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琳 哈尔滨剑桥学院
随着我国对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的大力贯彻,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逐渐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从业经验,对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给出相关教学方案,希望能对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启迪幼儿思想、开拓幼儿心智的第一步。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音乐的旋律和歌曲的歌词灌入幼儿的脑海,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且还降低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制定合理的音乐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及歌词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能力。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认识世界的第一步,科学的音乐教育方式可以让幼儿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去感知和认识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我们可以采用将音乐教育与幼儿园日常生活相融合的形式来进行音乐教育。比如当幼儿进入校园时,我们可以播放《欢迎歌》,通过欢快的旋律开启幼儿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在幼儿用餐前,我们教孩子们唱洗手歌,在活泼的旋律和有趣的动作下让学生们养成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又如幼儿午睡时,我们可以播放旋律轻柔的《摇篮曲》,让幼儿在舒缓的节奏中睡眠。将音乐教育贯穿幼儿园日常生活之中,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音乐体验[1]。
在进行日常的音乐教育中,我们更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情况,合理设置音乐情景,让幼儿能够在优美的情景中理解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含义。比如在学习《芝麻开门》这首儿歌时,我先给幼儿们播放相关音乐,讲述歌词表达的内容。接着我引领幼儿们进入歌词中的情景,一个幼儿扮演弟弟,另一个幼儿扮演哥哥,然后根据相关情景进行演唱和表演。在音乐情景的设置下,幼儿们对于歌词中的内容有了全新的理解,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彼此交流。设置音乐情景的音乐教学方式能加深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加强幼儿对于音乐旋律的印象,从而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园对于音乐的教学质量。
科学研究表明,让幼儿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来设立不同的小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音乐教育,让幼儿能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吸收音乐知识。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小星星》这首音乐时,可以让幼儿们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然后播放音乐,幼儿们手拉手按照顺时针方向行走,教师则作为领导者站在圆圈外按逆时针方向行走,每次唱到小星星这句歌词的时候,教师立刻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要离开圆圈拉着教师的手跟着教师走,如此往复下,最后一位没有离开圆圈的幼儿就是小星星。这种游戏方式不仅简单轻松,而且没有太多的竞争性,幼儿们在欢快的氛围下记住了音乐的旋律,也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记忆。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应该符合幼儿的心理特质,能够吸引幼儿参加,且不要有较强的竞争性和对抗性,防止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获胜而对其他幼儿造成伤害[2]。
幼儿园音乐舞蹈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听到音乐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时,会跟随音乐旋律利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的喜悦和兴奋。我们可以选择充满韵律感的音乐来作为编舞素材,比如说《春天》《滴滴答》等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幼儿先全体起立,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自身感受表达自我,跟随音乐摇摆。接着我们将设计的舞蹈教给幼儿,并组织幼儿进行排练。舞蹈的编排和设计要符合音乐的韵律与幼儿的心理特质,同时舞蹈动作要尽量轻柔,幼儿在排练时教师要注意时刻观察其动作是否规范,防止不规范动作对幼儿的身体造成损伤。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幼儿启迪思想、开拓心智的第一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重视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将音乐教育与幼儿园日常生活相融合、设置音乐情景、根据音乐设计幼儿舞蹈等多种教学策略来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确保幼儿能够深刻地理解音乐的旋律和歌词,通过音乐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幼儿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