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冠峰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100000)
在圆号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自己的学生往往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长期难以解决。比如有的学生存在着音准不够到位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不存在音准的问题,但吹奏出来的音色又过于单一、平淡。这些不同学生,不同的问题也令广大圆号教师十分苦恼,很多时候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天赋而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出在教学模式上。本文将将结合笔者的自身调查与实践,从我国圆号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上出发,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利弊关系,对圆号教学中科学练习方法的形成进行相关探索。
圆号又被称为“法国号”,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国的弓形号角。后来,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圆号的结构也在随着元素的增多变得更加复杂。目前,在我国仍然属于“小众”乐器之一,并没有像钢琴、小提琴那样拥有者庞大的受众群体。但随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圆号也渐渐的被更多人所了解,学习圆号的人数也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趋势。
在圆号的教学方面,我国圆号的教学模式是采用西方音乐教学的“小课”教学,即“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着较为鲜明的优点,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性选择较为针对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快的成长。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方法也暴漏出了亟须改善的缺点。就圆号教学来说,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气氛上很难控制,学生与教师两人的关系也渐渐变得模糊,整个教学过程很多均在聊天、讨论的气氛下完成。极大限制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执行,很多教师往往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很自然地偏离了原有的教学轨道,开始与学生讲授其他的知识,这也是“小课”教学过于随性化的体现。很多学生正是因为所接受的知识没有得到系统梳理而导致了在练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知道,课堂上的时间只是圆号学习中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时间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来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我们更需要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出学生自主的练习能力。
气息是吹奏类乐器的原动力所在,更是圆号演奏的重中之重。圆号独特的外形决定了需要用比其他乐器更广泛的气息进行演奏上的支撑。在很多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在学生对圆号这门乐器的启蒙时往往过于草率,只是教授了学生呼吸的方法,而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这样便会导致学生的气息不够稳定,音准问题便由此埋下伏笔。于此同时,圆号的演奏需要将气息与唇舌之间建立完善的链接,而这则需要更加连贯、灵活的气息予以支持,否则将会造成音色上的过于单一。所以,对于气息的教学一定不能够马虎,教师也应该从圆号的构造开始认真讲解,让学生了解圆号的发生原理,这样也会对气息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帮助。其次,在气息的教学中,建议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很多西方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拿出人体的结构图来向学生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身体中的各个机能,从而更加从容地使用气息。
在理论教学之后,便是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气息练习,很多教师也因为气息练习过于繁琐而省却了这个过程,而系统的气息练习更够稳固学生气息的位置,从而使演奏出来的音不至于飘忽不定,从而导致音准上的偏差。所以,在进行有声的练习之间,必须进行无声练习,如深呼吸的练习以及“打嘟噜”的练习等,以气息为主,稳定学生的气息位置,锻炼气息的灵活运用。从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圆号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气息所导致的,所以,与其说是圆号的教学,不如说是气息的教学,气息是的圆号学习的起点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基石,也只有掌握了气息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圆号学习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音阶练习是气息练习的有声形式,更是良好演奏习惯形成的必由之路。长期音阶的练习不仅可以稳定气息的运用,对演奏基本功的形成也具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很多圆号的教学中,教师忽视了音阶的重要性,在简单的练习之后便布置成作业让学生自行练习,从而转为开始布置练习曲,甚至乐曲让学生吹奏。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也十分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本意也是从负责的角度出发想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多学习一点知识。但根据环境可以发现,现在学习圆号的人群多为在校的学生,有着繁重的文化课任务需要完成,本科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社会的实践,不论是什么阶段的学生,他们练习的时间本来就非常有限。所以,教师的方向也应该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演奏基础的建立。吹奏音阶便是建立演奏基础的最好方法,更何况,音阶是乐曲的分解形式,学会游刃有余的吹奏音阶便可以用吹奏音阶的方法吹奏乐曲,音阶与乐曲的过渡也就顺理成章了。
圆号教学的最终目标便是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吹奏各式各样的作品,让学生在将来的专业道路上有所建树。而众所周知的是,音乐作品变化万千,不同的作品有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具体体现在圆号中则是音色以及演奏风格的不同。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作品也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很多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找一些有难度的乐曲让学生练习,然后再通过学生的吹奏找出各种问题进行解决。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较为统一的通过一首作品来找出学生的各个问题。但这样做往往会极大拖慢教学进度,在一首作品上停留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的曲库量不够丰富,遇见新的作品学生也会不知从何下手进行学习。所以,建议在选择教学用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量”的积累,尽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圆号作品。当然,尽量多地布置不同风格的作品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这样不仅可以调节音色的问题,而且待到掌握的曲目渐渐变多之后,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教学之后,学生的科学练习方法基本可以建立。这时可以加入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这也是锦上添花之笔。众所周知,音乐属于较为抽象的学科,虽然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依靠人的领悟能力进行理解,这也是专业领域中常说的“乐感”。乐感的形成有一定原因是由人的天赋而决定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在教学中,常常会遇见在一个阶段停滞不前,无法得以突破的学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乐感不好而造成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花费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如在演奏练习曲或是乐曲时,加入钢琴的伴奏,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钢琴来调整自己的演奏,并且,加入钢琴伴奏并不会耗费很多课堂时间,且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再如视唱、练耳的培养,我们也可以通过练习曲的教学锻炼学生简单的哼唱能力。只加入这些教学往往前期的过程较为麻烦。比如有的教师钢琴伴奏能力不强,便需要找另外钢琴专业的学生或是老师进行协助,这也是很多教师不愿意实行的原因。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这也是值得思考并考虑加入的环节。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圆号的学习是不可以速成的,需要长期的练习来锻炼技术、技巧,以及稳定气息的位置与熟悉作品。我们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基本功的形成而非专业技巧的“填鸭式”教学。与此同时,过多地传授技能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递减,这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为主,逐渐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否则学生便会形成过于依赖教师的习惯,使教学进入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恶性的循环。所以,在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上,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教学问题、加强自学能力等方法进行培养,如乐曲中两个相同技巧,在第一个时我们可以耐心教授,而到了第二个时,便可以选用“卖关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圆号教学所用方法的调查进行引入对圆号教学中科学练习方法的形成进行了列举,从气息的练习到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看出,圆号的教学更需要的是一套完善的体系,而不是教师随意地讲到哪里是哪里的“放羊式”教学。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相信“自主学习”一定能成为教育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彼岸”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的学生定会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即使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走入社会,不论是否从事圆号专业,这样的科学学习方法都能够对其产生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