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精神”的内涵、时代价值和弘扬对策

2018-01-23 20:49应连萍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摘 要】 本文主要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赶考精神”的内涵和政治文化基因。“赶考精神”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基因主要有四个层面,跳出历史周期律,得民心者得天下,打铁还需自身硬,君子以自強不息。二是弘扬“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服务宗旨淡化,理想信念虚化等。三是弘扬“赶考精神”,勇担时代责任。选好关键少数带头人,谨记纪律作风硬约束,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等。

【关键词】 “赶考精神”;内涵和政治文化基因;时代价值;弘扬对策

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关头,复杂多变则是我党无法选择的“赶考考场”。党员干部必须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力量,继续弘扬“赶考精神”,常怀忧患意识,警惕迷失信仰,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向人民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2017年3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提出“进京赶考”68周年纪念日。68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主席面对全党发出号召:我们要“进京赶考”,坚决“不当李自成”。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赶考远未结束”。60多年的奋斗与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超越自我的“赶考”史。

一、“赶考精神”的内涵和政治文化基因

在隋朝创设科举取士制度后,赶考成为知识分子跻身统治者阶层的晋身之阶,这些赶考士子的人生理想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好文武艺,售与帝王家”等。而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不是传统士子的赶考,而是包含着共产党人对政党在取得胜利后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认识和对即将建立的人民政权如何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

面对革命即将胜利,当时党内确实产生了懈怠心理,认为大功告成可以坐享其成了,滋生了奢靡、骄傲、自满的情绪。毛主席敏锐地把握住这一情况,意识到中国革命成功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道路会更漫长,保持“赶考精神”是关键。

1、“赶考精神”的主要内涵

坚定理想、执政为民,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廉政勤政、履行使命,不骄不躁、奋力拼搏。

2、“赶考精神”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基因主要有四个层面

第一,跳出历史周期律。“进京赶考”理念源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黄炎培先生与毛泽东的窑洞对话,列举了政党长期执政所面临的三种危险:政怠宦成、人亡政息、求荣取辱。[1]进城前夕,毛泽东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执政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京赶考”的警示, 向全党同志发出“决不当李自成”。习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之时指出:“赶考精神”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就离不开接受人民的评判、检验和监督。第二,得民心者得天下。“赶考精神”的思想内核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总书记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赶考精神”体现了一个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赶考精神”的具体体现。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明代政治家钱琦说:“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自身硬”才能考出好成绩,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雄心壮志,浓缩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韬略智慧,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承载的时代重任和8800多万党员的努力方向。第四,君子以自强不息。“赶考精神”以它独有的中国魅力和庄严承诺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的奋斗是永不停歇,永不懈怠的,闪耀着强烈的必胜信念。“踩得一方土,悟道关山隘。任重路修远,岂敢稍懈怠。”

二、弘扬“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

“赶考精神”的缺失已成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问题,诸如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已经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直接危及党的执政根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官僚主义、腐败问题就是“政怠宦成”;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以个人能力、作风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就会“人亡政息”;一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是“求荣取辱”。所以,弘扬“赶考精神”有其重要的时代价值,警醒我们党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服务宗旨淡化

(1)脱离群众。公仆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麻木不仁,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当作“恩赐”,把“老百姓”变成“老不信”。(2)急功近利。急于出政绩,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喜欢拍脑袋决策,盲目上项目。有的私欲膨胀,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整天就琢磨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3)不敢担当。工作上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遇事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有的不讲党性,不讲真理,奉行“好人主义”,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

2、理想信念虚化

(1)信仰缺失。有的政治信仰缺失,精神空虚,行为荒唐,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把共产主义当作虚无缥缈的幻想。(2)违法乱纪。政治追求上缺乏信仰,行为方式上自由散漫,价值取向上逃避高尚。利益至上,目无法纪。有的与不法商人打得火热,损公肥私。有的心无敬畏,甚至受利益驱使,蜕化变质。(3)迷恋特权。利用特权为子女上学、就业、升迁打招呼、递条子,忘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特权是背炸药包上前线。观念保守,机遇面前畏首畏尾,挑战面前等待观望,无所作为,懒政、庸政、怠政,让老百姓白养活。

3、政治规矩钝化

(1)政治立场偏移。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的对作风建设、群众路线和“两学一做”,不是主动把自己摆进去,而是做局外人。(2)政治言辞偏激。有的私下显能,口无遮拦,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的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3)政治行为低俗。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阿谀奉承,不讲班子团结,只讲团团伙伙。

4、勤勉精神弱化

(1)走马观花。下基层习惯于“被调研”,走的路线、看的点、见的人、听的话都做事先安排。有的调研只为出镜头,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2)工作疲沓。习惯于文山会海,不抓落实。有的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前任栽桃后任栽杏,甚至搞移花接木。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办起事来拖拖拉拉。(3)肆意挥霍。利用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甚至接受教育之名,游山玩水,搞变相旅游。有的甚至连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endprint

5、思想意识腐化

(1)精神颓废。有的思想空虚,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是“现实”。精神懈怠、身心颓废。(2)不思进取。有的庸懒松散,不愿吃苦出力,开口谈享受、闭口要回报,“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3)追名逐利。有的热衷于自我形象包装,混个本科硕士博士文凭,搞个客座教授头衔。有的对个人待遇斤斤计较,工作不愿多做一点,待遇不能稍差一点。(4)生活腐化。有的长期不去上班,玩风盛行,情趣低俗。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有的生活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堪称素质低于一般群众。

助长以上不良风气扩散和蔓延的根源在于:一是价值观念扭曲。有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奉献精神减弱,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扭曲,在行为上表现的无所顾忌,整个人都被欲望和外部力量所操控。二是消极心理影响。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调动方面还存在着“关系”、“人情”、“权力”等潜规则,致使部分党员干部产生消极失望心理。在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下,人人不担责任,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惰化效应。三是制度弊端危害。规章制度仅限于喊在嘴上、挂在墙上,缺乏刚性约束和“一把手”自身遵守,缺乏量化考核指标和竞争淘汰机制。由此衍生出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工作环境。

三、弘扬“赶考精神”,勇担时代责任

古语云,“谋先事则昌”。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定位为“进京赶考”,借助耳熟能详的旧词表达新的政治内涵,适时地提出了“赶考精神”的重大课题。“赶考精神”一头连着历史,一头承载现实,始终与党的宗旨、理想信念、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反腐倡廉建设等紧密联系,我们要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弘扬“赶考精神”,选好关键少数带头人

选人用人导向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2],选配一批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能谋善断、能征善战的复合型“一把手”,以好班长带领好班子攻坚克难,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有劲头、埋头奉献者有盼头,让老实人不吃亏,以淳朴的党风带家风民风。

2、弘扬“赶考精神”,谨记纪律作风硬约束

一是扎紧制度的笼子。据统计,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至少55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3]习总书记更是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我党相继出台的党内法规,形成了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坚持挺纪在前,把管党治党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不能腐的问题。二是强化巡视问责。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制度关键在人。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才能不让问责的利剑生锈,形成破窗效应。[4]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不敢腐的问题。三是筑牢思想防线。党员干部是“含权量”最高的强势群体,时刻处于“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边缘,因此必须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要认真算好“三笔账”,即志存高远,算好政治账;淡泊名利,算好经济账;珍爱幸福,算好家庭账。要坚决守好“三条底线”,即守好道德底线,争当做人模范;守好生活底线,净化社会风气;守好法纪底线,珍惜党的事业。切实解决好不想腐的难题。

3、弘扬“赶考精神”,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习总书记用“温水煮青蛙”告诫党员干部警惕理想信念的动摇与丧失。他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讲话中7次提到“理想信念”。[5]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的“精神钙质”和“精神密码”。

二是强化忧患意识,铲除腐败毒瘤。中国改革成就世界为之震惊,老百姓生活加速改善,为什么老百姓仍然不买账?就是因为我们党内的腐败。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习总书记说过,“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背后,是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担当,体现了与腐败分子水火不容的毅然决然,彰显了跳出周期律的坚强决心。三是坚守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6]习总书记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只有坚守政治规矩,才能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向党中央看齐、维护党中央权威。

4、弘扬“赶考精神”,增强履责担当大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绝对忠诚是我们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是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一要激情干事。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必须奋发图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地干事创业,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御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二要踏实干事。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墨守成规、裹足不前的不良倾向,坚决防止和克服推诿扯皮、华而不实的不良倾向,争当知行合一、勤谨务实的“实干家”。只有干出来的干部,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三要担当干事。领导干部负责任、敢担当,是党性要求,也是思想境界。习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在面对难题和挑战的时候,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要有“困难面前没有我们、我们面前没有困难”的信念,在关键时候豁得出去、顶得上去。

5、弘扬“赶考精神”,提升进取创业真本领

必须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理念,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研究和扎实推进结构性改革,科学认识机遇与挑战,积极走出一條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活力释放更充分的发展新路。

事业无止境,“赶考”无穷期。决胜全面小康是当前党面临的最大任务,任重而道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倾注满腔热忱,砥砺奋进,不辱历史赋予的“赶考”使命。

【注 释】

[1] 张志永,西柏坡时期“赶考”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河北师范大学,2017.03.23.

[2]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3] 八论全面从严治党系列特稿之一.人民网.

[4] 王岐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5] 习近平2016年《七一讲话》.

[6] 习近平,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作者简介】

应连萍(1966.1-)女,浙江宁波人,哲学学士学位,宝鸡市金台区委党校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