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钢琴作品《钟》的欣赏及演奏特点分析

2018-01-24 14:57刘诗田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八度颤音音程

□刘诗田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弗朗茨·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的钢琴家、指挥家及作曲家,是浪漫主义前期最具代表的人物。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雷定,从六岁开始学琴,十六岁定居巴黎,在音乐方面的才能更加凸显,其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一种无法比拟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丰富及多样化了钢琴的表现力[1]。背谱演奏法就是由李斯特创作的。李斯特有“钢琴之王”之称,在钢琴的演奏风格方面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在作曲方面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及壮大了自由转调的技巧,树立了浪漫主义原则。

一、李斯特钢琴作品《钟》的欣赏分析

1834年匈牙利正处于社会发展变革时期,出现了较多的英雄人物及革命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出现引导了一些创新先进理念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其钢琴音乐的创作风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钢琴音乐创作对于自由及人权具有较为积极的引导及思考,并表达了李斯特独立的政治见解。李斯特创作的《钟》是根据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改编创作的。李斯特在《钟》的创作过程中营造出了一种由远及近的场景,让人在欣赏过程中联想到当代皇宫中清脆悦耳的钟声,在简短的前奏之后,曲目较为突出的是钟的主题,让高声部的钟声一直回荡,主旋律低八度呈现出来,前奏中朦胧的钟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显得更加灵动及清澈。在第二主题由之前的d小调变成了B大调,使得色彩变得更加明朗,钟声时而沉静,时而清脆,使得主题变得交替,让人感受到两种不同风格的钟声,在第一主题的最后一次变奏中运用了大量的八度及和弦,将整个曲目的气势提起,为进入高潮奠定了相应的基础[2]。

二、李斯特钢琴作品《钟》的演奏特点分析

(一)变奏手法的演奏特点

在李斯特钢琴作品《钟》的最大特点是变奏手法,主要涉及的演奏技巧为单手同时弹奏旋律、八度快速重复音、颤音及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等,其他演奏技巧为高速轮指、单手、颤音、快速音群跑动、八度演奏、大音程端断奏等。李斯特在《钟》的演奏过程中主要是以变奏技巧为主导的分析,单手同时弹奏旋律及颤音相结合,演奏过程中需要在用单手控制颤音的过程中将旋律弹奏出来,并保证颤音的均匀及生动性特点,严格按照颤音相应的规定及要求进行演奏,长颤音对于音色及力度的要求较大,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将手指贴键进行演奏,通过大量颤音的训练将演奏的难度降低,需要使用扇形前臂摇摆及单纯颤音弹奏方式,提高音色及旋律的准确性[3]。

(二)八度的弹奏技巧

在李斯特弹奏的《钟》最后一次尾声与主题的演奏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八度技巧,使用的八度技巧可以分成以下几点:一方面是八度快速半音阶,另一个是八度的左右手交替,在第一主题变奏a6,终止在#c小调的主和弦后经过3小节的过渡之后,在#c小调上出现了尾声,旋律在左右手交替出现,连续八度及柱状和弦的运用将整个曲目推向了气氛的高潮,最后在fff的力度上完全终止在矩小调的主和弦上。

(三)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技巧

《钟》具有较多主题,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存在演奏难度较高的特点。在演奏过程中,如何体现主体成了较为显著的问题。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采用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技术进行演奏,在利用远距离音程的敏捷跳跃技术过程中,演奏者应具备较高的技巧能力,使用大拇指持续有力地触碰琴键,保证触碰琴键的准确性及演奏的生动性,通过将双手与钢琴键盘尽可能地贴近,手臂放松自然,带动着手腕部位进行自然的起伏,将手指进行有序的移动,及时将手指的动作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跳跃的准确性。

(四)踏板的使用技巧

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除了上半身的运动演奏之外,踏板也成了李斯特演奏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钟》的演奏过程中,李斯特给出了明确的踏板标记,根据和声变换踏板,避免声音的浑浊。一般在伴奏织体的第一个音弹奏出来时将踏板踩下,再次弹奏新的和声之前将踏板放掉,采用合适均匀的速度填充踏板更换之间的空隙[4],呈现一种连贯性较好的效果。

现阶段的李斯特钢琴作品《钟》具有不可替代的演奏风格,在演奏会上能够轻易获得满堂喝彩,在弹奏过程中让人感受其带来的美感。

猜你喜欢
八度颤音音程
基于长笛演奏与教学中的颤音研究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试论古筝颤音的运用方法
论钢琴八度演奏技法及应用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音乐游戏玩起来
论大、小调体系中特性音程的调式特征
浅析高校古典萨克斯管专业教学中颤音的应用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