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型音乐会”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角色(上)
——“莫扎特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后记

2018-01-24 12:04
黄河之声 2018年20期
关键词:莫扎特作曲家音乐会

王 荣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2017年11月13日,本人主持的长江大学“长江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5cqn20)——《莫扎特声乐作品在声部划分体系中的研究》以“莫扎特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的形式成功结题。音乐会囊括了莫扎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音乐会咏叹调、歌剧二重唱在内共计19首声乐作品。音乐会将教学中常用的莫扎特的声乐作品进行集中,经过层层选拔,在课题组老师们的精心策划和共同努力下,决定将音乐会的展演形式通过不同的声部分组来进行: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音,期间穿插了歌剧中由不同声部组合而成的二重唱及小合唱。这种音乐会形式,得到了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学科各位老师的认可,并受到在校学生和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从音乐会的“筹备——筛选——分组——展演”这一系列的实践的完成过程来看,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总体上,在湖北地区的地方高校中,这是一种积极的声乐教学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带给我了无限的思考和启发。

一、主题型音乐会客观存在的必要性

(一)两大支撑——音乐理论VS声乐实践

提到“主题”,就不得不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这两门专业理论必修课程,它们是学生认识“主题”音乐会的理论基础。通常课堂上学到的是用文字描述的、或由老师播放视听资料来了解和感受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区别。以西方音乐史为例,西方音乐从起源至发展囊括了中世纪、复兴主义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等几百年的发展与沉淀。每一个时期都带有自身不同的音乐特征,这些特征使音乐有了自己本时代特殊的印记。如何去诠释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在对这些“特征”的认知上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支撑。而在声乐课堂的教学上,大部分教师往往不会按照声乐史的轨迹来按部就班的给学生安排作品,而是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自身的音乐素质,布置各种时期的不同作品来训练学生的声音,完成属于这个学生的个体声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二)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所属专业领域不同,从教学层面上来看,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跨界沟通甚少,专业老师只能通过与学生沟通才能了解学生当下所学音乐理论的内容与进度;从学习层面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差别,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脱节。在此现状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演唱往往不知所云,就更不提所谓的作品风格的诠释了。

(三)声乐“主题型音乐会”存在的必要性

这里所提到的关于声乐的“主题型音乐会”是指:以某一个主题作为专场音乐会的主要表现内容——可以是某作曲家某一类的体裁的作品的展示;可以是同时期不同音乐家的作品的对比;可以是某一作曲家某一时期创作的作品的鉴赏;也可以是某作曲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的鉴别(这种分类亦适用于其他各类音乐学科的分类),等等。如果将这种音乐会进行推广,一方面可以将学科知识进行浓缩和综合,给学生以“学有所用”的引导和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将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其他声部知识的积累,充实对声乐学习的系统性认知。

二、“主题型音乐”推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的传承离不开众多前辈的积累和传播,单就西方的声乐作品来说,它们从遥远的彼岸来到我们的国土生根发芽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黄自先生为代表的先驱们远赴重洋系统的学习西方音乐,带回了西方音乐的精髓,并为我所用,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迄今为止,仍旧可以说他们的作品是西乐东渐的典范。由于局限性,地方高等院校的绝大部分同学只能接触到一些在声乐课堂上常用的作品,对于那个时代的作曲家在声乐曲目上的建树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更谈不上系统的认知了。■(下转本刊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莫扎特作曲家音乐会
搞砸的音乐会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失败的音乐会
长大可当作曲家
春天的音乐会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轻浅不是莫扎特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