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舰 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中元节在北宋以前的唐高祖时期,因崇尚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是唐代李氏皇帝的祖先,由此使道教提倡的中元节活动得到了大规模发展。中元节的主题思想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也有了初步定位,在民俗节日活动中呈现出了“中元节”和“盂兰盆斋会”并行的格局。宋代以前,盂兰盆斋会多是由宫廷主办,在寺观中进行盛大的节日活动,是为所有事佛弟子举行的集体性大规模普度众鬼的佛事活动。此时的“盆斋”多是富丽奢华,也没有出现适应于个体的民俗节日活动。虽然个体对于这种盛大的斋会参与积极,但是被动地由寺院安排,而且除都城长安、洛阳和著名寺观以外,很难发现有关“盆斋”的其他地方记载,这说明在宋代以前远离都城的地方,不会举办大规模的“盂兰盆斋会”节日民俗活动。
北宋时期的中元节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从史料记载可知,当时主要有以下几类祭祀娱乐活动。
佛教在《盂兰盆经》中讲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高僧目连解救亡母灵魂的故事:目连高僧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试图救赎轮回变成饿鬼的亡母。目连以钵盛饭给其母,但饭到其母手中就立刻化为灰烬,不能饱腹。目连于是向佛祖祈求救赎其母,佛祖说必须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供养十方高僧,以此来超度亡灵。于是目连按照佛祖所说,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供奉盂兰盆,救赎现世乃至七世父母,这便是盂兰盆的来源。这则故事本是以吸引民众信奉佛教、招揽佛教信徒为目的,因此于七月十五日寺院开设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
南北朝和唐代的节庆内容大致相同,主要以供养“盂兰盆”为中心,以盆斋、盆会的形式开展活动。寺院或宫廷准备盂兰盆,在其中放入以食物为主的供品,用纸花、竹子、蜡烛等装饰,寺院和尚诵经,然后有歌鼓送盆等一系列活动。节日后两天为“破盆”之日,“酒食犒劳为盆节出力的僧俗人等”[1]。此时盆斋多是由寺院举办,盆中多放“百味五果”等食物,盆供是“供养十方大德所用”,即供养寺院高僧所用。到北宋中期,盆斋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按《事物纪原》的记载,当时人多用竹子做成盂兰盆的形状,内用荷叶铺饰,再放入各种食物,并将目连救母的画像放入其中,用祭祀目连的形式来请求神明对亲人的救赎。如此看来,北宋中期的盂兰盆斋已经不像唐代一样奢华,普通百姓开始用竹木自制盆斋,这种盆斋样式的变化大概来源于唐代对盂兰盆“刻木割竹……极工巧之妙”[2]的装饰,盂兰盆的作用从供奉高僧变成了“祭祀之所”。这显然与《盂兰盆经》“供养十方大德”的原意“失之远甚”,与唐代的节俗也差距很大,但这种方式却为个体的家祭提供了方便,百姓生活中也出现了以盆斋作为方式的家祭,如韩琦家祭中便将盂兰盆定为“斋享”。这样的变化,使盂兰盆斋走出寺院斋供和道观斋醮、走向民间成为可能,而北宋中期以后,盂兰盆斋也的确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北宋承袭唐代遗风,盂兰盆斋会期间出游玩乐也蔚然成风。《成都遨乐诗》曰:“飞阁穹窿轶翠烟,盂兰盛会众喧阗。”写出了成都盂兰盆会士庶在大慈寺游玩的喧闹场景。《(淳熙)三山县志》福州土俗记载当地百姓过中元节的方式,其中提到当日游神光寺的景象:“神光寺旧有佛涅槃像,旁列十弟子,有扪心、按趾、哭泣、躃踊、出涕、失声之状。每岁中元日供盂兰盆会,因怪像以招游人,寺中遂成墟市,相传谓之‘看死佛’。旧记闽王于薛老峰西作百道阶,每岁中元,郡人盛游于此,王祠部逵(王逵,宋真宗时期大臣)作《中元宴百丈小楼》诗云: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楼高阁与云齐。中山酒熟中元节,归去从他醉似泥。”写到中元节福州神光寺以旧时佛像吸引百姓,游客摩肩接踵,寺中也因此成为集市。
从宋太祖开始中元节就有赏灯宴请群臣的习惯,“建隆六年七月中元节,诏京城张灯三夜。其夕,帝御东华门楼,召近臣宴饮,夜分而罢。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御东阁楼观灯,赐从臣宴饮”[3],并规定了宰臣以下观灯“分班侍座”的次序。另外,皇室每年中元节都要到祖宗神御殿朝谒上香,并有公卿巡陵起居之制,其应源于唐代的公卿巡陵制度,内容即为宰臣替皇帝到诸陵祭祀行礼上香[4],如王珪作《中元节起居诸帝陵表三道》[5]123,王安石作《中元节三陵起居诸后表》[6]、《中元节起居诸陵表》等。宫观做道场法事和道教斋醮,并由当时有名的文人做道场青词(即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如:《景灵宫三殿开启中元节道场青词》《景灵宫三殿看经堂开启中元节道场青词》《建隆观开启中元节道场青词》等。
唐末到北宋中期,“盂兰盆供”形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奢华逐步减少,开始变为民众自营供奉,祭祀对象也逐渐由奉养高僧变为祭祀祖先,盆斋从寺观走向民间。北宋末年以后,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
在《东京梦华录》“中元节”一条中,对民俗节日的记载十分详尽,为后世所不能及。在此我们主要对《东京梦华录》进行分析,辅之以其他史料,梳理整个北宋时期中元节及其民俗内涵的演变过程。
一是盆斋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中元前一日,即卖楝叶,享祀时铺衬桌面。”[7]782中元前几日,集市上先有商户卖纸糊的冥器、衣帽、架子等祭祀焚烧的物品;再以竹木自制成窝状的盂兰盆,在盂兰盆中放入先前买好的纸钱、衣服;最后在盆斋焚烧祭祀物品,以享祀祖先。北宋末年的盆供只是残留了盂兰盆的形式,而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代。盂兰盆的作用由供奉神灵和目连,变成纯粹为烧纸钱和衣服而做的器皿,也是中元节“烧纸钱”祭祖先这一习俗开始的标志。取代盂兰盆起供奉作用的大概是“供桌”的使用,“卖楝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将祭祀实物置于桌上,而不再放于盆内。大约在哲宗末年徽宗初年成书的《岁时杂记》也印证了孟元老所记非虚:“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又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8]其中也提到了普通百姓人家在中元节祭祀祖先,把盂兰盆作为焚烧的器皿,另置其他实物祭祀。从中可以看出,到北宋末年,寻常百姓中元节祭祀祖先的活动至少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盂兰盆内焚烧纸钱、衣服等冥器,这是北宋中期以前不曾出现的习俗;其二是瓜果等食物祭祀,大致是前代盂兰盆斋内容的简化。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这就与北宋中期以前对僧道的供养、斋醮有了本质的不同。中元节由最初供奉僧道,祈求他们对祖先的救赎,变成了对祖先本身的祭祀。
二是增加朝廷祭祀活动。北宋朝廷到诸陵拜谒,并祭祀在前线阵亡的将士。北宋徽宗时期,“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之道场”[7]792。南宋时亦如北宋之礼,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解制日”记载: “禁中车马出攒宫,以尽朝陵之礼。及往诸王妃嫔等坟行祭享之诚。后殿赐钱,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州府委佐官就浙江税务厅设斛,以享江海鬼神。”[9]在江边放江灯,取照亮亡魂归路之意。
北宋末年以后的中元节玩乐之风不减于北宋初年,《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百姓在中元节玩乐的场景:“潘楼(汴京有名的夜市地点)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7]792此时已经很少提及人们到寺院游玩、观看盂兰盆斋,百姓的主要活动变成逛夜市和在勾栏瓦肆里观看伎人上演的“目连救母”杂剧。虽然目连经书画仍被印卖,但目连已经由唐代被供奉的佛教高僧变为宋代杂剧的主角,中元节宗教色彩淡化,尤其是佛教影响更加弱化。
北宋中期以前各书对“七月十五”的记载主要以引述《盂兰盆经》和《道经》故事为主,只有神宗年间的《事物纪原》对民俗略有描述。北宋徽宗时期以后,文献记载由对经书的重视转变为对节日及民俗本身的重视,大多都略去了对《盂兰盆经》和《道经》的记载,而专记节日及民俗。由此也可以推断,大约在北宋末年,民间逐渐淡化了中元节的宗教色彩。随着南北朝以来附于其上的宗教色彩的淡化,节日内涵更加失去了敬佛斋醮、救拔饿鬼的正统佛、道两教的精神,只是保存了盂兰盆斋祭祀祖先的形式。这样一来,就必将会有新的思想来弥补这一因宗教精神缺失而形成的空缺,而古代七月“秋尝告成”的传统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人伦观念上,都与中元节残留下来的“祭祖”形式十分吻合,因此中元节逐渐与祭祀祖先、秋尝告成的民间习俗结合起来,保留了“中元节”的名称,而加入了新的内容。
北宋末年即北宋徽宗年间,中元节又增加了新的习俗“转明菜、花花油饼、馂豏、沙豏之类,供养祖先素食。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才明即卖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成意也”[7]792,即用新成熟的麻谷穗做成麻谷窠儿系在桌子脚上,是用好收成来告慰祖先之意。 这种秋尝告成的习俗是北宋徽宗以前不曾见到的记载,从《岁时杂记》到《东京梦华录》,再到《梦粱录》和《武林旧事》,秋尝告成变为此后中元节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这种习俗一直传承到南宋末年。
北宋中期以前基本承袭唐朝和五代的传统,后来节日民俗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大的改变在于“中元节”一名取代“盂兰盆会”,逐渐成为七月望日固定的节日名称。北宋时期受统治者的重视,道教日益活跃,加上“盂兰盆斋”自身奢华的形式很难融合到百姓大众之中,这使中国本土道教的中元节显示出了后来居上的优势,正式成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与名称统一于道教中元节不同的是,民间七月十五的节俗并没有归于道教斋醮之中,反而逐渐褪去了宗教的色彩,摆脱了佛、道两教教义的影响,加入了百姓自己的传统和习惯,成为华夏民族每个家庭祭祖的正规节日。
综上所述,北宋末年以后,中元节已经成为民间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中元节的主题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节日主题由陈列目连救母画像供奉高僧、祈求他们救赎父母祖先,变成直接祭祀祖先、秋尝告成。从宫廷官府到士庶之家都十分重视,宫廷要派车马到诸帝后陵悼谒,官府要拜祭江海鬼神,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拜。官宦显贵之人,在家中设醮饭僧荐悼。同时,普通百姓家庭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家祭仪式:在节前数日,先准备焚烧用的纸钱、衣服等冥物,准备好楝叶铺陈供桌;中元节一早,将穄米饭、转明菜、花花油饼、馂豏、沙豏之类的素食置于祀桌,取供奉祖先和告成之意;然后在竹木做成的盂兰盆内焚烧冥物,祭祀祖先。至晚间家祭仪式基本完成,潘楼夜市、勾栏瓦肆正是喧闹之时,“目连救母”的故事从祭坛搬到舞台,百姓驻足观看,十分热闹。
宋代以前,盂兰盆斋会的最初目的是为超度在轮回中受苦的父母及七世先人,吸引信徒供佛养僧,盂兰盆主要为放置供养佛祖、高僧的物品而设立。南北朝时期的歌鼓送盆等形式逐渐将世俗化、娱乐化的色彩引入其中。到北宋中期以前,这种娱乐化的味道更加浓厚,皇帝带头设宴赏灯,百姓到寺观郊游,以致寺院也成为集市。此时,盆供的形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百姓在家中也可以用竹木作盂兰盆,放置目连救母画像,盂兰盆供由祈求神明救赎祖先变成了祭祀祖先之所,与前代相差甚远。所以到北宋中期,中元节中的盆供逐渐由寺观供佛斋醮向民间祭祀常节转变。而这一转变的最终完成时间大致是在北宋末年。
北宋末年,人们逐渐抛弃了佛、道两教附于“七月十五”之上的正统教义,抛弃了对佛道救拔祖先的依赖,只保留了盂兰盆供祭祀的形式。他们将古代秋尝祭祖的传统融入盆供祭祀的形式之中,形成了用盂兰盆祭祀祖先,用粮食瓜果供养告慰祖先,祈盼家族来年获得更多丰收,这也成为中元节在北宋末年以后新的民俗活动,并一直影响到明清时期并延续至今。
[1]张弓.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J].历史研究,1991(1):20.
[2]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国古代民俗(二)[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42.
[3]徐松.宋会要辑稿·帝系: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57:209.
[4]杜文玉,谢西川.唐代起居制度初探[J].江汉论坛,2010(6):70.
[5]王珪.华阳集:卷十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3.
[6]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四十五[M]//四部丛刊.上海:上海书店,1985.
[7]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M].伊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8]陈元靓.岁时广记[M]//岁时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545.
[9]吴自牧.梦粱录:卷四[M].张社国,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