞士〕夏德维著
伍维曦译(3,124)
符号学视野下的歌唱性风格话题研究
——以贝多芬三首钢琴奏鸣曲的首乐章为例
刘 鹏(4,91)
勃拉姆斯对“新德意志乐派”的“抵抗”
——音乐史中“历史性”和“艺术性”
矛盾的一个案例
沈雕龙(4,103)
欧洲中世纪圣咏研究之现状及网络资源
余志刚(4,112)
民族音乐
语言音乐学视角下的河阳花鼓戏
花 文(2,143)
宗教认同重构与信仰体系转换
——新宾满族自治县清皇故里祭祖大典仪式音乐文化
张 林(4,55)
争鸣·证明·正名
——蒙古地区佛教歌曲古如哆的概念辨析
楚高娃(4,66)
音乐表演
为新时代奏响最美的乐章
——中央音乐学院第三届国际手风琴艺术节带来的思考
许笑男(1,129)
如何诠释与演奏巴赫器乐作品中的装饰音
〔澳〕多洛提雅·法比安著
周 全译 高拂晓校(2,71)
用现代钢琴诠释早期键盘乐作品的几点思考
——以C.P.E.巴赫《为行家和爱好者而作》(W.55-58)中18首奏鸣曲为例
张斯尧(2,87)
德彪西《狂想曲——为萨克斯管与管弦乐
而作》版本解读
黄俊良 邹建林(2,98)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第一乐章装饰音
演奏处理分析
王 深(3,140)
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
发扬学院精神 接续融合道路
——评2018年元月纽约林肯中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首演音乐会
李淑琴(2,63)
被凝视的花朵
——陈其钢《蝶恋花》中的女性性别刻板印象修辞
何 弦(3,107)
一带一路音乐
民乐之南
——论新加坡华乐团南洋风华乐之开创与延续
李明晏(4,42)
疑义相析
黄大同(4,77)
>书 评
《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性未来:生态系统的视角》
(辉伯·西博斯、凯瑟琳·格兰特编)
张伯瑜(1,134)
《性别焦虑与冲突——男性表达与呈现的音乐
阐释》(姚亚平著)
王丽君(1,141)
《阐释音乐的姿态、主题和比喻:莫扎特、贝
多芬、舒伯特》(罗伯特·哈腾著)
高拂晓(4,132)
《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著)
安鲁新(4,140)
《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西方音乐思想中的
形式理论》(李晓冬著)
余 原(4,149)
学术报道
丝路回响
——“世界音乐周2017”综述
韩 旭(1,149)
2017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暨管风琴室内乐
音乐周纪实
沈凡秀(1,153)
第二届全国音乐院校图书馆联盟会议综述
郭 娜(1,157)
综 述
有趣的灵魂更胜一筹
——从2018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的几部中国电子音乐新作品说起
关丽琼(3,15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8年目录索引
(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