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接龙吹打” 探究校本化建设
——以重庆巴南器乐音乐课堂改革为例

2018-01-24 15:11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6期
关键词:巴南接龙器乐

■张 华(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时代发展所沉淀下来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属性上讲,音乐是一种最擅长达成群体感情认同并达成情感社会契约化行为的方式。“巴文化”在西汉中期与汉文化相融合,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巴文化”在其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土著原生的音乐基质,同时又吸收了大量汉族音乐的成分,不仅保留了原生的艺术特色,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旋法特征和艺术风格。

巴南地区文化历史悠久,有“800年重庆,3000年巴县”之说。巴南区文化底蕴厚重,孕育了绚丽多姿的“巴文化”、民间文化等,现存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110余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如木洞山歌、接龙吹打、巴歌渝舞等,而民间音乐的代表就属“接龙吹打”了。

■巴南“接龙吹打”音乐文化解读

巴南音乐文化是重庆地区音乐传统的优秀标识、是地方文化的物化标志。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其传播与传承方式亦有改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巴南“接龙吹打”作为西南地区的符号系统,如何看待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由“原生”到“衍生”到“再生”这种变迁带来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重庆市巴南区的接龙镇于19世纪90年代被认定为“巴渝十大民间吹打乐之乡”,在而后的“非遗”浪潮中,于2006年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接龙吹打”是巴南区的一种传统音乐,有吹打乐、锣鼓乐、吹打唱三大类,拥有983首乐曲,其吹打乐在1999年时被认定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巴南区现有乐班260余个,乐手2000余人,保存有上百年的古老乐器26件。经过400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接龙吹打”已然成为西南民众心中的一朵“文艺之花”。

西南文化圈音乐资源丰厚,形态众多。巴南“接龙吹打”作为活态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历经数百年而传习至今,承载着一方水土民众情感独特的表达方式,是地方性音乐传统的优秀标识。长期以来,巴南“接龙吹打”主要以吹打乐唢呐、锣、鼓等民族乐器为主。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其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却令人堪忧。

■校本课程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国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方针,对学生审美教育、创造性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土音乐及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改革初探便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它将改进现有体制中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丰富并发展促进教学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规律。除此之外,开发校本课程以此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将会促使学校采用灵活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器乐人才,演奏好“巴南乐器”,传播好“巴南声音”,传承好巴南音乐文化,同时唤醒浸润在西南民众血液里的民族记忆。因此,在开放教育视角下,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促进音乐专业民族器乐办学以及巴南器乐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也就有了切实可行的意义。

巴南“接龙吹打”是劳动群众在特定的生活范围及情境中,通过集体的力量,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与智慧的结晶。作为地方化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接龙吹打”代替语言叙事,承载了西南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人们共同留下的文化经验与集体记忆。多年来,“巴南文化”得到各级地方文化部门的关注,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它的生存与发展依然是迫切需要被解决的重要问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为确保巴南器乐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各地方学校掀起一股“巴南本土器乐进校园”的活动热潮,这种长期以来被遗忘却又重新返回校园和社会视野的现象引起强烈反响。

巴南接龙中心小学试点学习民间吹打,将“接龙吹打”带进音乐课堂。音乐教师还将民间吹打、山歌演唱等素材汇编成了新的小学音乐校本教材,今年9月份正式进入课堂。据悉,此举在巴南地区尚属首例。

据相关老师介绍,此次民间音乐进课堂的活动,主要教学目标还是围绕木洞山歌和“接龙吹打”,为收集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发扬本土特色。巴南区组织了十几位音乐教师,走乡串户,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收录民间音乐35首,然后反复修改,以适应学生传唱。但“接龙吹打”等器乐教学所占比重较小,尚且没有较好的课堂实施方案。

一方面,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我国传统民族器乐发展的失衡,以及由于观念不清而引发的发展方向缺乏兼顾;另一方面,忽视本土器乐教育、忽视传统民族文化,也难以在保留传统音乐风格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再者,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长期僵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形式单一乏味,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崇洋媚外的学科取向,对本民族的根源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器乐音乐秉持着漠视的态度。由此说来,巴南本土器乐音乐进课堂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用与效应,就其课程进行改革与开发势在必行。

■校本课程改革与开发的总目标

课程改革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课程目标进行确定,课程目标的设置将直接作用于课程改革的方向。针对巴南器乐音乐文化课程的设立,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时刻遵循本土音乐元素,围绕本土的器乐展开课程调配,因地制宜;二是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确保学生的均衡和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一)了解且关注巴南器乐音乐的总体概貌

了解巴南音乐文化,首先要了解“巴文化”,了解本土巴南音乐所产生的自然生态、人文背景、历史形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探寻特定乐器,如吹打乐唢呐、锣、鼓等本土乐器的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注重学生的分类培育,挖掘学生发展潜力

将巴南本土器乐进行分类,并依据学生个人的发展与爱好选择适应学生的乐器进行学习,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个人因素,挖掘学生的音乐才能和对新知乐器的能力培养。

(三)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以提升个人技能

教师在课堂中,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开发过程,积极主动的收集和整理本土乐器音乐资料,并引导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创造性的进行团队合作,最大限度地拉伸个人潜能。

(四)建立民族守土意识以提升学生的民族人文精神

在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可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情怀,提高学生的音乐品位和审美情趣,认知本土器乐音乐文化的丰厚资源,建立浓厚的民族文化守土意识,在民族本位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上,提升民族人文精神。

■巴南器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依托

巴南器乐音乐在西南文化圈都是一张文化明信片,其音响符号承载着不同时期与历史阶段西南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迹象,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存放精神世界的表达方式与审美经验。如“吹打乐”的起源和传承在山峡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奏乐器唢呐、锣、鼓深受各族民众的喜爱和广泛传播,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各族民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具有现实性、过程性的特征。“吹打乐”是重庆周边人们历史、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真实地记录了当地的风俗民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学界认为:“人类为了适应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生命资源,创造出一定的生存手段以适应自然,更要建立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友好关系,以便建构相应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行为。“吹打乐”扎根于民间生活的土壤中,其所表现的社会价值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是民众与现实生活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物化。民众之间通过这一载体,自觉地从生活经验和情感上关注生活,以达到生活知识的相互交流,表现自身的内心世界,用朴实的乐音滋养生活。

为此,将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家乡的本土音乐文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接触民族乐器,了解家乡的本土民俗与风土人情,展开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和走访工作,培养学生尊重本土音乐文化的态度,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能是“纸上谈兵”的空头理论,必须依托本土本民族的丰富多样且繁杂待整的音乐元素和音乐资源。

■校本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一)强调各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和整合,加强学生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将“巴文化”与“接龙吹打”相联系,在了解本土文化缘来的前提下,开启音乐学科的学习。

(二)增设理论课程,如“接龙吹打”的历史渊源等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块,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系统。拓宽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宽度,提升综合音乐素质修养,丰富艺术底蕴。

(三)体现授课形式的最优化组合,改变原有的单一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将小组课、个别课、集体课互为补充,节约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请“接龙吹打”的传承人进入课堂进行教学,不但保证传承的基因,而且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高效。

(四)开发线上、线下课程,如微课、网课、电台等,新媒体模式开辟学生学习新路径,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相关“接龙吹打”的视频或是文化资料。

(五)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政府政策的导向、文化需求、社区娱乐、旅游开发等设置课程并排演成品节目,打造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大众审美的文化产品,从而达到弘扬“接龙吹打”、弘扬民族器乐、展现民族魅力的“中国梦”。

(六)创新并完善音乐会节目的编排,将诗、歌、舞与节目相融合,增强学生实践活动,同时将歌、舞、乐文化融入“接龙吹打”教学课堂,为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如音乐节、晚会、商业活动、音乐沙龙等,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符合社会需求,替代了单一、枯燥的乐器课模式。

(七)摒弃以往课堂中的“重演轻研”的保护传承模式,探讨“演研共生”的新模式,积极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或是国家级、市级传承人相接洽,开展学术研讨等活动,完善“接龙吹打”的表现力和舞台感染力。

■结 语

巴南“接龙吹打”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系统,音响承载了它的实用功能,展现出一方水土民众的生活生产常态与场景,传承着民众的审美心理与情感体验。它在重庆地区是极为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是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

为了推动巴南“接龙吹打”的传承和发展,学界的诸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特别是巴南区财政每年拨款数万元专项保护经费,目的在于对“巴南音乐”进行调研、收集、整理,并着手进行相关传承与保护研究工作。至今,学界专家认为巴南“接龙吹打”的传承,首先要在重庆各个区域逐步建立起音乐文化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即建立或恢复各年龄层的乐队,并开展经常性的器乐比赛活动,逢年过节进行演出,丰富大众生活;其次,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强化自我和危机意识,要发掘、抢救、整理那些濒临失传的器乐作品,并采用文字记载、印刷出版、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科学保护,将这些资料作为教材普及到群众中去,并以此带动整个文艺圈的活动,逐步实现或恢复巴南器乐音乐文化新环境;再次,还可以通过设立博物馆、收藏馆等机构,向人们集中展现巴南“接龙吹打”的历史和魅力;最后,加强保护传承主体,培育一代传承后人。巴南“接龙吹打”已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之中,但相关教授手段与课程配置有待调整。通过学校教育与相应的课程整改,使其受众群体逐步扩大,以试点的学校为平台,在保留原有音乐基础教学的前提下,与相关学术研究、教育机构招收、培养“接龙吹打”专业型人才,并在巴南地区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使巴南“接龙吹打”的学习和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正常轨道,在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中不断涌现并受到应有的尊重。

猜你喜欢
巴南接龙器乐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巴南: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再论卡尔董詹巴南喀石雕像
媒介视角下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播和发展
乐享四季 生态巴南
采春茶 学茶艺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成语接龙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