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探讨

2018-01-23 22:44王文辉王鑫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本科生人才旅游

王文辉,王鑫艳

(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1 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现状

在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分为大中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各自比例为60%,35%和5%,旅游教育现状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且完善的教育体系。

1.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

以对湖南文理学院校旅游管理专业2016年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为例。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愿意从事“旅游行业”毕业生比例不足1/4,“彻底改行”为就业意向的最高比例。我们从《旅游管理本科就业统计分析》文献中发现全国旅游管理本科就业的情况与表1差不多。通过与其他专业毕业的就业意向比较,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就业意向率非常低,这种情况值得旅游管理本科教育者担忧。

1.2 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就业现状

笔者以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样本,统计了2013—2016年的毕业生的从事旅游行业的数据,见表2。

统计数据表明:一方面,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比例比较低,最高的仅21.2%。另一方面,毕业后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从业人员比例呈递减趋势。通过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发现全国的就业情况差不多。旅游管理本科的行业就业率低且逐渐流失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走访了10多家高星级酒店,只有广州白云会议会展中心这一家酒店的总经理为旅游管理本科毕业。

表2 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3-2016从事本行业就业统计

2 旅游管理本科生不愿从事旅游行业的主要因素

2.1 学生期望与现实间的落差

据调查,大学生在就业时比较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希望在短时间里能有晋升的机会,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业要求从服务员做起,需要本行业最基本的工作经验,3年内晋升为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比较难。毕业生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也不匹配,根据调查显示,2016年,75%的学生预期平均工资为4000元左右,明显高于旅游业为毕业生所能提供的平均工资水平。旅游业属于服务行业,社会对服务业的偏见也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现实与期望的不一致等导致了他们对旅游业的理想信念瓦解,随之离开本行业。

2.2 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旅游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迫切需要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或是业务技能扎实的服务员,尽管目前有酒店等其他旅游企业招聘管培生的项目,但职位相对较少,况且限于国际品牌,国内品牌基本没有。虽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及发展潜力但缺乏工作经验。由于旅游行业流动壁垒低,用人单位也不愿意付出培训成本,导致人才流失率高。通过对湖南省10多家酒店的调查,在过去的3年中,酒店招聘的本科生175名中,到2017年3月已流失135名,流失率为77%。

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也需要很宽的知识面,更需要很强的实操能力。作为旅游管理刚毕业的本科生,确实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宽阔的知识面,但比较缺乏很强的实操能力,而人才市场却偏偏看中实操能力,这导致与供需脱节。并且这实操能力技术性不强,非专业甚至低学历者很容易替代,所以很多刚毕业的本科生被行业搁置。同时,旅游企业反映本科层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外语水平比较低,表现在英语口语能力不强,除英语外几乎其他语种人才极端缺乏,毕竟旅游活动不像商务活动那样通用英语,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才几乎没有。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要求也无法从刚毕业的本科生中得到满足。这与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都有一定关系。再者,本科层次学生在价值观念、吃苦耐劳度、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方面与旅游行业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3 旅游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人才培养定位同质化,模糊不清

目前,旅游业发展区域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性大,所以不同的区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像张家界这样的名川大山旅游目的地,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肯定有自己的特殊性,纵观各旅游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跨度很大,定位过宽,学生毕业好像能从事本行业任何岗位,很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中就出现“为旅游企业,旅游政府及旅游教育提供专业人才”等字样,这种同质且模糊不清,缺乏本校特色的培养定位,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方向感,严重挫伤了学生对旅游专业学习的兴趣。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的设置和方向拓展等方面必须考虑市场化和特色性。

3.2 实践教学不成体系

旅游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践教学主要有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专门的实践课程以及顶岗实习等。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本上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校内的实训室建设很少甚至连最基本的客房和餐厅实训室都取消了,这种做法确实节约了办学成本,也能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但校外的实践基地只能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况且校外实践实训有很多弊端,不能完全代替校内实践实训地,所以这种偏重校外基地忽视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能构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为了达到应有的实践学分,在教学课程设置中为实践学分见缝插针,增加课程中的实践课时,增设独立的实践课程,实践学分是符合了要求。殊不知,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仅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还要有独立性、系统性,哪些课程需要实践环节,需要哪些实践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开设学期等都需要遵照教学规律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规律。

3.3 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我国旅游教育起步比较晚,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基本是由地理和历史文化等相关学科转向而来,学科背景的制约很难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带头人。而行业中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能补充到旅游管理高等教育中来,但因为它们学历不高,学校在人才引进中依然青睐刚从学校毕业毫无实践能力的研究生。这种局面导致学科带头人带不动学科发展,新进研究生带不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讲解只能以教材为中心,这很可能导致教学理论与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不能达到旅游企业的要求。

4 培育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独特性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培育就业核心竞争力。

4.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改进是关键环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既有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有基层的服务员。而学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不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培养旅游业的全才。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分别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中完成。发达国家的高等旅游教育也有各自的特点。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旅游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有初级、高级不同层次,其最高学历是旅游专业硕士,例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招收的硕士必须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旅游教育大多归于管理类,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最高学历为博士,例如美国康奈尔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入职酒店的高层管理。所以我们在研究国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具有中国特色地方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状况,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不能照抄照搬其他,而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特色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也是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关键环节,千篇一律不如各有千秋。尤其地方院校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以服务地方旅游业为导向。

4.2 突出实践性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正如笔者前面分析,实践教学不仅是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必修环节,设计科学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分为认知实践、服务实践、技能训练、管理实践等四个阶段,构成独立实践体系。当然这种独立是相对的,不能脱离理论教学而进行实践教学,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中楼阁,所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形成整个教学体系,实践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这样既与理论教学相配合,又以培养技能为主要目标自成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

4.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环节

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师资队伍,我国现有的旅游本科师资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不缺理论,只缺实践,这是旅游管理本科教学质量的瓶颈环节。双师型队伍建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第一,对旅游管理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培训是主要手段,使他们不仅懂理论,更能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第二,外聘有实践经验的旅游企业家或旅游行业高级管理者甚至技术一流的一线员工为本专业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补充,这样既教了学生,又带动了教师;第三,鼓励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通过带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等项目,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第四,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委派教师去企业任职,既能掌握具体领域的操作能力又能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5 结语

作为处于旅游教育中间层次的本科生,如何有效发挥其特色,培育其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引起学界、业界的重视。

[1]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24(6):76-81.

[2]王亚飞,姚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1):77-82.

[3]朱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39-42.

[4]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3-194.

[5]杨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6]姚先林.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考——以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7):168-169.

猜你喜欢
本科生人才旅游
人才云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旅游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