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亮
隋代重現的《古文孝經》真僞是《孝經》學史上的要案。宋邢昺《孝經疏》(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述及古文本《孝經》發現過程,是辨别《古文孝經》真僞的重要史料,但因其間文字舛訛,致使部分內容敍述事迹象不明,弱化了其史料價值。今就其中所言購得古本並呈送王劭之“秘書學生王逸”者究竟何人,稍作考索,試還其真。
疏文云:“隋開皇十四年,秘書學生王逸於京市陳人處買得一本,送與著作王劭,以示河間劉炫,仍令校定。而此書更無兼本,難可依憑。”(頁5519)阮元《校勘記》云:“‘秘書學生王逸’,《文苑英華》‘王’下有‘孝’字。一本‘生’作‘士’。案《唐會要》作‘士’。”(頁5532)。今按: 《隋書·百官志》載秘書省有“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掌國史,集注起居……又有撰史學士,亦知史書。”知隋代秘書省只有撰史學士,無“學生”一職,秘書學士當爲秘書省撰史學士之簡稱。《校勘記》説可從。又現存史料中,未見隋代名王逸的學者,但有兩位王孝逸,可知《文苑英華》本作“王孝逸”應有所本。
隋代兩位王孝逸,一爲陳留人,以文辭見長;一爲汲郡人,善於書法。陳留王孝逸曾從隋代大儒王通問學。《中説·立命》:“夫子十五爲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又《中説·禮樂》:“子曰……王孝逸之文,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禮樂,可以成人矣。”知王通曾贊許其文筆。另據《舊唐書·格輔元傳》,汴州人格輔元伯父格德仁,“與同郡齊王文學王孝逸等八人,以辭學擅名,當時號爲‘陳留八俊’”。 知此人確以文辭見長,《中説》所言不虚。
另一位汲郡王孝逸也生活於開皇時期。《隋書·蘇夔傳》:“國子學請蕩陰人王孝逸爲書學博士。”蕩陰即今河南湯陰。又唐代竇蒙注竇臮《述書賦》云:“(趙)孝逸,湯陰人……逸效大令,甚有功業……俱入隋,臨二王之迹,人間往往爲貨耳。”據趙華偉《唐竇臮〈述書賦〉所注書家史料考正——兼正歷代相關著錄》(《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2期,頁102)考證,此趙孝逸爲王孝逸之誤。此人取法東晉王獻之,很有成就,故得爲書學博士。其墨寶流傳世間,當有一定知名度。然兩位王孝逸中,無論哪位,都是既無任秘書學士的記載,也未見與王劭、劉炫兩位學者有所交集,更不知其經學造詣如何。故不得不令人懷疑《文苑英華》所謂王孝逸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