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作业项目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18-01-23 06:34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开放性课题分层

◎ 周 群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提出 “活力教育、成就梦想”的核心理念及新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为贯彻该理念和课改精神,同时切实实现“减负增效”,近10年来长宁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如阅读领航计划与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业开放性研究。初中英语学科根据《长宁区初中分层作业推进方案》《长宁区初中作业开放性研究指导意见》,就如何借力区域作业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一、分析教师现状,把脉教师症结

长宁区初中学段21所学校近260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3%。通过对教师作业设计的问卷、访谈等调研发现,教师整体的教学教育能力不强,在作业项目研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部分教师缺乏课题研究意识。教师一方面认为课题研究只是上层研究,另一方面本身也不理解分层作业与作业开放性课题的核心概念,课题研究目标、内容、评价等。第二,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较差。教师缺乏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不知道如何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对作业如何分层、如何把握作业开放性。第三,教师教学能力有待加强。大部分教师都认为作业只是课后的延伸,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研究。

二、实施项目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基于教师存在的问题,初中英语学科确定了作业课题的总体目标为在“阅读领航”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实践作业分层、作业开放性研究;期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促进对教师的专业培养,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内容为如何有效实施分层作业及作业的开放性。课题研究的方式多样化,聚焦备课组教研组的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专题讲座及论坛交流等。课题研究以点带面、循序渐进(试点学校—扩大试点—全面推进的项目研究)。通过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断循环的研究途径,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强化课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为了强化教师课题意识,提高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水平,长宁区初中英语学科以区教研活动集体学习与学校教研组为单位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次进行培训与学习,讨论课题核心概念,课题研究目标、要求及评价等。教师只有把握课题的精髓,才能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才能在实践中事半功倍。

1. 教师学习并了解分层作业课题研究内容

教师学习分层作业的概念、目标、设计原则和评价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概念:从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兴趣出发,分层次安排作业内容,并进行不同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即:通过对分层作业的设计、实践与评价,提升学生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2)目标:学生层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层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层面,提供校级联动平台,优化整合资源。

(3)教师遵循的作业设计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双基能力出发,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作业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选择性原则(分层作业从尊重学生的差异出发,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主动反思学习结果);有效性原则(作业与训练力求典型、新颖,避免同一知识内容在同一学习水平层次上题量过多,完成时间一般控制在30—40分钟)。

(4)评价:分层作业是否体现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分层设计是否着重体现作业的层次性 (A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否是基础型作业;B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是否属于提高型作业;C层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是否属于拓展型作业。);分层作业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 教师学习并了解作业开放性课题研究内容

教师学习作业开放性的概念、目标和内容等。具体内容如下:

(1)概念:在作业的内容、形式、完成方式方面设计一些开放元素。对作业成果进行评价,基于学生发展水平制定多元标准。

(2)目标:通过作业开放性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研究,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作业环节的改革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实现初中学生减负增效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3)内容要求:作业设计开放性研究基于学科特点,教师根据课标及学情,研究作业开放性的形式与内容,以教学单元为单位设计开放性作业;作业完成开放性研究是对无标准或有标准作业,教师鼓励学生多创新,提高学生多元思维品质;作业评价开放性研究是教师针对不同类型作业实施不同的评价策略,指导学生对作业完成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自评、互评,指导学生对学习中的成功与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反思与正确归因。

3. 讨论并把握作业分层与作业开放性研究的区别和交互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需要理清分层作业及作业开放性研究两个课题的异同点,这对教师后期开展课题研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集中学习课题相关基本理论基础上,分块在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进行分析并讨论,最后集中交流,促使全区教师理解作业分层设计是基于学生学情(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分层以及编制的作业A(基础)、B(提高)、C(拓展)三层。作业开放性则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用开放的时间、空间、方式进行交流反馈评价作业。两者既有不同的侧重,也有一定的交互。

(二)关注课题研究策略,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通过教师一个阶段的教育理论学习以及研读作业课题相关内容后,教师有了作业设计的目标。为确保教师准确把握分层作业三个层次及作业命题、评价的科学性,初中英语学科课题研究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1. 教师明确作业设计目标与要求

全面培训教师明确分层作业设计是基于《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教材、教学进度与内容进行整体考量而设计,体现了作业目标与单元目标的匹配性。初中英语学科根据这些要求制定分层作业模板,模板中包括分层作业编排,主要分成单元细目及分层练习两部分,单元细目体现本单元的语言总目标要求,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目标要求,梳理了本单元的词汇、常用表达、语法、听说读写的具体内容;分层练习则根据单元目标设计A层(基础题)、B层(提高题)、C层(拓展题)三层。每一层都提供基本题型的框架。教师在培训中慢慢掌握了作业设计的方向。

2. 教师命题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

作业设计能力提高离不开教师科学的命题与评价能力,只有教师能根据教材单元目标、教学内容正确地把握命题方向才能设计好的作业分层。同样,有了一份好的作业设计也需要科学的评价反馈作业,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才能起到作业巩固与延伸的功效。为此,区教研室与市培训中心联合对全区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教师的命题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科学评价能力的系统培训,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实践指导及培训测试三部分。通过培训,大部分教师能运用命题原则准确地把握设计作业练习的科学性;同时也让教师关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多元性,建立不同类型的作业,研究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激发兴趣等。

3. 教师作业设计与反思能力均得到提高

教师在经过了前期的理论学习后,尝试实践作业设计编写。首先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单元进行研讨与编写,校内备课组使用后进行反思修改,再进行全区性使用,最后落实到教研组再反思修改,这样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编写、反思修改循环过程共4轮,历经3年,完成6—9年级两个学期共8册的初中英语分层作业。教师的参与做到全覆盖:全区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编写、使用分层作业实践过程。根据教师、学生的要求,共改版三次,内容增添了连词成句、语法专项训练及扫二维码录制微课进行难点语篇的讲解等,版面也从长宁区初中英语分层作业到上海市初中英语分层作业。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与作业设计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作业编写流程见图1。

(三)聚焦课题实践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课题实践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只有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业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检查手段,也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根据课标、教材、单元目标以及学生学情,教师研究作业的内容与评价等,反过来研究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促进教师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图1 作业编写流程图

1.分析处理教材能力

要设计有效的作业,首先要考虑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性,把握教材与课标相关度,具体分析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根据课标要求分析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实施课堂教学研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较好地分析处理教材,即合理删减教学内容、适当补充延伸教学内容。例如,在上海牛津教材7BU8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中的话题ideas about future of our school课堂研讨课时,教师首先分析教材中的语言句型是it would be… to…。教材中提供的形容词仅有possible、impossible、necessary、unnecessary、nice、difficult六个,而对于语言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一节课用这几个形容词完成句型操练太过容易,课堂教学乏味。因此,将句型进行“增加”,改编成it would be …to …because…,也就是让学生任意选择恰当的形容词表达自己对未来学校的想法,并且说出这一想法的原因,进而建立形容词和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无疑是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训练。这样分析及处理教材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

2. 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

在课题课堂教学实践阶段,初中英语学科多次开展区域作业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尤其是开展作业开放性课题研究时,很多教师对开放性作业内容及开放方式等不够清晰,因此在加强指导教师开放性作业设计同时,更要关注教师研究课堂教学设计。如Z老师在执教8AU1时设计的开放性作业内容为Give some tips on how to make friends。在单元学习结束后,对本单元开放性作业“交一个朋友”的班级内交流分享及互评过程的呈现。本节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作业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所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信心及表达能力。通过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和互相学习,了解到更多的结识新朋友的方法和途径。在作业交流环节之后,通过分享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后的研讨过程环节,Z老师分享设计单元开放性作业的依据以及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施与作业相一致原则,他重点阐述了优化部分教学环节及理由。通过区课堂教学研讨,加速推进课题,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 教学诊断反馈能力

作业的批改、评价与反馈是教师日常工作之一,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学生接受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而对于学生课后作业基本情况,教师进行再改进与提升下一轮的课堂教学设计,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不断反思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活动等教学过程,会使教师教学诊断反馈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三、成效及反思

(一)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作业项目研究,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开展校本研修及教师的论文撰写能力均得到提升。目前很多学校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如H中学“初中英语学困生作业优化之实践研究”,L中学“校本作业设计与实施”,K中学“分层教学、作业评价”等。而教师的论文编写内容则涵盖了分层作业的布置、分层作业练习册的使用、作业开放性课题研究内容、作业评价以及课堂教学的实践等。通过区域、学校的共同研究,教师分析教材,确定单元、课时教学、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分层、开放性方面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反思与建议

在“分层作业”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编写体系、目标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效果达成差异大,因此首先对于教师作业校本化研究还需加强。其次,要有计划地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组织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最后,由于作业需要与时俱进的要求,对教师如何根据区域分层作业资源、开放性作业要求再进行选择、改编、创编,还要进行后续跟进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课题的主体还需不断学习与反思,将作业真正作为“减负增效”的抓手,促进学生学科学习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开放性课题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雨林的分层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