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姚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郭店简《老子》甲中开篇则说:“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三言以为辩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这就说明了治国的三大要素: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但仅有这三点远远不够,还须做到“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才行。即保证自己清心寡欲质朴无华的心性。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才能治理好国家。而传世本《老子》第十九章中则是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亡有。”在此处,治国要素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之后又提到了知足知止的重要性:“夫亦将知足,知足之以静,万物将自定”、“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我好静而民自正”、“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为人处世与治理国家一样,皆须做到知足知止,方可长久以待。知足知止就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郭店《老子》中就明确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无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咎莫大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最大的祸患与过错都在于人们的不知足,因此把握好度,知道满足,这样才不会招致危难,才可以长久的平安。
郭店简《老子》甲中提到:“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是因为它能让自身处于百川之下。而圣人之所以能处身于民前,则是因为他将自身置于人民的身后,圣人之所以能够在人民之上,是因为他能用谦虚的态度来对待人民,圣人在人民之上,人民不会以之为负担,圣人在人民之前,人民不会觉得有妨害。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推举而不会感到厌恶。正是由于圣人或天子的不争之道,所以天下才没有能够与之争相上下的人。从这段文字就可知道圣人或天子只有遵循“自然”之法则,不争胜,不逞能,不强求,天下自然就归属于圣人或天子了。“无为”思想也在郭店《老子》中多次出现。如:“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也,是以弗去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等等。圣人之所以要实行无为而治,是因为万物的根本“道”就是无为的,圣人应该遵循万物之根本来治理国家。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圣人不应该将其分割和区别对待,而应该顺应历史顺应自然来实行无为而治。郭店《老子》甲开篇就提:“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三言以为辩不足,或命之或乎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三言”即:“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它们都不属于无为的范围,都是应该被弃绝的。这样才能保证朴素的心性,达到无为的至高境界。
郭店简《老子》丙本中提到:“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传世本《老子》中提到的则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两种版本虽是一字之差,但有“安”与没“安”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意思。传世本的意思大致是:大道废弛了,仁义也就出现了;智慧产生了,就会有过度的虚伪;六亲不和谐,就产生了孝慈的现象;国家昏乱不堪,就是由于有了忠臣的出现。这似乎有些说不通,太过牵强。难道大道不废就不会有仁义?智慧不出现就不会有虚伪?六亲和谐就不会出现孝慈的现象?国家安定就不会有忠臣的出现?再来看看郭店简《老子》中这段话的含义:失去了大道,怎么还能有仁义呢?六亲不和谐,怎么能看出孝慈呢?国家一旦昏乱,就会缺少正直的臣子。这样鲜明的对比,郭店《老子》与传世本《老子》二者岂不正好相反,相互矛盾?可见,在郭店简中并不反对仁义,老子对“仁义”是持有一种肯定态度的。同样,与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相同,这“仁义”之思也有其深刻而鲜明的社会背景。在那样一个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大现实下,老子与孔子等圣人一样,也在积极地寻求一个治国救世的方法,他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来提出“仁义”、“孝慈”等观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用善良的人的方法去同样善待他,而对待不善之人,也要以善良之心去善待他。这正是“仁义”精神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