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该文认为,受“一五”国防工业建设项目带动和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沿海学校内迁影响,使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科学技术研究蓬勃发展,以1957年为界,呈现出前期的复苏和后期的跃进式发展特点。通过对交通大学种种业绩的回顾与总结,阐述了西安交通大学为建国初期陕西科技的持续进步和西北工业化建设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字】 交通大学;陕西省;五十年代;科学技术研究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向科学进军”战略的部署,陕西科技研发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不论研究机构数量、研究成果质量,较解放前均有很大突破,在全国范围内诞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如西工大研制装配成功我国第一台飞机——“延安一号”,西安交大完成长江三峡水电站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研究设计工作(当时苏联最大水轮发电机是30万千瓦)。固然受到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但总体而言科技研发比较活跃,处于文革前的一个高水平时期。
一、陕西五十年代科技研究的特点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59年建国十周年
陕西自然科技研发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以1957年为界又表现出之前的复苏起步和之后的爆发式增长两阶段。
在前一阶段,科技研发主要围绕区域性自然条件与石油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西北农林水利及畜牧业的基础性研究、西北“历史文物与考古”研究以及“一五”计划西北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生产需要等方面展开。如“碧玛一号小麦和6028麦优良品种的培育推广”,“豌豆象的防治和彬县梨不结果问题”;[1]“西北大学地质系参与西安市基本建设工地的地质、水文和地震烈度等调研工作”;“接受西北石油地质局委托,鉴定大量古生物化石标本”等等。[2]此外还组建陕西秦岭生物地理考察队和地质考察队,深入秦岭山区,采集到岩石、鸟类、昆虫等标本共计1000多种。[3]此间,陕西科研机构比较少,1956年之前仅有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等4个单位。1957年华罗庚在西安视察期间,就指出“陕西省的高等学校很多,但科学研究机构的数量却很少”。[4]
陕西科研进展的转折起步在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陕西积极响应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制定了《陕西省1956-1966年科學研究规划》,自此科研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第二阶段。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的推动下,陕西省全力策划成立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并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成立陕西分院。与此同期,以交大西安部分、西北大学等高校教研室为基础,围绕原子能、计算机等高尖端专业建立了一批研究所,形成了陕西省早期的科研网络体系。据统计,1958年4月底,由陕西分院管理的中科院院属机构有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等8个;省属机构有“精密机械加工研究所”等30余个,其中24个研究所设在高等院校。[5]研究的范围涉及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等众多方向,《陕西日报》在4月29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的成立,标志着陕西地区的科学研究工作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的通讯。根据国家“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陕西分院的任务重点是面向工厂、矿山、农业等生产一线,以主要力量来研究当前地方四化建设中提出的最迫切的技术科学问题,以及国家提出的高顶尖科学技术项目。陕西高校办学也着眼于此,大批师生走向工厂矿山,围绕工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际研究,产生了一批应用技术成果。如西安交大与西安开关整流器厂等单位合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33万伏磁吹避雷器和33万伏磁套管。西工大的“延安一号”飞机也是这一时期试制成功。五十年代末陕西科研事业红火推进,热情高涨,成果累增,成为全国科研生产战线的一个典范。《人民日报》对此专发社论《地方也能大办科学事业》(1958年6月18日),对陕西省科研事业经验予以肯定。
综上可知,五十年代陕西科学研究还呈现出群众性突出,实用性特点鲜明,技术工艺创新改良为主导,基础性研究相对贫乏等特点。
二、西安交大与五十年代陕西省的科学技术进步
五十年代陕西科技研发的进程与新中国是大致同步的:一是受“一五”国防工业重点建设需求的拉动。如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陕西有24项,占到1/7,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基地。史无前例的国防工业建设带来了科技研究的大复苏。二是受“向科学进军”战略和“大跃进”技术革命的推动,加之大型工业项目发展的需求,带来了五十年代后期科学技术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当然,以交通大学为主力的沿海工业学校的内迁,也是推动陕西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工业学校是新中国科研队伍的主体,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像西工大的“延安一号”,交大的“100万千瓦水电站机组的设计”,“33万伏高电压输电系统”(后两项被列为中科院《十年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6]等项目,都是西迁高校的重要贡献。当然作用远不止于此,下面以西安交大为例予以说明。
一方面,西安交大立足机电动及新兴尖端学科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为陕西科研体系搭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交大是中国机电高等工程教育的开创者,为配合西北国防工业建设布局,1955年中央决定交大迁往西安。1958年4月中科院陕西分院成立,交大副校长、国家一级教授陈大燮出任陕西分院副院长。不久陕西分院决定在交大设立高电压研究所等15个科研机构,[7]其数量占到了陕西省的1/3,省高校的1/2。后来交大还协助陕西分院成立了电子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和计算技术研究所,这些研究机构都要早于中科院北京相关研究所。后来固然有所调整,不过像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技术631所)和原子能研究所(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还得以保留,成为陕西科研进步的骨干机构,上世纪六十年代,它们就承担了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电子计算机(“104”型)和“两弹一星”中“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等重要研制任务。
专业人才培养是交大承担的另一项任务。陕西分院成立之初亟需高层次人才,西安交大即在当年从1959年毕业生中抽调51人支援科学院建设。特别是在原子能、计算机等一批尖端专业,1958年交大才建立相关专业,为加快人才培养,就集中全校优势资源(像郑守淇等老师都曾负责中科院第一台计算机的主要研制任务),抽调机电动方面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的三四年级学生转学新专业,并通过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小型计算机研究”)等边练边学,带动科技人才快速成长。endprint
第二,以教学为中心,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方针,西安交大为西北工业化建设做了重要贡献。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以西安高压电瓷厂等“156项”为主体的一批工业项目相继落成投产,交大响应中央关于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投入陕西四化建设和西北水利化运动。如陕西科学院成立不久,学校就承接生产部门、企业单位提出的技术研究项目64项,还与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合作研究“中国富产合金元素新合金钢中的寻求”。截止1959年底,产出了一批在当时具有轰动效应的成果,如1958年制成国内“第一台静电电子加速器”,1959年“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机械整流倍加加速器”,完成了超国际水平的500KV内过电压模拟装置。值得说明的是,交大完成的“33万伏磁吹避雷器和33万伏油浸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三门峡截流模型试验工作”等科研活动,1959年《人民日报》以“三门峡巨变”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另外,交大还参与了西安铝厂、西安锅炉厂等近10个工厂的筹建工作。
第三,西安交大具有系统的研究工作规划和丰富的研究实践,为陕西地区科学研究树立了典型。1956年交大向高教部呈报了《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十二年规划初稿》,提出以机械制造工艺、动力(热力和电力两部分)为主的四个重点研究方向,并规划建议和中国科学院及第一、二机械工业部合作,设立机械工业、金属材料等11个研究所。[8]1957年学校创刊《交通大学学报》开展专门理论研究,刊载本校学术前沿性研究论文。发刊词明确指明是“为提高全校学术水平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今日科学研究已成为议事日程”。如《学报》第1期即登载 “周志宏:钨铁的试炼”等重要研究文章。第4期(1958年5月)登载有“陈学俊:我国动力锅炉设计特点及其发展方向”等论文。第6期(1959年4月)还专门辟有“冶金专集”,登载“周志宏:滚珠轴承代用钢的研究”等专题研究文章。
为加强科学研究领导,1957年学校成立科研部,领导推进科研事业发展。因当时陕西各科研单位势单力孤,而研究任务繁重,1958年2月,交大专门提出“西安地区各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相互协作的倡议”,此举得到省高教局和相关单位的极力认可。[9]8月29日,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等一行来校(西安)参观“陕西地区高等学校及中专学校红专跃进展览会”,对陕西与交大的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路线表示认同,指出“教育结合生产方向对头,成绩巨大”。另为吸收和借鉴国内先进科研经验,更好推进陕西科技事业发展,1959年学校还举办了全国第二次高压工程科学报告会,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压电器制造等80余个单位出席。会议交流经验,研讨新形势下高压工程科学研究工作重点及未来方向。[10]
交大内迁陕西后的四五年,广大师生牢记周恩来总理嘱托,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为陕西科学技術持续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为陕西成为中国西部科研重镇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编.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1955.251.
[2] 岳劼恒.西北大学应怎样展开科学研究工作.科学通报,1954.9.
[3] 王杨宗.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简史(第2卷下),2010.857.
[4][8][9][10] 霍有光.西安交通大学年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263.225.437.621
[5] 《陕西省志——科学技术志》(第六十四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37.
[6] 中苏两国科学院科学合作资料选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118.
[7] 《交大》第188期(第三版).
【作者简介】
杨澜涛(1982.9-),汉族,男,西安交通大学校史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校史与大学文化,口述史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