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经过艰苦的长征后到达陕北,在这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从此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苏区正式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从此,陕甘宁边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斗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司法制度﹑经济政策通过多形式的新闻宣传深入人心。可以说,陕甘宁边区的新闻工作对党各项政策的发布﹑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既给当时的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也为今天的新闻实践和宣传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档案资源。[1]
陕甘宁边区新闻档案是形成于1937年9月至1950年1月的有关报纸﹑新闻出版﹑广播等档案资料。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了中央﹑地方和行业的新闻媒体。现存资料显示,陕甘宁边区的报刊和新闻机构多达近百种,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新闻业务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报刊宣传网络。[2]这些红色新闻档案是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存留下来的新闻档案遗产,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沉淀。[3]
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着为党和人民正面宣传的作用,而且对当代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意义。[4]近年来,中宣部﹑中国记协等部门多次组织“编辑记者延安行”,进行红色实践教育活动。其他行业﹑企业也纷纷奔赴陕北延安重温红色经典,感受红色文化。在延安行的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瞻仰红色新闻档案。一份新闻档案就是一扇窗,它们使人们对革命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也使陕甘宁边区新闻档案的影响愈加凸显。
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固态文化。它对于弘扬革命传统,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探索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有效保护措施,并进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主要保存于陕西省档案馆﹑延安新闻馆﹑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王皮湾广播电台旧址,以及枣园﹑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尤其是延安新闻馆作为当前我国唯一一所新闻纪念馆,保存着大量陕甘宁边区珍贵的文献和史料。延安清凉山革命旧址则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机关驻地。王皮湾广播电台旧址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另外,还有许多珍贵的纸质新闻档案保存在陕西省档案馆。总体来看,陕甘宁边区新闻档案资源主要有以下类型:
十二年间,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近百种报刊﹑新闻机构及新闻研究机构,包括中央级17家﹑西北局1家﹑区级报刊10家﹑分区级报刊7家﹑县级报刊11家,还有军队报刊39家。从报刊的内容来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教育以及新闻业务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报刊宣传网络。比较有代表性的报刊是以中共中央机关的《解放日报》﹑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为代表的党报和以《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等为代表的刊物杂志。这些刊物的历史原件或影印版多存放于陕西省档案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等地。这些报刊成为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主体内容。
历史文献类红色新闻档案包括书籍﹑理论文献等资料。在革命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涌现出一批知名的编辑和记者。他们除从事日常的新闻实践之外,还努力探索新闻工作的基本理论,为我新闻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陆定一。他强调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理论后来成为指导我国新闻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此外,还有如斯诺﹑史沫莱特﹑斯特朗﹑索尔兹伯里等境外记者的采访活动资料,他们留下的新闻图片资料在今天更是弥足珍贵。
由于陕甘宁边区基本上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状态,加上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当时比较先进的广播通讯器材难以运达延安。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人还是克服困难,因陋就简,将周恩来早年从苏联带回的广播发射机进行改装,建成延安广播电台,通过声音将新闻传递到四面八方。总体来看,广播电台新闻档案留存的唱片﹑新闻稿少于报纸和书刊。
当今,陕甘宁边区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已经转化为红色新闻档案,依然承担着对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学生重要的教育功能,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
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资源对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言,“新闻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正确的无产阶级新闻观应该使发布新闻的快慢服从于党的需要”[6]。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档案给中国的新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泛传媒化的今天,它的许多新闻理论和实践经验值得当代每一位新闻人传承并发扬。
陕甘宁边区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一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与当今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陕甘宁边区,囿于当时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加上人民群众文化程度与认识水平有限,当时大部分报纸的目标就是让识字很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新闻事实和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贴近群众,为群众喜闻乐见。即使在受众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朴素的群众路线仍然被媒体人所承袭。在延安新闻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着当时编辑和记者大量的学习笔记和写作文稿。老一辈新闻人在条件艰苦的岁月里,克服各种困难﹑专研业务的学习态度值得当代新闻人学习。
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承载着当时的社情民意,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又反映了革命时期党的精神和方针路线。我们只有妥善保护并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新闻档案,才能彰显新闻档案价值。[7]
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档案以纸媒为主,兼有图片和广播。虽然报刊多达百余种,但是早期的新闻照片和广播介质档案存量少,因此含金量高,成为档案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对于这些不可再现的红色新闻档案,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最大程度兼顾保护与开发,[8]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红色新闻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
如今,新闻档案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即使有存档,也存在“重藏轻用”的思想误区。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监督机制就显得尤其迫切。实践中,档案管理岗位的部分人员专业性不够,无法完全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影响了档案的管理质量。所以,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管理需要吸纳专业与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提升现有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讲座﹑在职培训等方式,加大专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保护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9]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新闻发言人郭嗣平曾提出,要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重保存轻利用”的观念,树立一种“大服务”的观念。[10]这一观点对于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利用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就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内容来看,可以通过收集﹑整理来 恢复一系列散落在民间的重要图片﹑文本和实物,进一步丰富红色新闻档案的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通过红色新闻档案展览﹑专题讲座﹑学术研究等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与了解红色新闻档案,让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这些红色文化遗产,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汲取红色新闻档案的精神营养。11[10]因此,在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保护过程中,还要努力拓展并丰富红色新闻档案的利用途径。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该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陕甘宁边区红色新闻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这既便于红色新闻档案的保存和管理,也给档案的再利用提供了便利,使这些宝贵的红色新闻档案信息可以更方便地被大众阅读﹑了解。
陕甘宁边区的红色新闻档案反映了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也对党的各项政策的发布与宣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提升对这些红色新闻档案当代价值的认识,坚持保护为主﹑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发挥这些新闻档案资源的价值,为当代新闻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