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理念下“声音纪录片”的传播创新
——以广播节目《这里是四川》为例

2018-01-24 09:30文/彭
传媒 2018年20期
关键词:纪录片四川文化遗产

文/彭 聪

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最直接和便捷的途径,在传播空间移动化的环境下,伴随式传播与接收就成为受众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广播节目成为受众获取知识、丰富视野、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日益呈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和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受众的认可和喜爱。“声音纪录片”是指以多种有声语言,多角度挖掘素材,多方面展现事物的听觉节目形态。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诸如文物、典籍等“有形”的文化遗产,还有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既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传播任务,也是媒体人的使命和责任。《这里是四川》节目通过声音纪录片的形式传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部分面临消亡的非遗项目得以保存和传承。节目从小角度切入,用声音记录人文历史,每期30分钟,汇聚了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讲述了精彩动人的“四川故事”,重塑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形象,勾勒出川蜀文明传承至今的精神脉络,打造了一张具有历史情怀和人文魅力的文化名片。

深入蜀地人文风物,具有浓郁地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传承意义和传播价值。《这里是四川》在录制过程中,深入蜀地人文风物进行素材采集,通过声音将内容传递给听众,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引起了受众情感共鸣,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例如,非遗项目“四川相书”是四川独具特色的传统曲艺之一,节目通过采访四川最后一个相书艺人鲁国华,将“艺人置身帐中,用口技和折扇、铜铃、莲花落等道具模拟人物对话、扮演角色”等场景生动展现出来,以非遗传承人的经历来突出相书特色,用声音描述画面形象,加入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方言、音乐等,具有良好的听觉效果。节目通过对非遗项目的展示,给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以此来展现四川人的情怀和生命力,既遵循了受众的听觉习惯,也展现出平日里人们熟悉却从未深入了解,或未曾仔细观察到的非遗项目的魅力。

节目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将“天府”的人文历史书写得亲切、贴近又大气磅礴,在选题上既有美味佳肴,也有人文自然景观。例如,大街小巷耳熟能详的龙抄手,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成都漆器,具有四川符号意义的道明竹编,当选文化名片的蜀绣、绵竹年画、彝族银饰、德阳潮扇、徐氏泥彩塑、赖汤圆、四川清音、被单戏、四川相书、金钱板、四川扬琴、川剧、蛋壳画、杖头木偶、成都皮影、怀远藤编、成都糖画等,都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民俗性,体现出匠心与文化的传承、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引领受众关注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实施“故事化”传播策略,重组编码和解码互动过程

广播媒体具有较强的伴随性特征,大部分受众在收听广播的同时也进行其他活动,如果广播节目内容缺乏情节、没有吸引力就可能导致受众流失,削弱传播效果。《这里是四川》在注重“声音纪录片”的深度与广度的同时,实施“故事化”传播策略,运用故事化的创作思路,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每期节目都以人物为线索,从不同视角采集内容,捕捉、提炼故事细节,以此来“构筑”故事,激发受众持续收听的兴趣。通过故事化叙事,节目将四川非遗的文化之美充分展现出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和打动受众,提升了纪录片的传播价值,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市场价值。

例如,四川非遗代表“被单戏”作为一种民间戏曲,因形式简易而得名,演艺人在一张桌子四角绑着竹竿,在形同被单的帷幕搭建的“桌子戏台”进行演出,属于世界上最小的演剧形式之一。节目以年过半百的被单戏艺人之一沈晓为引子,讲述其师从父亲学习,跟随师兄走南闯北,演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国的经历。在传承非遗项目的过程中,他对传统项目进行了创新改编,将皮影、手影这些表演技巧融入川派被单戏中,以不同艺术的融合让被单戏获得了新的生命。节目充分运用故事化叙事技巧,以传承者的行为和自述展开,增强故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尊重事实,富有人文、思辨色彩。类似的还有川派鸟笼匠人“七里观作笼,八里听鹃鸣”的故事,讲述手工师傅“慢工出细活”的朴素情怀;四川传承人何平扬“恢复、传承和创新邛窑”这一民间工艺的故事,在掌握古法邛窑工艺的基本规律和技巧的同时,将雕塑艺术设计造型的知识融合,让非遗重新大放异彩。

轻重缓急的韵律感和韵味感,建构声音形式之美

声音节奏的产生需要多种要素有规律地重复或连续呈现,进而呈现出差异和对立,以此形成声音作品的节奏,避免单调感。其间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形成层次多变的音律美。对于声音纪录片来说,解说员的声音在控制纪录片的节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声音建构角色形象,可以完美呈现节目内容,带给受众形象美和韵律美。《这里是四川》充分认识到声音元素的重要性,以精心编写的稿本和音频制作使节目内容更加精彩。在展现非遗深厚文化积淀的同时,节目还通过旁白解说让受众直接感受到创作者要传达的情感,进而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达到传播四川非遗项目、呼吁社会保护的目的。

例如,在《这里是喇叭河》这一期节目中,节目组引用了大量原始森林的“自然原声”——山林里鸟和昆虫的鸣叫声,两旁淙淙的流水声,风刮树叶的呼啸声,演奏出了一曲动人的和弦,这些都被创作团队记录下来。在声音剪辑的节奏搭配中,节目注重轻重缓急的韵律感和韵味感,形成了富有人文底蕴的感情基调,使节目张弛有度,再搭配恰当的旁白讲述,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激发受众走进四川、了解四川非遗项目的兴趣。节目正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将非遗项目展现给受众,让受众艺术想象和审美情感同时运作,使非遗项目的人文内涵深入受众内心,以此激发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深入思考。

搭建与受众的联系纽带,让传承“被听见”

传播是建构共同体的最好媒介,每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代表着一种态度和世界观,因而非遗传播也可以被称为价值观传播,它让传者和受众处在同一个文化共同体中。非遗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创作活动,传承保护非遗必然要和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以此拥有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这部“声音纪录片”里,不仅有“高大上”的千年瑰宝,也有“接地气”的民间手工艺,它们都能让受众领略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让受众感受到背后具有的人文魅力。为此,节目从饮食文化着手,搭建联系年轻人的纽带,进一步拓展受众范围,以更好地进行非遗项目的传播和传承。例如,早已被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成都龙抄手深受人们喜爱,但不为人知的是它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并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目采用“声音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这一经典佳肴背后的文化底蕴,推进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强了全社会尤其是年轻受众的关注。

同时,节目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将每期的音频及文字上传到网上,突破了地域限制,给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平台,让古老的非遗项目“活”起来,让小众内容“火”起来,扩大受众了解非遗文化的窗口。例如,四川新闻频率与中国国际公司航空公司达成合作,让《这里是四川》成为目前四川唯一一个登上国航客机的电台,探索航旅广播新领地。节目充分拓展听觉新场景,让受众在飞行过程中戴上耳机、轻触屏幕,就能在空中“听见四川”,让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四川非遗文化,搭建与受众联系的纽带,让非遗文化 “被听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四川文化遗产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