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在抓住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课外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在延伸课堂、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语文素养以及调节学生身心等方面的作用,立足语文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辅助语文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活动;意义作用;开展途径
高中语文教学快节奏、高效率,课外能够为学生所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注重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实现教学成效的快速提升,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
1.课外活动能够弥补语文课堂不足。进入高中阶段以后,语文教学的课时数是固定的,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让教师很难施展手脚,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探究欲望,也因为课堂教学的诸多限制而难以实现。将语文课外活动引入其中,进一步拓展了语文教学空间,巧妙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教学成效进行巩固拓展与延伸,体现了课内外相结合对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2.课外活动能够满足语文兴趣爱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紧张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既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课外活动,通常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开展这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课外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感悟与表达等方面能力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难以得到全面培养的。通过课外活动的补充,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素养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了综合素养。
4.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愉悦身心。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容易导致学习效率降低。适当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穿插其中,对舒缓学生紧张的心态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得到放松,身心得到愉悦,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加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紧扣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科学有序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开展高中语文课外活动,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成长结合起来,做到更加科学高效和有序组织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
1.运用课外活动延伸拉长语文课堂。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抓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但是绝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外活动来延伸课堂,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了语文知识点与能力素质的迁移。在《江南的冬景》教学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文章意境的优美,然后逐段逐句开展分析研究,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表达手法、处理技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让学生对如何写好这一类型的文章,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特别是对郁达夫散文的语言特色与风格等,感受更为全面。经过这样的课堂分析引导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外针对郁达夫的散文特色,开展了专题分析研究,结合《江南的冬景》分析成果,尝试自己创作这样的文章或者片段,尝试运用自己的分析理解以及语言积累,去尽情地描述周边的美丽景色。经过这样的课外拓展活动,学生既能够结合课堂所学加深理解,同时对提高阅读理解与表达创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经常开展这样的课外专题拓展研究活动,对学生作文创作能力特别是构思与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运用课外活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重要课题,从小学到高中都要深入研究。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在教学互动中要加以观察、分析和判断,对学生哪些方面存在短板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课堂教学在课外开展拓展活动,及时弥补短板,让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例如:针对部分学生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欠缺的状况,笔者在课外组织开展了阅读分析专题课外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美文,从如何分析研究、抓住哪些重要节点等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引导学生从情感与意境上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从段落与框架上感悟文章的结构摆布,从重点语段和词汇上感悟文章的精练与优美,从描写手法与技巧上感悟文章的巧妙表达,从而实现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当学生经常阅读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久而久之就能够熟能生巧。笔者在课外组织开展语文拓展活动时,还将表达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的板块,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并重,强化学生构思与创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了学生口语表达训练,通过“一分钟小演讲”、读后感表达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口语表达的平台与机会,让他们经常说一说,在多说多练中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3.运用课外活动提高语文学习魅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抓手。笔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借助于课外活動这一载体,打造更具魅力的语文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与提升表达写作能力,在课外组织开展了“多读多写”为专题的趣味活动,鼓励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以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期刊等,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拓展知识面,得到更多的文学积累。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在课外见缝插针进行阅读,并按要求进行优美语段的积累、文章框架的提炼、写作技巧的感悟,形成文字积累下来并逐步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能力素养,在充满趣味的阅读与感悟积累中,实现了“提升语文学习趣味程度”与促进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综合目标。在课外组织开展读写活动的环节,还充分重视写的训练,加大小片段训练的力度,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作文写作中的难点环节,如:心理描写、场景特写等等,让作文学习中的难点在日积月累的读写活动中得到破解。实践证明,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读写活动,既能够对学生的文学积累进行夯实弥补,同时对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实现了能力素养的提升,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提升学习成效作用明显。
4. 运用课外活动舒缓学生紧张心态。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学习明显紧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舒缓身心,保持适中的压力对提高语文学习成效非常有帮助。笔者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舒缓身心,积极投入到語文学习活动之中。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让大家在展览中读一读优美的语段,看一看合理的框架,也感受一下如何更好地做读书笔记等,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放松与提升。教师也可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学生学习理解的重点难点,组织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如:阅读分析竞赛、口语表达竞赛、文学常识抢答赛等,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紧张的语文学习活动得到调节。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技巧交流,既可以是课堂听讲、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创作等方面的技巧交流,也可以是如何提高答题技巧等方面的经验交流,还可以是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如何加强记忆效果等方面的方法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与技巧,缓解语文学习难度,达到舒缓身心、轻松上阵与高效学习的综合效果。
三、高中语文课外活动组织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身心特点,巧妙构思与组织开展,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活动。
1.要紧扣教学目标。所有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都应当精准定位,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补充,一定要遵循语文教学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确定重点难点,在课外针对性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拾遗补缺。
2.要立足学生基础。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应当体现分层要求,对不同语文学习基础的学生,应当体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得到全面的发展,较为恰当的方式是分层组织开展课外活动。
3.要充分整合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利用好校内图书资源、活动资源以及校外实践资源等,让学生在轻松和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强化语文课外活动研究,对提升语文整体教学成效意义重大,广大教师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尚文,王诗客.语文课是语文实践活动课[J].课程·教材·教法,2009(04)
[2]齐向英.关于语文课外活动和课外语文活动互补方式探究[J].读书文摘,2016(04)
[3]陈传锋,王玲凤,陈汉英,俞国良.当前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