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平
供给方面就是所谓的“供给侧”,高职院校应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地区、行业、企业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优化辅导模式。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的供给是培养更多社会适应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当从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去适应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是承担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之一,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对象。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缺乏针对性的社会实践。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实习工作从本质上来看,仅仅只是进行一种廉价劳动力的变相模式,当前我国大多数行业和公司的实习系统都不能够得到完善,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当为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社会实践能够帮助高职生就业。这个社会需要并且我们确实提倡培养多面手,虽然当前大部分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可以完成,都可以做好,但是这些学生却不能够对自己的实习拥有一个很好的定位,当前这个社会背景下,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的多面手是被这个社会所排斥、所淘汰的。很多学生无法将自身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所学的课堂知识有效地使用在实践工作当中,不具备应有的专业针对性,虽然具有服务性的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在某些程度上使得他们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使得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锻炼,然而这些帮助求职方面是无法产生实质性的用处,这种类型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占用和荒废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也不能够提供与其相对应的专业训练,并且许多实习单位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仅仅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同时,有一些学生尽管具有很扎实的专业课基础,同时拥有很多能力和抱负,但是一般的企业无法满足这类大学生施展拳脚的愿望,企业也不可能将专业技术强的领域提供实习生来任职,社会上现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的专业性的培训和机构也并不很多。总之,当今的高职生无法重视对质的追求,仅仅是关心对量的积累,没有目标地进行打工,高职生在当今社会不具备强有力的实习经验,社会也不具备对高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支柱。这类现状会让高职学生因为生活而生活,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方面也无法具有一个良好的判断,也就使得自身在就业阶段缺乏方向感。
职业观念存在偏差。每个人的想法在面对同一个问题上都略有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许多学生都无法知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不了解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不知道是否喜欢自己的学校,许多学生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自己的专业与否。许多世俗的想法通常会使得学生的就业观和期望值产生改变,社会上也将各种职业区分成为了三六九等,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权衡自身的精神世界,在看到和面对社会上许多的成功人士之时,就会有十分复杂的心情。如果一些学生仅仅是把当官当成自己的目标,只想着能够升官发财,并不是认为当官仅仅是让自己能够服务于人民,看到的都是权势和财富,那离犯罪也就不远了。
职业能力判断不准确。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叫做职业能力,比如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活着总是要工作,我们就是在这么短暂的生命中去创造价值,找到一个适合他的工作,尤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对于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来说效率低对己对公都有损失,不喜欢千效率就低,不顺心就不喜欢干,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工作都不是很顺心,自信心也很难再找回来了,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很难做好了,把一个人斗志磨没,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职业能力之所以判断不准,其中的重要原因来自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其中学校就业率只是为了应付过关,草草了事,瞎写一通,把学生招进来就不去管了,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而学生面对好的工作驾驭不了,又不甘心于平庸的工作,能力不足但是眼高手低。至于许多高职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具备何种职业能力,大部分学校还是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出现了种种问题,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相应的培训支持,学校只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去学习,学生们也习以为常。
职业兴趣不明确。对于大部分高职生来说,他们不得已地进入了一所专科院校学习,由于高考的失利或者是本身就学习不好,他们是很自卑的,还谈什么理想、抱负和专业,在竞争如此剧烈的社会,对于他们来说生存才是最主要的,将来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毕竟要有个学历,他们知道不学习就没有出路。在他们脑子里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在家要听父母话,上学要听老师话。家长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他们曾经没有实现的愿望,没有能力的就要求孩子们找他们认为很好的工作,有能力的就给安排个差不多的工作。高职生不是天生就叛逆的,网络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帮他们逃避不敢面对的现实,能够帮助他们麻痹自身的思想,成为最好的武器,他们中的大部分认为自己不如本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无法得到满足的,学生们会在考试的时候,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进行作弊,运用这些方式逃避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并且对于专业课、文化课也不好好的学习,使得自身的生活得到放任,将所有的生活和目标全寄托在虚拟的世界当中。由此,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得到顺利的进行,并且也会逐步地丧失职业的兴趣,对兴趣无法确定。因此,高职生应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要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发展职业规划。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和长期稳定、专职的工作队伍。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辅导人员是不具备应具备的知识背景和應当具备的专业技能,这些人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受到了限制,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学校、学院从事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副院长、辅导员来进行的。这支工作队伍也不稳定,在从事一定时间辅导员工作后就进行岗位轮换,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从事推广的岗位上,没有专职的辅导员开展工作,因此这些老师也不具备专业化和应有的职业化机制,同时,高职院校当中,对于该领域开展相关理论研究的人员十分匮乏,专职的授课教师数量也稀缺。endprint
高职院校缺少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不是仅靠几个指导教师和几场讲座就可以完成的,要将个人的自我规划和学校、社会的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进行,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校友、成功人士等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现身说法来启发和强化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秉承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态度。
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培养力度。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缺乏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普遍只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学校教育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使得许多学生毫无目的地找工作,在就业、择业上缺乏对自己的定位,缺少对职业的研究和对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高职院校把重心放在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咨询、求职技巧和派遣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没有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部分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指导多是以报告会、讲座的形式灌输求职技巧和就业程序,对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没有进行有效宣传。
学校缺少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高职学生本身需要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顶岗意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是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色,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同本科院校所具有的区别之处。大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大学生可以展开自我定位以及自我认知,但是许多大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自己不具备客观的认知,大多说仅仅是停留在主观对自己认识的阶段,迷失自我价值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学生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比较缺失的真实写照。当代许多大学生在面对自我、面对岗位时,大多数都是一无所知的求职者,同时还想问企业可以给自己提供什么样的职位,问企业自己适合千什么。
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辅导路径
在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高职院校应当做到,首先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改善并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管理的体系,对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其次,培养专家化的职业指导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校企合作构建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习指导基地和指导的综合实践体系,利用一切社交软件传播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搭建网络咨询辅导平台,最后,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辅导体系。具体的路径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社会实践的路径。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辅导中,社会实践是基础,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并且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同时还是认识自我的方法,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实践,对与大学生而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的载体。当前我国该方面的系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其劣势和不足,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对自身的目标、性格、能力等方面有了更好的认识。高职院校以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和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运用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就业的趋势、职业特征和职位要求,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帮助学生逐渐实现就业目标。
师资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应当将自身学校所具有的工作质量进行提高,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加强建设职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见教师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老师教得不好,学生理解得就差,老师只有教得好,学生才更愿意听,学生学习好坏,一方面离不开自身因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教你的老师是否拥有好多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以及是否具有教学知识,而学生到学校来,是为了学知识的,因此,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环境。于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应当组建一支专业队伍,这也是该方面教育最为基础的工作,也就是应当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队伍也应当是有志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队伍。因此,学校需要提高精力、物力,在壮大师资力量方面,帮助教师缩小在这方面的差距。教师们还需要拥有相应的、专业的理论知识,不管老师在职业生涯咨询机构从事个体辅导老师的行业,还是在职业生涯规划团体从事辅导的教师的职业,教师在开展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的时候必然需要具备高素质、高知识,这方面领域也一定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个性化的辅导路径。高职院校在就业辅导方面,还需要帮助大学生拥有机会,并落到实处动手去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帮助大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和深刻地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形式,并在对大学生展开灵活的辅导后,改革职业生涯指导教育体系,加强指导课程的建设,使得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业启动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结束后是提升就业质量将大数据运用于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存在的三个阶段。个性化的辅导路径个『生化的辅导路径,在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职场的环境,给学生能够带来更多的实习和实践锻炼机会。在另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更多便捷的提供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知识和服务,能够运用快速发展的网络和别的新媒体作为平台。展开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给了解并十分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提供知识扩展的平台。
社会化的辅导路径。高职院校应当在各方面的共同协助和努力下,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给予一个相对公平、和谐的社会平台,要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加大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投入,提高大数据的分析运用能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化的路径是必不可少的,探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过程中,替职业生涯教育展开了更为规范、更为道德的舆论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相对和谐的社会氛围,以此来提供更有利的能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环境,进行发挥与扩展。
普及化的辅导路径。高职院校需要帮助更多的学生知晓并且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帮助大学生开展普及教育,需要使用普及化的辅导方法,改进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成长,运用生涯规划的方法为航线。实现在学校普及化教育的过程当中,运用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普及化教育的覆盖率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提高,同时还需要普及的教育路徑,运用高校为基础,能够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专业教育之中的实验、实习、创业实践等方式进行,避免轻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具有普及的作用,避免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作者申报浙江省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化辅导研究——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Y201636929)的课题研究论文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