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2018-01-23 10:54黄建华
中外医疗 2017年33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黄建华

[摘要] 目的 探究兒科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儿科住院患者,统计其临床病历资料,以及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患儿。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儿共21例(29.17%),其中有4例患儿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史。主要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肾脏损害3例,占14.28%;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 14例(66.66%),如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皮疹、斑丘疹等;腹泻、呕吐1例(4.76%);肝功能损害3例(14.28%)。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46/72)63.89%,口服给药(18/72)例(25.00%),肌内注射给药(8/72)例(11.11%)。未有发生肌内注射药物不良反应,口服给药发生4例(19.05%),静脉注射发生17例(80.95%)。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占4例(19.05%),临床用药超出患儿承受范围,用药剂量过大有15例(71.43%),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有2例(9.52%)。在所有21例用药不良反应患儿中,病情好转的有3例(14.29%),治愈的有18例(85.71%)。 结论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配伍不合理、剂量使用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所以,需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重视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不良反应;儿科药品;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c)-0145-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nd rational drug use in pediatric medicine. Methods 72 cases of pediatric inpatient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were analyzed,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children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Data processing was used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SPSS 13.0 software was used. Results There were 21 cases (29.17%)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4 cases with adverse drug reaction histor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renal damage in 3 cases (14.28%).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skin and appendages were 14 cases (66.66%), such as urticaria, erythema, rash, maculopapule, etc. 1 case of diarrhea and vomiting (4.76 %); Liver function damage in 3 cases (14.28 %). The proportion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highest ( 46/72 ) 63.89 %, oral administration (18/72) cases (25.00%),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8/72) cases (11.11%). 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4 cases (19.05%) and 17 cases (80.95%) of intravenous injection. 4 cases (19.05%) used forbidden drugs,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was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patient, and there were 15 cases (71.43%) in the dosage of drugs, and 2 cases (9.52%) were not reasonable in the compatibility of drugs. In all 21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3 cases (14.29%) were improved and 18 cases (85.71%) were cured. Conclusi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re different, such as the administration, un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of drugs, excessive use of doses and un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Therefore, it is neede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 in pediatrics.endprint

[Key words] Adverse reaction; Paediatric medicines; Rational drug use

在正常用法用量使用合格药品下,产生的和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便是药品不良反应(ADR)[1]。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随着人们逐渐增强的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儿童有较小的体表面积,以及生理上的特点,致使其有较高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风险[2],要更甚于成年人。且相较于成人,中国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4倍,儿童为2倍,且每年都会有大概1/3的儿童死于不良用药[3]。为了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该院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儿科住院病例,统计并分类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72例儿科住院病例。年龄为3~9岁之间,男45例(62.5%),女27例(37.5%)。其中农村患儿20例(27.78%),城镇患儿52例(72.22%)。其中住院患儿62例(86.11%),主要以感染病例为主,包含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

1.2 方法

对该院收治72例儿科住院患儿,统计患儿其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产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共21例(29.17%)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其中主要有4例患儿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史。患儿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肾脏损害3例,占14.28%;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 14例(66.66%),如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皮疹、斑丘疹等;腹泻、呕吐1例(4.76%);肝功能损害3例(14.28%),见表1。

2.2 患儿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46/72)63.89%,口服给药(18/72)例(25.00%),肌内注射给药(8/72)例(11.11%)。未有发生肌内注射药物不良反应,口服给药发生4例(19.05%),静脉注射发生17例(80.95%)。

2.3 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因不合理用药致使

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占据4例(19.05%),临床用药超出患儿承受范围,用药剂量过大有15例(71.43%),药物配伍使用不合理有2例(9.52%)。

2.4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结果

21例用药不良反应患儿中,病情好转的有3例(14.29%),治愈的有18例(85.71%),见表2。

3 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3.1 药物的不合理配伍

临床用药人员,他们对药物配伍及安全用药相互作用知识相对缺乏,安全用药意识淡薄,便是主要发生药物不合理配伍的原因。医生并未于用药之前做出详细联合用药的效果评价,以及认真了解用药信息,缺乏科学、客观对患儿用药方案的制定[4]。

3.2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相同种类抗菌药物,在体内产生的生化反应及效应是不尽相同的,且各个药物均有其各自特性,不良反应也存在差异。2种以上抗生素合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将会因为患儿的个体差异或特异体质存在不同。

3.3 不一致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

静脉给药在所有给药途径中,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以及占比例都是最高。因为当静脉给药时,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因此相较于口服,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都强烈而迅速。不仅如此,相较于其他制剂,静脉给药的药品制剂有更高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质量一般都达不到要求,因某些注射药品中含有过多的杂质,这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5]。

3.4 药物剂量使用过大

一些非处方药,用于治疗小儿呕吐、腹泻、感冒、止咳,买药时一般不会有人为家长提供用药信息,因为可自行在药店买到。因此,家长要么会认为疗效欠佳,便依据成人量给药,或者是莫名加大剂量,还有一些家长会自行配制出几种,自认为可取得良好疗效的药品,因此增加了药物剂量,为不良反应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超出患儿耐受范围[6]。因此指导家长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4 讨论

儿科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较为普遍,从21例ADR报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儿童生理上的特点,致使其有较高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风险。该次调查表明,对ADR的影响最大的是静脉给药途径。所以,需倡导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减少静脉给药的频率,应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在儿科用药中,需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及反馈,要深入临床,将临床医师安全用药意识强化[7],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于临床用药过程中,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除此之外,儿科的医护人员,需指导监护人合理用药,加强对儿童监护人安全用药知识及意识的宣传教育。最后,为了能够提供有力的数据和依据,给儿童安全用药,需推动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对儿科临床静脉给药途径的进一步规范,全儿科临床用药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需提升用药安全,提倡口服用药。有关职能部门,需避免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加强对临床用药规范实施监测、监管,以及积极加强儿童药品的生产质量。文章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2例儿科住院患者,统计其临床病历资料,以及产生用药不良反应患儿。从21例ADR报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儿科临床上较为普遍的,有药品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全身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是临床ADR的主要表现,占14例(66.66%),这和黄伟雄[8]对儿科4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结果相近,(62.5%)。未有发生肌内注射药物的不良反应,口服给药发生4例(19.05%),静脉注射发生17例(80.95%)。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占据4例(19.05%),临床用药超出患儿承受范围,用药剂量过大有15例(71.43%),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有2例(9.52%)。在所有21例用藥不良反应患儿中,病情好转的有3例(14.29%),治愈的有18例(85.71%)。

综上所述,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配伍不合理、剂量使用过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所以,需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重视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雪锋,钱虞刚. 该院2015年9—12月儿科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J]. 中外医疗,2016,35(29):121-124.

[2] 赵瑛,黄璞,张玉,等. 喜炎平注射液儿科住院患者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6):1388-1391.

[3] 韦春燕,李发标. 该院儿科临床用药现状调查[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02-103.

[4] 闫小江,张燕. 儿科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合理用药[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81,484.

[5] 王尧,潘永辉.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1):96,98.

[6] 陈艳红,李晓娥.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 儿科药学杂志,2013,19(8):34-37.

[7] 张颖,方维军. 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9):88-89,97.

[8] 黄伟雄. 儿科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716-717.

(收稿日期:2017-08-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