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楼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庐剧作为安徽省著名的地方戏代表之一,称“小倒戏”、“稻季戏”。1955年改为“庐剧”,约有一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庐剧在江淮地区俗语小调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鉴端公戏、徽剧等艺术形式,从而形成独特的腔调,成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种。
无为是安徽芜湖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庐剧能够在无为落地生根少不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无为县为发展文化产业制定了很多政策。解放之初,政府就对图书馆、戏院等文化场地进行了翻新。至1988年底,全县的文化艺术场地数持续增加,约有19个。政府将一些业余团体改编、重组成专业剧团。1952年建立了无为县庐剧团。2006年,国务院把庐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庐剧的发展得到了大众的肯定。
安徽庐剧作为地方剧种,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不仅在演唱方面具有独特的韵味,而且在伴奏乐器、表演形式等方面更别具一格。
无为庐剧的唱腔特点。第一则是“哀怨悲怆”。第二:采用真假声并用的演唱形式。由于曲子音程跨度大,采用假声演唱,声调高亢。第三:采用帮腔吆喝的演唱方式。舞台上的表演者在演唱时,台上和台下的演员及观众齐声帮唱,声音洪亮,充分的渲染舞台气氛。第四:语言与唱腔的结合。庐剧中花腔小戏的唱和念白,采用的都是地方生活语言真挚朴实。庐剧流行区的观众很喜欢这种唱腔,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很贴近。
早期传统庐剧唱腔多是一唱众和,不采用丝弦,仅用锣鼓伴奏,谓之“两打三唱”。打击乐器有三件:堂鼓、大锣、小锣,后增加钹。庐剧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后,逐渐加进了许多民间吹奏曲牌,在不断应用中使其逐渐戏曲化,逐而形成了具有庐剧特色的唢呐、笛子曲牌。1949年以后,许多剧团相继建立了民族管弦乐队,充实了打击乐器。现在,庐剧的伴奏随剧本的更新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剧情的需要,加入扬琴、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以及大贝司、小提琴等西方流行乐器,大大丰富了庐剧的伴奏音响。
庐剧演员表演形式是一边唱曲,一边跳舞。表演者随着演唱内容做一些细微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演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舞蹈吸收民间花鼓灯、早船舞等形式,姿态优美,花样繁多。
由于无为庐剧独特的唱腔、丰富的伴奏乐器以及优美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庐剧成为了当地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之一。
近年来,无为庐剧的发展在走下坡路,面临着自身发展的挑战。这是对我们做出的警示,告诫我们保护与传承庐剧的任务刻不容缓。
在无为庐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1.语言不统一,唱腔的不规范。庐剧在发展过程中,三个流派语言各异且大不相同,导致三地庐剧的唱腔差别也很大。这显然不利于庐剧广泛的传唱,也容易导致人们对庐剧认识度的降低。2.老龄化严重,传承人才的匮乏。近年来,由于戏曲市场的萧条,演员的福利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从事这份工作。3.经典剧目创作的滞后。由于演员的流失,一直寻求不到优秀的传承人,没有出现津津乐道的作品,观众对无为庐剧的关注点会越来越低。
从上述观点来看,如何保护与传承无为庐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17年1月2日,芜湖市文化馆联盟、无为县文广新局等举办第四届“戏曲走进敬老院”活动,约有100余人观看了演出。“戏曲走进敬老院”活动是无为县民营剧团——江涛庐剧团自发举办的公益活动。无为县江涛庐剧团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2012年8月在安徽省民营艺术团“十大名团、名剧”评比中,荣获安徽省文化厅颁发的安徽民营艺术团“百佳院团”称号。由于剧团人员多年来勤奋实践,创作出许多精品剧目,上演了大型古装庐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等优秀剧目。无为县江涛庐剧团坚持送戏下乡,进校园,到企业演出,用戏曲表演这一特殊方式,进行宣传与推广,力求将庐剧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力改良、发展无为庐剧音乐,有利于传承安徽地方戏曲。由于起源于皖中地区,庐剧在根植于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优秀的戏曲剧种,使的传承价值更为突出。无为庐剧集中地体现了安徽的地方特色,进一步的推广可以使人们了解安徽小戏、熟知安徽当地特色文化。
我们应该不断的寻找机会,为庐剧更好地传承发展做努力。一方面要坚守自身的优势,充分保有其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格,反映当地群众的生活情感,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在创新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呼吁大众,希望通过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力量,传承与保护庐剧这些优秀的地方剧种,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好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