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传承中的西迁精神

2018-04-24 04:05
体育教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迁西安交大

关键词:体育传承;西迁;西安交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2-0076-01

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5年,为了适应当时国防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求,改变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西安。“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交大师生怀抱一腔热忱,毅然告别上海、奔赴西北,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通大学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为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点赞,引发了交大校园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事往日迁,62年转瞬而过,西迁的师生们或已至耄耋之年,或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用汗水铸造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却是日久弥新、熠熠生辉。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体育事业在传承西迁精神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一、西迁精神中的交大体育人

今年87岁的李榕基教授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旧是历历在目,那年是他来到交大体育教研室任教的第三年,孩子刚满一岁,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带着妻子毅然跟随学校第一批西迁队伍来到西安。“当时坐上火车之后,我们思想上对国家和学校的号召是坚决支持的,对西北的艰苦条件也是有所估计的。刚到西安的时候,学校没有操场,也没有体育馆,创业很艰难,但是体育课还是要上的,我们体育教研室的同事们就创造条件、开辟场地来给学生上课,带运动队训练”。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当时的陕西代表队中就有十几位交大队员的参加,最终取得了1金5银5铜的好成绩。

今年81岁的张清瑞教授是交大西迁之后来校工作的,曾任体育教研室主任,他说当年交大搬迁到西安的时候,体育教研室是很踊跃积极的,大部分都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人员到达西安。“老先生们对我讲,接到学校西迁的通知后,体育教研室的老师們把所有东西锁到办公桌的柜子里,直接搬上就来了西安,大家都十分坚定。自己刚到交大时还很年轻,当时体育教研室的西迁老先生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传帮带也是交大体育光荣传统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西迁体育人的优良传统

时至今日,体育中心的老教授们还清楚地记得首任校长彭康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作为西迁工作的总指挥,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彭康校长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仍然保持着每天下午4点从办公室下来,先到图书馆,再到食堂,最后到体操馆观摩训练,当场协调解决体育部问题的习惯。这项传统依然传承至今日的校领导。

许多在各行各业卓有成效的毕业生日后回忆都提到:西安交大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体育。当时,北有清华大学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理念,西安交大也有着十分朴素的口号“人人上操场,个个都锻炼”。

体育中心至今依旧坚持着当时体育教研室所实施的小班教学、集体备课、每周一教案公示等教学制度和传统。所有体育教师不论是行将花甲的老教授还是刚刚任教的青年助教,都要坚持带领学生进行早操锻炼,践行着学校“培育体育精神,注重人格养成”的育人理念。而这些,正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交大体育人对西迁精神的代代传承。

三、西迁精神永远在路上

在李榕基教授看来,虽然一个甲子匆匆而过,交大体育人从西迁时候就形成的优良传统却一直都在,并用骄人的成绩诠释着新时期的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的《大学体育》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群体活动形成“月月有校级、周周有院级、天天有班级”;每年开展校级学生体育活动30余项、院级100余项、参与人次超过180万、运动队近五年获得全国冠军45项、陕西省冠军274项;学校体育工作多次获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课余训练试点先进学校”……

如今在西安交大这棵“西迁大树”上,正不断结出体育运动的累累硕果。西安交大的体育人始终认为“西迁精神”永远在路上,他们始终坚持用体育精神传递西迁火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西迁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女生从西安交大
为西安交大“无围墙”喊声好
紫光展锐携手西安交大:共建AI联合实验室
爨氏西迁对腾永社会区域的影响
劫中救书存挚念,披荆斩棘泽后人
西迁赞歌·东情路——东北地区西迁民族美术作品北方六省巡展作品选登
简述锡伯族的西迁
试述柯尔克孜人西迁后的宗教变化
试论北匈奴西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