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筑梦前行
—— 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0周年回顾

2018-01-23 06:34徐淀芳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德育

◎ 徐淀芳

1988年,在探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受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上海重点聚焦“四个素质和健康个性培养”,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后被称为“课程改革第一期工程”,简称“一期课改”)。1998年,面向新世纪新挑战,在传承上海“一期课改”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海再次启动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被称为“课程改革第二期工程”,简称“二期课改”)。两期课程改革均涉及中小学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教学过程、考试评价等领域。

在长达30年的两期课改进程中,始终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得到市教委和市课改委的领导,得到高校和基础教育专家的专业贡献,得到全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创造性实践经验的奉献,得到全市三级教研系统优秀教研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实施保障……正是这种上下一心、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专家的顶层设计与学校针对问题的敏捷反应相结合的改革机制,为上海基础教育赢得荣誉,取得显著成效,引起世界的关注。

2009年和2012年上海两次PISA测试的优异成绩震惊世界;2010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比和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上海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历年来各学科中青年教师在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中成绩卓越,一大批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征程中脱颖而出;上海的数学教材(一至六年级)输出英国;中英数学教师交流,上海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英方同行的高度肯定;上海教研的实践范式引起同行广泛关注。

马克思主义倡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把它视为构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上海的两期课改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素质”和“个性”,将课程设计的重心,从“学科”迁移至“社会”和“学生”,强调课程应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又主动、可持续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上海的“一期课改”针对课程模式过分划一、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现状,汲取之前已经开展的试行教学规章制度、试办高中理科班、开设劳动技术和计算机课程、青浦数学教改经验、试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结合探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聚焦“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关系”“现代化手段的引入”“课程教材‘一纲一本’的旧模式”“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改进”“强化德育及其他人文因素的教育”等问题,在课程视域下开创性地对基础教育进行系统改革:

第一,依据素质教育要求,确立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健康个性的课程培养目标。

第二,将学校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纳入课程范畴,构建了必修、选修和活动“三个板块”,优化了课程结构,改变了学科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状况,丰富了学校课程。

第三,坚持以德为先,建立了由思想政治课程、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学科课程组成的“三线一面”德育体系,架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渠道,开创了学校德育活动、学科德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德育新格局。

第四,首次尝试编制学科课程标准,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实施等方面整体规划学科课程,强化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有效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达成有限目标(学习结果)的观念,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定位)。

第五,建立了主持单位支持、主编负责制下的专职队伍编写、审查办审查、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课改办管理的教材编制机制。编制了700余种(册)涉及三个板块课程的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实现了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教材呈现了以社会、学科、学生为基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特征,教材内容普遍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新成果,呈现学科德育价值。

第六,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不断普及,探究学习引起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得到关注,以电化教育为主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应用。

第七,逐步建立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中考改革制度,全面会考基础上的“3+1”高考改革制度。

在“一期课改”实践过程中,课程观念得到确立,“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和“三线一面”的德育体系在学校得到落实,教师普遍适应的“三个板块”教学,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学校教学环境因改革需要得到改善。

上海的“二期课改”针对立德树人强化德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信息化带动课程教学的现代化三大问题,传承“一期课改”实践经验,围绕统一性与选择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科与综合、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开发潜能与健全人格、教育文化与技术文化等十大关系,以学习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为突破,关注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创造性地对基础教育进行系统改革:

第一,依据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视角确立了课程培养目标,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视角,创造性地建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系,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学习结果,在课程目标中得到确立。

第二,着眼于明确课程的功能和价值,构建了以“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和语言文学、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身、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为标志的课程结构,设计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三个学习领域“合分一体”的领域课程结构,开创了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互补充的新体系。

第三,传承“三线一面”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德育渠道,从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突破,确立学科育人价值,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形成了“课程德育”新格局。

第四,明确课程标准作为描述学习结果的基本定位,从育人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视角,描述达成性学习结果(知识与技能)、体验性和表现性学习结果(过程与方法)、发展性学习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规划学科课程。

第五,编制了三类课程1200余种(册)的教材,并转化为1200余种(册)的数字教材。教材内容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强化体验感悟和学习经验积累,引导学习过程,呈现学科育人价值。教材的目标特征、内容特征、教学特征进一步优化。

第六,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一是规范和创新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五环节,优化教学全过程;二是强化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将知识置于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情境中,通过听讲、阅读、交流、观察、操作、探究等各类课堂活动,掌握概念、体会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形成能力和意识,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在“二期课改”实践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课程育人价值和“三维目标”得到确立,“三类课程”得到落实,学校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学习方式变革为标志的改革经验不断涌现,教与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简称TALIS)结果表明,上海教师教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课程是培养人的过程。深化课程改革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等四项关键能力。

教学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教师、学生、环境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从学习环境支持学习方式变革角度重点突破,即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空间;需要在信息化环境和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从“精准指导”和“推送学习”两方面实现“个性化”教学;需要探索通过优化学习输入(提供的学习信息)和丰富学习输出(多样化的学习结果表现要求),去促进学生意义建构,实现“深度学习”。

增强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丰富学生实践性学习经历、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是深化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突破点。

深化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具有纵向历史视角,客观认识课程改革的历史发展过程,传承两期课改实践经验;需要我们具有横向比较视角,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树立“四个自信”,把握国际发展趋势;需要我们具有内向视角,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把握突出问题和矛盾,着眼人民需要,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还需要我们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并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政策;需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臆想当现实,不把构想当真理。

今年是上海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30周年,也是面向新时代,踏上深化课程改革新征程的起始之年。站在上海教育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号召全市各区、校认真梳理、总结30年的课程改革经验,以各种形式回顾30年改革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展示30年的改革成果,以期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面对挑战,我们不忘初心、勇于亮剑!

前瞻未来,我们筑梦前行、砥砺奋进!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