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中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同时也会对未来的传媒产业产生巨大影响。①2017年7月国务院制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②2017年,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智能语音音箱,就是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升级发展带来的新产品,这些新崛起的人工智能语音设备,为媒体组织创新叙事模式和新闻产品,提供了新的空间与平台。
智能语音音箱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重要入口。2014年,亚马逊率先推出“回声”音箱(Amazon Echo)占领市场,紧接着在2016年,谷歌推出“谷歌之家”(Google Home)音箱,2017年,苹果公司推出智能音箱Home Pod。一些中国公司也在加紧追赶,2017年,阿里公司发布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此前,京东联合科大讯飞推出“叮咚”智能音箱,腾讯公司还计划推出智能音箱“耳朵”。据eMarketer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声音驱动的智能信息接收设备,2017年的使用频率会增加130%。人工智能语音音箱已经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使用声音驱动设备绝大多数是25到34岁之间的年轻人。③随着人工智能语音设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逐渐发展为一个聚集大量受众的新平台。
在人类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声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声音可以传递丰富的情感、非言语意义,它有时甚至比词语更重要。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声音渠道不仅传递信号,同时也传递了所有伴之而来的理解、深思、同情或宽容。我们会说,某人‘听上去’很诚实,这个论点‘听起来’不怎么可靠,或某件事‘听起来’不像那么回事。声音中潜藏了能唤起感觉的信息。”④由于声音几乎无处不在,在用户比较忙乱的时候,它还可以将用户的双手解放出来。
人工智能语音平台崛起的一个主要动力是语言科学的发展,其中包括:自动化语言识别(机器可以理解用户所说的话);可接近性(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需要累积大量数据才能够发展,用户使用的越多,它会变得越聪明);云计算(无限的数据储存与计算);以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取得的巨大进步。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研究能够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各种方法。自然语言处理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中的句子或词语,帮助用户使用自然语言和机器交流。自然语言处理的目标是让计算机或机器在理解语言方面像人类一样智能,最终目标是弥补人类交流(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理解(机器语言)之间的差距。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得到极大进步,语音识别的精确性有很大提升。谷歌公司研究专家指出,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让智能语音成为下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2010年,机器只能够懂得100万个词语,其准确率为70%。2015年,机器识别的词语达到1000万个,其准确率达到90%。到2017年8月,微软公司已经将词错率降低至5.1%,这意味着微软公司的会话语音识别技术几乎达到人类同等水平。⑤
在数字时代,语音界面(voice interface)逐渐成为人与计算机互动的一个主要界面,同时也成为物联网的一个关键入口。目前,不管是通过电脑,还是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用户总是通过“点击”或“触摸”的方式来接收信息内容。不过,通过物联网和各种连接设备,语音命令会与这些设备形成一个语音界面。通过连接语音设备的汽车和房间,只要一个简单的语音命令,用户就可以获得所需信息。这种技术的特点就是让计算机回应人类的身体语言和口头话语,而不是人类去学习它们的程序语言。最为关键的是,在这一信息交流过程中,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界面。
从Windows界面到触摸屏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在不断演化着,而现在正处于下一个巨大数字变革的前沿,这一巨大变革就是语音界面的崛起,就像这两年出现的亚马逊“回声”音箱、“谷歌之家”音箱等智能语音设备。这类人工智能语音设备还不算完美,但用户可以与其进行简单交谈,随着它们越来越智能化,用户会获得更好的无屏幕体验(screen-less experiences)。
语音界面的崛起意味着会加速屏幕衰落。当然,语音界面不会马上完全取代屏幕。用户只要与语音界面进行声音互动,就会获得他所要的信息,这也意味着用户的信息获取会越来越个人化。智能语音技术公司Scarlet的首席执行官玛丽·约尔(Mari Joller)指出:“音频是实现系统连接的一个强大界面。首先它是高效的,因为你的手和眼睛是自由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唯一可行的选择,比如在用户驾驶汽车的时候,语音界面就是最人性化的信息接收方式。”
设计师安迪·古德曼(Andy Goodman)将用户不通过点击或触摸来获取信息的行为称之为——“零用户界面”(Zero user interface)。“零用户界面”最大的特点是摆脱屏幕限制的思维模式,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主要依靠语音界面来完成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用户只需记住驱动智能设备的命令。“零用户界面”不会完全取代触摸屏,但它会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的应用,尤其是用户的双眼和双手非常忙的时候。
从5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小,尼克洛庞帝指出,“当小型物体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人机界面时,这种小型化趋势必然会推动语音制造和语音识别技术提高。小型化了以后,就必须靠声音来驱动”。⑥据Gartner公司预计,到2020年,30%的网络浏览将通过无屏幕用户界面完成。同样在20多年前,尼葛洛庞帝还做过这样的预测:“有可能的。20年后,你可能对着桌上一群八英寸高的全息式助理说话。这种预想一点也不牵强。可以肯定的是,声音将会成为你和你的界面代理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渠道。”⑦
亚马逊“回声”音箱(见图1)搭载了人工智能应用程序Alexa,它可以让用户询问简单问题,或者通过声音来控制室内其它智能设备。报道新闻是亚马逊“回声”音箱的一项主要功能,据著名商业网站Business Insider提供的数据显示,除了设置闹钟和听音乐外,有66%的用户利用智能语音设备来获取新闻。⑧媒体组织利用Alexa智能语音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报道新闻,一种是“新闻简报”(Flash Briefing),另一种是“技能”(skills)应用程序。由于开发“技能”应用程序比较复杂,许多新闻组织选择直接利用“回声”音箱的“新闻简报”功能。不过,像《华盛顿邮报》《卫报》《每日邮报》等媒体都已经开发了“技能”应用程序。
图1 亚马逊“回声”音箱运作示意图
1.《华盛顿邮报》
2016年,《华盛顿邮报》宣布在亚马逊“回声”音箱的Alexa智能语音系统上,发布新的“技能”应用程序。现在,“回声”音箱用户可以访问《华盛顿邮报》的最新报道,收听Fix博客创始人克里斯·齐力扎(Chris Cillizza)每日朗读的政治新闻简报。《华盛顿邮报》的政治新闻简报起初由计算机语音技术阅读,2016年7月后,《华盛顿邮报》决定由齐力扎本人来阅读,因为个人化的声音更吸引人。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了解你的新闻测验”来测试对本周热门新闻的掌握。每次测验包含8个问题,由《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负责制作。每周六上午,《华盛顿邮报》会准时提供一组新问题。《华盛顿邮报》产品经理约瑟夫·普莱斯(Joseph Price)指出,“用户对该应用程序的使用,以及与语音产品的互动,有显著增长,我们很高兴在这个平台上扩展用户体验,我们也希望《华盛顿邮报》的语音报道和新闻测验,能够成为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6年,《华盛顿邮报》还开发了两个垂直报道“技能”应用程序,一个负责提供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新闻,另一个负责提供2016年美国大选新闻。《华盛顿邮报》发现“技能”应用程序在回答最新的民意调查和奥运会奖牌统计方面比较准确。如果用户对着音箱说,“Alexa,给我最新的奥运奖牌统计”,用户会很快得到答案。
2.赫斯特集团
具有百年历史的赫斯特集团,2016年创建了一个数字创新团队,利用亚马逊“回声”音箱和“谷歌之家”音箱为用户生产智能音频节目。赫斯特集团的首席技术执行官菲尔·魏瑟(Phil Wiser)指出“我们将这一波新的自然语言界面,看作是内容互动的重要渠道。作为一种吸引消费者的方式,我们发现语音界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2016年12月,该团队为亚马逊“回声”音箱开发了赫斯特媒体集团旗下《好管家》杂志应用程序。《好管家》在“回声”音箱上的应用程序,可以指导用户一步一步地去除家中的污渍,比如,当用户对着音箱说,“Alexa,我怎么从白色地毯上将酒渍去掉”,人机对话马上就开始了。赫斯特集团还为旗下著名时尚杂志Elle开发了“回声”音箱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回答用户占星术方面的问题。2017年4月,赫斯特媒体集团为了让旗下知名品牌“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在技术团队帮助下,为“回声”音箱开发了“O to Go”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让用户收听奥普拉本人朗读的音频片段,这些音频片段来自她的著作《我坚信》。
赫斯特集团对人工智能语音平台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尽管这些新的数字产品现在还不能为赫斯特集团带来收入,但是及早进行尝试和学习至关重要。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一个以生产文本为中心的媒体公司,这种转型并不容易。因此,媒体组织并不一定非常着急地去利用该平台赚钱,它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这个平台的特性,了解如何利用该平台创新叙事模式和新闻产品,如何利用该平台为受众提供场景化信息,以及如何让用户在这类平台上获得更好的信息接收体验。
3.《卫报》与《每日邮报》
《卫报》是较早为亚马逊“回声”音箱制作语音节目的英国媒体。通过“回声”音箱,用户可以向《卫报》询问新闻与评论。如果用户想深入收听一个话题新闻,还可以询问《卫报》对这一话题的评论,该报会提供最新电影、图书、音乐和旅馆的评论。用户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收听《卫报》每周的播客节目,这些播客节目包括政治、科学、体育等内容。
《卫报》产品经理克里斯·威尔克(Chris Wilk)指出,“当用户正送孩子去学校,或正在做饭,他不用打开手机就可以收听我们提供的智能语音信息。这会给用户提供一种与众不同的信息接收体验。”此外,用户还可以向“回声”音箱询问新闻摘要,根据用户要求,“回声”音箱的自动语音程序会读出完整的故事或评论。
《每日邮报》也是较早进驻亚马逊回声音箱的英国媒体。“回声”音箱所读的内容主要来自《每日邮报》付费内容《邮报+》(Mail Plus)。《每日邮报》是第一家将所有报道内容放到“回声”音箱中的媒体。不过,《每日邮报》并不需要做大量工作,该报只需把其内容管理系统(CMS)中的内容放到“回声”音箱中,然后选择智能语音应用程序Alexa,就可以阅读不断更新的新闻报道。
此外,亚马逊公司也不断对“回声”音箱进行改进,在2017年5月,该公司又推出了带屏幕的“回声”音箱——Echo Show,目前,CNN、彭博社等媒体公司,已经开始为它提供节目。
2016年,谷歌公司推出与“回声”音箱竞争的智能语音设备——“谷歌之家”,该音箱搭载了智能语音驱动程序Google Assistant。在该智能语音音箱推出短短几周后,就吸引一些新闻媒体组织进驻该平台。
尽管两个语音平台有很多相似之处,Alexa和 Assistant上的第三方平台数量还是有很大差距。在2016年底,谷歌语音平台上只有30多家公司和媒体组织推出应用程序。目前,在人工智能语音音箱市场上,亚马逊公司占有绝对优势。2017年美国的智能语音音箱用户当中,亚马逊产品的使用高达70.6%。⑨亚马逊公司之所以会在智能语音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这与其执行开放语音平台政策有关。2014年亚马逊推出“回声”音箱后不久,就宣布将Alexa语音平台开放给第三方。开放平台给“回声”音箱带来巨大发展空间。Alexa在2014年最初发布时只有13个应用程序,目前由第三方开发的应用程序已经超过20000多个,其中新闻报道应用程序有2300多个。
考虑到这两个智能语音平台在未来会累积大量受众,许多媒体组织都加大了在这两个平台开发新闻产品的力度。《赫芬顿邮报》同时为这两个人工智能语音平台提供内容。《赫芬顿邮报》在“回声”音箱上为用户提供“新闻简报”,在“谷歌之家”音箱上提供的则是新闻测验。
《赫芬顿邮报》产品经理朱莉亚·贝泽尔(Julia Beizer)指出,“我们处于刚开始的学习阶段,我们想了解消费者如何与这些智能设备互动来获取新闻,同时也希望从这些报道中获取一些经验,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会启动所有智能语音报道计划。”
媒体组织了解人工智能语音平台最好的方式是不断尝试。用户选择哪一个平台,完全取决于他当时所处的情境。新闻组织需要分发内容的平台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一天之内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新闻组织要选择哪一个平台来传递内容,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在未来几年,人工智能语音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据eMarketer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人工智能语音市场预计增长23.1%。预计到2020年,亚马逊公司与人工智能语音相关的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从而使智能语音成为继电商零售、第三方市场、云计算之后的第四大业务支柱。
目前,一些媒体组织关注如何增加人工智能语音平台用户,而另一些媒体组织则已经开始寻找获取利润的方式。亚马逊公司并不反对媒体组织利用人工智能语音平台来赚钱。彭博社和《华盛顿邮报》已经通过“新闻简报”获得了一定的广告收入。
作为下一个前沿平台,媒体组织对于智能语音平台的兴趣不言而喻。但是,要利用这类平台来实现更多盈利,从目前来讲还比较困难。因为有些媒体在该平台还没有足够的受众来将其货币化。媒体组织要想在该平台盈利,首先需要了解该平台的受众信息。亚马逊公司每月会为这些媒体提供本月的收听受众数据,但媒体组织想要将内容货币化,它们就需要更多数据。
在“回声”音箱运营初期,亚马逊公司只是简单地禁止开发者利用Alexa智能语音技术(将文本自动转化为声音的技术)来朗读广告,媒体组织采取的变通办法是在“新闻简报”中让主持人来朗读广告。目前,《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和彭博社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广告收入。媒体组织有时也会把它们制作的数字广播节目和播客节目,转移到智能语音平台上,这些已经制作好的播客节目中已经插入了广告,亚马逊公司对这类广告,并没有做出特别规定。
不过,亚马逊公司限制媒体组织将“原生广告”整合到媒体开发的“技能”新闻应用程序中。因此,媒体组织针对智能语音平台的不同政策,采取不同的广告策略。2017年3月,美国广播公司(ABC)与《赫芬顿邮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合作——在亚马逊“回声”和“谷歌之家”音箱上,为第三季《美国重案》做广告。《赫芬顿邮报》采取的策略是,将主持人朗读的广告嵌入到“回声”音箱“新闻简报”中,在“谷歌之家”平台上,《赫芬顿邮报》则是将“原生广告”以问题的形式嵌入到它在该平台的“新闻测验”频道中。
与亚马逊公司相比,谷歌公司对智能语音平台的广告政策相对宽松。谷歌公司已经通过“谷歌之家”音箱推广了迪士尼公司的电影《美女与野兽》,这是谷歌公司试图将广告扩展到智能语音设备上的一次尝试。通过“谷歌之家”智能音箱,用户不仅能够接收到17秒钟的电影推广广告,还可以向“谷歌之家”询问电影放映的时间表。
用户的收听行为也会对媒体盈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用户可以简单地取消一个新闻应用,而不是一直等着听广告,一些媒体组织已经开始缩短它们的广告运行时间,《华盛顿邮报》的“新闻简报”已经把广告运行时间从15秒缩短到10秒。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媒体组织都会利用这类平台来赚取利润。《纽约时报》将2017年1月创建的播客节目“每日报道”(The Daily)放到“回声”音箱和“谷歌之家”音箱上,但《纽约时报》并没有将人工智能语音平台上的受众,作为其播客节目总受众的一部分,也没有试图将这些受众货币化。对《纽约时报》而言,它只是在尝试该平台对受众的吸引程度,真正要通过该平台来赚钱可能还得一段时间。
在社交媒体时代,许多新闻媒体组织都希望尽快将其内容分布传播在各种新出现的平台上。不过,当下通过智能语音平台获利还比较困难,但这类语音驱动的人工智能平台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即使在目前不能创造利润的情况下,媒体组织也应该尽可能地将内容放到该平台,以此来接触新受众。我国国内的媒体在这方面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随着人工智能音箱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媒体组织也开始尝试着将内容放在这些新平台上。目前,微博已经与小米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该公司生产的小米智能音箱,用户可以接收微博传播的内容。
智能音箱的一个特点是“它总是在倾听”,只要一听到“唤醒词”,它就处于记录信息的状态。这意味着“无处不在的计算”开始侵入我们的生活,用户被这些智能技术包围着,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除了智能、效率和生产力之外,隐私伦理等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
在个人隐私方面,持续引发讨论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亚马逊“回声”音箱。正如上文所述,用户通过“回声”音箱可以进行声音互动,可以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通过语音命令激活“回声”音箱后,它就可以一直记录用户的谈话。因此,像“回声”音箱这类智能语音技术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警察在破案时,是否有权调取“回声”音箱记录的语音信息?这些语音信息能够作为刑事调查证据吗?个人隐私是否会受到影响?法律如何保护智能语音设备储存的个人数据?
2015 年 11 月,美国阿肯色州的维克多·柯林斯(Victor Collins)和几个朋友应詹姆斯·贝茨(James Bates)邀请前往贝茨家中聚会。第二天,柯林斯被发现死于贝茨家的浴缸中。另外两个朋友在 12点离开贝茨家,贝茨称自己在 1 点回房睡觉,柯林斯则在继续看球。因为没有人证,受害者又死于私人住宅,主人贝茨成为最大嫌疑人,可他坚称自己无罪。警方在现场发现柯林斯身上有流血和伤痕,在他们看来,这可能是一场谋杀案。
贝茨是一个数字产品爱好者,他在家中安装了一个亚马逊“回声”音箱。2016年年底,检方指控贝茨一级谋杀,认为“回声”音箱可能记录了事发当晚的一些声音,并要求亚马逊公司提交用户录音,但亚马逊公司以《第一修正案》为依据,拒绝向检方提供数据。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没有有效的法律需求,我们不会发布客户信息”。
在僵持了一年多后,2017年3月,亚马逊宣布放弃对“回声”音箱中贝茨个人数据的保护,同意将阿肯色州谋杀案中“回声”音箱中储存的数据交给警方。亚马逊公司认为,智能语音驱动设备所储存的数据应该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但是在嫌疑人贝茨同意交出“回声”音箱数据的情况下,亚马逊公司便放弃了原来的坚持。
尽管在这个案件中,有关智能语音设备搜集数据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但人工智能语音设备上储存的信息是否应该得到《第一修正案》保护,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未来在人工智能语音设备上,有关数据隐私的冲突还可能出现。
在西方国家,科技巨头与政府之间有关用户信息隐私的争夺已经不是什么秘密。2015年,在圣贝纳迪诺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要求苹果公司解锁恐怖嫌疑人的苹果手机,结果遭到苹果公司拒绝。2017年,在英国遭到一连串恐怖主义袭击后,英国政府要求脸书公司交出恐怖主义嫌疑人的加密WhatsApp信息,结果也遭到脸书公司拒绝。这些数字巨头有一定的力量来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但一些中小公司有可能就承受不住政府压力,而在其他一些国家可能完全会是另外一种发展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让我们便利地接收信息的同时,的确也会对我们的隐私形成侵害。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指出,“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日常使用的设备上牺牲隐私以换取便利”。人工智能音箱是颇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智能设备,据美国公共广播公司(NPR)和爱迪森调查公司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有88%的儿童喜欢在房间中使用人工智能音箱。但是,把一个“一直”可以记录声音的设备放在房间中,会对儿童在家中的隐私产生严重威胁。
美国《儿童网络隐私法案》旨在保护对13岁以下儿童个人信息的搜集和使用。该法案颁布的目的,旨在保护儿童避免受到过度的数据搜集。随着谷歌、亚马逊、苹果等公司陆续推出针对年轻人的语音驱动智能设备,这让儿童首次面临物联网推销浪潮。
《儿童网络隐私法案》明确禁止公司储存儿童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声音记录,如果要储存这类信息,必须要得到他们父母亲的明确同意,通过签名信件、视频聊天和电话沟通,来获得父母同意。美国国家教育政策中心发布的《被监视的学习:学校监督文化》报告,就要求家长更多地了解数据收集过程,只有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搜集信息。
在儿童使用人工智能语音设备时,一个比较安全的方法是将人工智能服务限制在13岁以上的用户。比如,微软不允许年龄12岁以下用户,在各种设备上访问微软“小娜”(Cortana)人工语音助理。另一种方法是人工智能语音设备完全不储存儿童录音,不过,这可能会让人工智能的服务效果较差。
“数字民主中心”的杰夫·切斯特(Jeff Chester)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重要的是要给予行业指导,我们建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给出行业指导,让人们了解物联网和《儿童网络隐私法案》如何共同合作。”随着国内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公司,逐步向市场推出智能语音音箱,这类智能语音设备将会很快进入千家万户,国内有关部门也应该及时给出相关行业指导,以保护儿童的数据隐私。
在未来,通过智能语音设备接收的信息将会无处不在,人机对话也会越来越普遍。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中会有多个语音助手,这些语音助手将会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新界面。用不了多长时间,语音驱动的虚拟助理,像亚马逊“回声”音箱、谷歌“谷歌之家”、微软“小娜”,以及小米智能音箱等,将会远远超过任何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助手。这种新的语音信息界面,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正如陈卫星教授所说,“不同的媒介提供不同的信息界面,不仅仅是接受方式,也包括接近成本。信息界面的单调与丰富、单一和多元,对人们的思想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类智能语音设备在未来也会大面积地安置在我们的城市、房屋和汽车中。智能语音将会是物联网运作的一个主要界面,与机器交流也会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方式。宝马公司已经率先将亚马逊“回声”音箱安装到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中,用户在开车上班途中就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接收自己想要收听的各类新闻信息。随着不同品牌的人工智能音箱被安装到不同品牌的汽车上,这意味着会出现一个新的累积大量受众的信息平台。
逐渐崛起的人工智能语音平台,会不断模糊我们的住所、生活和技术之间的边界,新闻媒体如何应对这一破坏性技术,将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的事。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人工智能语音驱动设备对新闻业意味着什么?当用户与人工智能音箱进行交流时,这种技术会对受众产生什么影响?如何从法律和伦理方面来规范这类技术应用?
注释:
① 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现代传播》,2017年第6期。
②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2017年7月20日。
③ Advertising & Marketing,Alexa,Say What?! Voice-Enabled Speaker Usage to Grow Nearly 130% This Year,https://www.emarketer.com/Article/Alexa-Say-What-Voice-Enabled-Speaker-Usage-Grow-Nearly-130-This-Year/1015812.
④⑦⑧ [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147、145页。
⑤ 李亚洲:《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概述:AI三大阶段、NLP关键应用领域》,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7-05-07-3,2017年5月7日。
⑥ 黄小天:《微软语音识别里程碑式突破,Switchboard 词错率降至 5.1%》,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7-08-21-6,2017年8月21日。
⑨ 亿欧:《要做中国的Echo? 跟风创业前这里有几条建议给你》,http://www.iyiou.com/p/48165。
⑩ 腾讯科技:《亚马逊将统领美国智能音箱市场,今年有望独占70.6%份额》,http://tech.qq.com/a/20170508/057923.htm,2017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