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萧瑟》演唱中人物与音乐的融合

2018-01-24 05:36徐婷婷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
关键词:子君萧瑟演唱者

徐婷婷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本文通过对多位学者文章的研读以及分析,引发了对咏叹调《风萧瑟》演唱过程中人物与音乐融合的问题思考。

一、创作背景

歌剧《伤逝》是由王泉和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风萧瑟》是主人公子君的著名唱段,是一首难度很大的抒情女高音歌曲。歌剧作品《伤逝》讲述的是“五四”时期在封建伦理纲常的社会压力下子君和涓生之间发生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勇敢地打破了旧的封建习俗,迈出了与社会抗争的勇敢步伐,走到了一起。然而,经过短暂而快乐的生活后,他们的生活逐渐被拉回现实。世界的嘲弄、公众的舆论和经济的负担已经让涓生对生活、理想、爱情连同他最初决定的信心都一同失去了。与此同时,涓生与子君的矛盾也逐渐浮现。现实将涓生拉到深渊,他逐渐对子君产生厌烦,一度想要脱离子君,自谋出路。最后,他甚至认为“爱是一个错误”,辜负了子君。女主人公子君出生在“五四”时期的一个封建家庭,长期受封建压迫的女主人公内心一直存有反抗封建的幼苗,之后新文化的启蒙使她拥有了勇敢反抗封建势力,背叛当时封建家庭的勇气,她勇敢的选择了打破封建束缚,走向了心心念念的爱情,但当她和涓生成功在一起撑起家庭之后,她被短暂的宁静与美好迷失了双眼,淡忘了除爱情以外她的梦想,失去了最初的果敢与坚韧,慢慢从一个勇敢与封建社会作斗争,勇敢追求梦想的独立女性变成了家庭的奴隶,最终败给了现实生活的一次次重击。在该作品中,子君在秋的背景下,对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无奈与失望,苦苦思索却不得解。

二、人物特点

《风萧瑟》是女主角子君的咏叹调,整个人物基调是大悲的,其故事性在于讲述了女主人公子君从对爱情对生活强烈的期待到实现幸福生活再到被现实生活与她所给予厚望的爱情残忍压倒的故事。咏叹调《风萧瑟》在人物语言(歌词)上情感表达极具感染力。这首歌的开始是借着落叶来表达女主人公对生活的不满。在这段歌唱中,情感应该是低沉的,略带忧伤的,用秋色来诉说内心的凄凉。然后,“你突然袭来的暴风雨,把那甜蜜的笑声淹没,那斑斓光彩的理想,在你怒吼中剥落”,情感更加激动,歌声顿时从悲伤中苏醒。特别是经典弱起节奏型的“突然”两词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演唱者应该用一种控诉的语气来表现甜蜜的爱情被剥夺的复杂心理。“秋风,请告诉我”和后面的“落叶,请告诉我”感情回到了迷茫与失落的状态,这段作品,是表明子君不能与朋友分享这样的人生,只问秋风,内心凄凉似落叶的心态。然后,这首歌进入了高潮,“我想虔诚的像你忏悔,却不清楚自己的过错”重复了两次,演唱更紧凑和紧迫,这里,演唱者需要表现子君的绝望和无奈。高潮之后,歌曲恢复平静,但感情更深。“啊,生活,啊,生活,我为你苦苦的思索”,通过反复诉说,诉说着心中的犹豫和困惑。整体来说,作品情感丰富,情感变化明显,从最初的悲痛到悲痛、痛苦、深沉、迷茫和无奈,它深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面对人生的情感变化,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三、音乐旋律

这首咏叹调是音乐旋律和人物心理描写相结合的经典之作。这是子君的演唱部。这首歌从头到尾贯穿着“秋”的意境。分为引子部分,呈示部分,展开部分,再现部分。

全曲开头(1-13小节)是引子部分,调性为降G大调。作品的前四小节以右手高八度形式的八度单音跨越开始,弱音进行,渲染悲情气氛。左手伴奏之后的分解和弦进行,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不安的氛围,体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波动。左手三连音与右手旋律相辅相成,将凄清荒凉的感觉衬托得生动深刻。右手的伴奏旋律是整个作品的情感重心,表现了整个作品的情感缩影,深刻生动,活灵活现。

呈示部 (第14小节-第25小节),在这一部分总共分为两句, 分为6+6的结构, 主唱段旋律出现了长音与三连音相结合,并且音区较高的特点, 而伴奏旋律依然引用前面引子,对女主人公在秋风之下痛苦无奈的心情进行了音乐刻画。

展开部相对较长,结构相对复杂。这一部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6节—第39节),这一段在结构上,旋律、节奏都和呈示部分进行对比,调性转到下属调,情绪也发生了变化,伴奏部分的伴奏声响转为震音为主的形式。这段分为三个句子,前两个句子是4个节,最后一节是6个节,表示感情的崩溃。

展开部分的第二部分(第40小节到第62小节),这一部分与呈示部的旋律素材近乎相同,分两段写出了主人公近乎哀求的情绪。

展开部的第三部分(第63小节-103小节)篇幅相对较长,分为三个部分。运用模进手法,对女主人公的生活进行反应,对其心情进行表现,表达了子君自我反思的心路历程。持续三连音以及长音的节奏类型,使其风格具有开放色彩。展开部是整个曲子的亮点,旋律波动很大,充分体现了女主人公与命运做抗争的心理。

再现部(第104小节—第117节),基本是对呈示部的旋律再现,整个旋律的节奏趋于平缓,音调也与呈示部基本一样,歌曲最后采用三连音节奏型结束。速度渐渐变慢,力量渐渐减弱直至消失,最终以主和弦收尾,引人深思。这也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沉思。

与以理服人的科学相比, 艺术是基本无道理可言而充满情感的,需要用情感去感动人,而这个情感就分为人物以及音乐的情感,只有二者高度融合才能得到情感的爆发,进而对人的内心有一个触动。从理论上来说,情感是作为人的心理灵魂存在的,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进行接触,并在内部即心理上发生相应反映,并且在将所见所闻通过内部消化之后,进行思考,最终对外界进行情感判断,这也充分体现在人与人的相处上。故演唱一首歌曲要深刻领会其人物情感以及音乐情感,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演唱出一首好的音乐作品。而人物情感又分为作品人物原型和演唱者本身,毫无疑问,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是要靠声音或者语言这种传播媒介进行情感的表达的,那么确切来说,理论上,我们判断歌曲的情感基本都是通过对谱面上歌词、旋律、伴奏、力度标记以及表情术语等的分析理解,从而对歌曲进行基本的感情基调判断,再加入演唱者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对其产生的深刻理解,进而完成较为生动的演唱,与观众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产生共鸣。那么要达到真正完美的演唱,演唱者的内心情感走向要达到与旋律情感走向十分契合的状态,演唱者与歌曲的内在情感保持一致,这时无论是歌曲自身的情感还是演唱者的内心情感都得以体现。综上所述,歌曲的感情基调是由谱面进行了解,演唱者首先要对谱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加入演唱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判断演唱情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才能更好的完成歌曲的演唱。

总的来说,咏叹调《风萧瑟》中人物性格鲜明,音乐旋律走向紧随人物情感,推动人物情感不断向前发展,层次分明清晰,人物语言通过诉说又很好的表达了音乐旋律的内涵及音乐特点,相辅相成,相互融合,使得歌曲跌宕起伏,情感细腻且具有爆发力,十分具有戏剧性,这也是此作品经久不衰,千古传唱的重要原因之一,故,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定是人物与音乐高度融合,有血有肉的。

猜你喜欢
子君萧瑟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我的1919
麻雀在树梢演奏萧瑟组诗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创享空间
新老读者与《商界》的故事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子君的错
子君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