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
[摘 要]针对当前“范读—师译—生背”的文言文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情境激趣—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深层探究”的步骤,构建文言文生态教学课堂,以激活学生的情志,拓展学生的生命体验,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生态;品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1901
在文言文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范读—师译—生背”的生硬模式,通过“情境激趣—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深层探究”的步骤,让学生在崭新的语文情境中初识、细品、深悟文言文的风雅,还文言文课堂以灵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体验的审美空间,以构建文言文教学的生态课堂。本文以苏教版(七上)郦道元的《三峡》为例,略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生态课堂的构建。
一、情境激趣,理清思路
由于时代久远,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文言文的语境陌生而疏离,通常解读课文之后是翻译与背诵,便也显得枯燥乏味了许多。于是,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将文言文的古典情韵传递给学生,激发其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就成了文言文生态课堂的重点。在《三峡》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三峡美景的图片,配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等古诗词,将学生带入一种古典的氛围之中,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带着兴味进入文本学习与鉴赏,披情入文,含英咀华。这样,教师顺势导入,学生理清思路,会翻译,能背诵,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及句式;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即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反复朗读,体会文中意境及蕴含情感。
二、疏通文意,读中初识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掌握了简单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结合工具书及注释,自主翻译,在读中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脉。因此,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熟练翻译方法,感知文意。当然,在疏通文意的同时,教师对通假字“阙”、多义词“自”等加以强调,引导学生对“嶂”“曦”“巘”“属引”等重点字词及时总结;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圈点翻译文章,将有疑问的字词句找出来,尝试小组解决。学生可以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及时检查落实对“自非亭午夜分”“乘奔御风”等重点句子的翻译,有效反馈学情。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三峡的美景有了初步认识,教师不妨顺势启发:“跟随郦道元的描述,我们来到了三峡,眼前仿佛涌现了山高岭连、江流峻急、碧水清澈、瀑布飞悬、猿啼哀转、渔歌悲凉……那么,你如何在朗读中加以体现呢?”通过启发,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美,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山水的赞美与热爱,同时,也加强了对文意的把握,为接下来的读中细品做了情感准备。
三、整体感知,读中细品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清丽隽永,意境优美动人。因此,除了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品美景,析美文,也就成了教学的重要板块。课文篇幅不长,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表现三峡优美壮丽的景色。教师提问:“首段围绕‘山来写景,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后四段以‘水为核心来写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各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认真体味,并将其读出来。”当然,初中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有限,教师不妨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工来找出有关形、色、声、情的关键句子,然后在读中鉴赏,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经过查找,发现许多句子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教师再从旁点拨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深层探究,读中深悟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生态课堂中,须有深入的细读,才有深层的领悟。文言文教学中,如果仅仅就字词句等作简单积累,粗通表面义,看似降低了教学难度,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阅读教学的内涵,不利于学生古文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生态课堂的构建。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师不妨设疑:“《三峡》对‘山与‘水的描写,极富层次,开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然后写‘水,季节不同,‘水的形态等特点亦不同,请你找出并概括关于‘水的描写的句子,说说其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学生通过阅读与探究,得出结论:夏是“夏水襄陵”,春冬是“清荣峻茂”,秋则是“林寒涧肃”。教师继续设疑:“既然是写三峡之景,却在文章末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明明渔者歌可以删去,然而删去之后,作者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不能淋漓尽致,这样也就理解了引用渔者歌的目的: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总之,构建文言文生态课堂,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情志,使其自主参与课堂,以读来初识、细品、深悟,层层深入文本,在同伴、教师、文本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拓展自身的生命体验,提高古文阅读素养。
(責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