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柔五书》中的痛症误案及其救治

2018-01-23 23:01鲍健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脉象胃脘阳气

鲍健欣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

《慎柔五书》为明末胡慎柔撰著。胡慎柔幼年寄育僧舍,及长皈依佛门,法名住想。其学识渊博,精通经史,曾患瘵疾,治愈后归乡行医,临终前将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与石震并由其订正刊刻,名《慎柔五书》,主要论述痨病的证治。

1 痛症误案概况

《慎柔五书》共五卷,卷五记述了胡慎柔的治验病案,不乏对误治医案的救治。误案散见于风症、痢疾、痛症、杂症等各类病证,而半数为痛症医案,分别为头痛例、胃脘痛例、眼痛例、齿痛例,具体如下。

1.1 头痛

“一贵介,年三旬,先因齿痛,用石膏三钱煎服,顷即满头皆肿痛,牙根上腭肿势尤甚,俟天明稍退,盖得阳气故也。诊之,右关细洪,左关涩,左尺亦涩。余谓须纳气下达,方得脉和,定方名羌活散火汤:羌活酒炒五分,防风三分,酒连一分,酒芩二分,白茯苓一钱,人参二钱,甘草五分,半夏一钱,破故纸一钱,枸杞子一钱。二剂,其细涩脉即粗大,是阳气下行矣。头痛稍止,可见前头痛是下焦无阳,阴火上冲。服之八剂,头痛全止,齿根肿犹未退,脉则益和。余曰:将愈矣,此阳气已至恙所。果四五日出脓少许而瘳。”

1.2 胃脘痛

“一妇人,年五十余。素有心痛,久已疏矣。七月间,旧病忽作,医以宽中导气削坚攻血等剂,致中气愈虚,不思饮食,神惫。迎予治之,已五六日不食。诊之,六脉俱沉,惟脾胃弦细,似有神,寻亦难得;外证则心口痛,左胁胀硬,呕苦酸水,但能饮清汤,如吃米汤一口,即饱胀不胜,正木来克土之症也。然其人脉病虽笃,面色、肌肉犹不甚脱,忆古人凭证不凭脉之语,投以异功散加吴萸、干姜,佐以姜炒山栀三分。二帖,病失十五,再二帖而愈。”

1.3 眼痛

案1:“徽州方奉安令郎,十二岁。孩时乳母无乳,且喜酒,恐其父知无乳,私以果米食喂之,乳哺三年后,便眼弦红烂,此受母湿热故也,渐至眼不得开。延予治之,六脉俱洪。予曰:此肾水不足之疾,当益水以滋肝木,以六味汤加柴胡、山栀,数十帖而愈。时方秋候,余复言宜多服前剂,预培肾水,以助来春生发之气。彼怠缓不果,至春遂如予言。他医治以芩连凉心之剂,进至五日,眼不开,且发热不思食,作泻、咳嗽,此过伤苦寒,收降太过,致阳气受亏,胃气不升发也。复请视之,六脉俱八九至,按至骨则细无神,左心肝洪大于右,按之无力,此气血大虚,元气大惫之症。幸童子真元未散,尚可救药,亦须服药半年,方可见效。治以四君加黄芪、山药、门冬、五味。三月,发热、咳嗽稍可,作泻犹未止,教以服补剂参苓白术丸,间以前药,至半年,脉退六七,眼亦开矣,第赤烂上下黏腻未除,或时可,或时黏,此正气未全复,邪火未全退也,还当扶元气,而邪火自息。彼吝于参费,复用别医,以补血当归、生地之类,一两月,前症复作,眼复赤烂不开,反增恶寒发热,作泻、咳嗽如旧,事已告急。复求予诊,六脉俱细数,比前更甚。余许以八帖之后,恶寒不减,便不可回。服保元加白术、门冬、五味。四剂后,恶寒顿退,惟发热不已。余曰:盖恶寒者,阳气虚也,服四剂而祛之,阳尚强,尚可救疗。后以保元、四君加山药、门冬出入服之。至冬,眼弦赤烂已去,数脉俱退,止五六至,按之无力,眼中不时两眦有红胬入睛,此阳虚上越之故也。以补中汤去升麻,入熟附一二分,七八剂胬退,数脉亦退,仍治前剂而全愈。”

案2:“左光禄丞,年及四十,两目俱瘀肉满珠,他医与以祛风散热之剂,不效。余谓:脾主肌肉,此脾胃肉滞也。以桃仁泥二钱,枳实一钱半,连翘一钱半,元明粉二分,白芷二分,山楂肉一钱半,晚上日服一帖,至十帖而全愈。”

案3:“刘夫人,年五十余,忽眼疾,医以祛风散热养血之剂治之,不效。巳五六日矣,眼珠痛,声撼邻。予诊之,左关洪喘且大,此肝血不足,肝自生风也。细观之,左瞳神散大,痛不可忍,无红筋,加味逍遥一帖,服之痛止。一二时复作,此药力尽也。日服二剂,将六七帖,痛减十六,十二三帖全愈,后教以服六味地黄以生肝木。”

1.4 齿痛

“家慈,年五十三岁,齿痛不食,已几月矣。人误以旧方野蜂窠填入盐椒,羊胫骨为末擦之,满口皆碎,倍痛,愈不能食。而母以人中白,涂疳散抹之,方可进汤水,遂乘舟入城。诊之,右三脉俱伏,左寸关细,左尺洪缓。忖曰:拣方医病,不如以理思之。右三部伏,因齿痛不便食,脾胃失养故也;左寸关细者,缘脾胃虚,不能荣养心肝之血而然;左尺洪缓,乃湿热耳。用白术、甘草、陈皮补脾胃,四物汤以养阴血,苍术、茯苓、黄柏、知母以除尺之洪缓,胃之湿热,四帖而愈。”

2 误诊误治成因

《慎柔五书》的痛症误案,有对病因、病位的判断失误,亦有对病性的判断失误,此为最严重的失误,涉及到诊法、辨证、治疗3个环节。疾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故中医诊治也是一个连贯变化的过程,三因素并非单独存在,往往相互影响、各有主次,共同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

2.1 诊法

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是辨治疾病的依据,是获取辨证加工原材料的重要环节。四诊各有长短,必须四诊合参才能全面准确地收集到病情资料,为进一步辨治奠定基础。

头痛误案属于病因病性判断有误。头痛先由齿痛误用石膏而引起,诊法、辨证失误是重要因素。此头痛伴有牙根上腭肿势明显,且病势有至天明稍退的特征,由此推测前医可能问诊不全,对疼痛的特点、性质疏于了解,缺乏全面掌握,而脉诊亦不细致,后经胡氏诊治才发现其脉细涩而非实证脉象。故先前的辨证随诊法失误而偏差,将可能存在的虚实夹杂证判断成单纯的实证。

胃脘痛误案属于病位判断有误。因患者素有心痛病史,容易造成思维定式,前医没有详细询问、审察现有症状,未作仔细的鉴别诊断,仅凭既往病史,仍当作心痛之气滞血瘀证,用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剂而招致中气受伐,痛未止又添不思饮食,病情愈笃。胃脘部位在心下,心痛与胃脘痛往往容易混淆,但胃脘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嗳气、纳呆等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关的表现,后经胡氏诊之,可知其尚存在呕苦酸水、饮米汤即饱胀不胜等伴随症状,并以此作为鉴别要点进行救治。

眼痛误案1属于病因、病位、病性判断均有误。医治过程曲折多变,当中虽有病家不听医嘱的因素,但他医的失误乃是主要原因。患儿原本经胡氏用六味汤加味医治已愈,但未遵医嘱致病情复发,而他医不问既往病史及用药史,未追溯先前的治疗经过,亦未审察脉象,见眼治眼,导致元气大亏引起多种变证。

齿痛案属于病因病性判断有误。患者齿痛而误以旧方外用,可推测以往齿痛发作曾用过此方并获愈,故未经诊断就沿用旧方使病情加剧。

2.2 辨证

辨证是中医施治的主要依据。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四诊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对疾病本质作出判断才能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若对疾病的辨证有误,则直接影响处方用药,治疗亦会发生偏差或失误,故辨证失误是导致误治的主因之一。

头痛及胃脘痛误案均因诊法失误在先故而影响辨证。头痛案对证候虚实辨别不清,属于八纲辨证有误。胃脘痛案主要存在脏腑辨证错误,将脾胃病证误作心系病证,对虚实亦有误判。

眼痛误案1除诊法外,脏腑辨证亦有误。他医见到眼不得开的症状,由于受到“目为心之使”的习惯性思维影响,又认为眼病多属火,从心火辨证,以黄芩、黄连等凉心泻火,使脾胃阳气受损而前症复作,更增添恶寒发热、泄泻咳嗽等症。

眼痛误案2及误案3属于病因辨证及八纲辨证有误。他医误以风热为主因,与祛风散热之剂均不效。案2实为脾胃肉滞,案3则为肝血不足,均误将脏腑功能失调之里证当成风热表证论治。

进一步分析可知,痛症误案普遍存在着证候真假判断失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证候的错杂真假十分常见,故真假判断失误亦是八纲辨证中最常见的失误。假象是是与疾病本质相反的现象,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可造成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实假虚、真虚假实等不同证候。若遇到经治后病情反增不减者,或经多方治疗不效者,就应考虑到证候是否存在真假。

头痛误案患者最初发病只是齿痛,服石膏后却引起满头皆肿痛,且痛势要待到天明才稍稍减退,提示病情既然可随白昼阳气渐盛而缓解,就并非属于单纯实证,后投以健脾温肾、益气升阳兼疏风之药,痛止脉和,以方测证亦说明应辨为下焦阳虚之证。

胃脘痛误案患者本有心痛旧疾,前医当作气滞血瘀之实证,多用消导攻伐之剂,导致中气亏损,不但心口痛还出现左胁胀硬、呕苦酸水、饮米汤即饱胀不胜等外证,因其脾胃气虚,致使肝气横逆犯胃,属于因虚致实者,辨证立法仍着眼于虚证治之。

眼痛误案1患儿实属肾水不足之虚证,他医却误作心火内盛之实证;误案3因血虚而生风,前医误作风热之表证实证,其实两则误案疾病的本质均为真虚假实证。

2.3 治疗

虽然误诊常导致误治,但误治不仅是误诊的后果,而且不恰当的治疗亦往往成为误诊的原因之一。胡慎柔认为虚损的原因之一就是伤风失治或治之不当,大多因阳气虚弱,倒入于内,便化火而发热。凡劳心、嗜欲、七情、饮食、纵酒、饥饱过度均为内伤,初不自觉,久则成患,以致身热、头痛、恶寒等类似伤寒证候,实则非伤寒。医者若不明此因,骤用发汗或以寒凉泻火之剂,使清气下陷而浊气胀满,又用下法致中气愈发不足,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变证。

治疗失当可能掩盖疾病原有的症状,或改变某些典型表现,或引发新的病证,增添诊治的难度,也增加误治的几率。如眼痛误案1,因他医误用清心泻火之剂而不效,引发了发热不思食、作泻咳嗽等变证,病家复请别医治疗,用当归、生地等补血药造成二次误诊及误治,使病情更甚。

3 救治原则及特色

3.1 辨明病机

只有在病因病机上加以精准辨别,才能纠正因前医误治所造成的失误,防止变证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多数误案存在的虚实辨证不当,胡慎柔分别采用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健脾补肾、益气温阳等多种治法进行救治。

胃脘痛误案以阳气亏虚立论救治。因前医误用攻伐,致使脾胃虚弱,气虚无力推动导致气机阻滞,出现饱胀症状,故用异功散加吴茱萸、干姜健脾疏肝、行气化滞,兼温补脾阳。

眼痛误案3及齿痛误案主以气血亏虚立论救治。眼痛误案3前医以祛风药发散致使眼珠痛甚,胡慎柔详辨脉象左关洪喘且大,以血虚生风立论,给予加味逍遥散养血健脾,疏肝清热。误案齿痛患者误用野蜂窠而痛剧,因齿痛不便进食致脾胃失养,胡慎柔诊脉发现其右脉三部皆伏;因脾胃虚不能荣养心肝之血,则左脉寸关细,因内有湿热则左脉尺洪缓。故用白术、甘草、陈皮补脾胃,四物汤养阴血,苍术、茯苓、黄柏、知母除湿热。

眼痛误案1主以阴阳两虚立论救治。患儿先天禀赋已肾阴不足,他医用黄芩、黄连等苦寒之药又致元气受损,故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门冬、五味子健脾益气敛阴。后根据证情变化用保元汤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虚健脾温阳。

头痛误案主以阳虚立论救治。此为齿痛误治引起,胡慎柔用羌活散火汤,方中以补骨脂、枸杞子、白茯苓、人参等补肾助阳,羌活、防风等胜湿止痛。

3.2 脾胃为本

胡慎柔对于误治的纠正多立足于脾胃,其治疗法则秉承李杲、薛己的甘温益脾、补土培元的思想。方药以健脾益气、补肾温阳为主,常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异功散、补中益气汤等平和之剂顾护后天生化之源,使气血流畅,并擅长配伍黄芪、干姜、吴茱萸、补骨脂等温补之品。脾土虚损,杂病多端,若因火盛可致脾阴不足之症,胡慎柔也非单纯滋阴,而是运用阴阳互生之法,阴从阳生,阳从阴长,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五味子、门冬之类。脾虚不能统血又可致血虚,故多用逍遥散加味以养血健脾。

3.3 精于脉诊

脉诊是古代医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临证时应注意脉象的真假,在某些时刻脉象与病证可能不相一致,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状况。若脉证不符应四诊合参,仔细分析并慎重取舍。决定舍证从脉或是舍脉从证,也是医家诊治水平高低与否、诊治经验丰富与否的重要体现。

胡慎柔对脉学理论研究精深,在临证时十分善于捕捉分析各种脉象及脉象的细微变化。痛症误案均有诊脉记录及对脉象的分析,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如误案头痛例胡慎柔诊得脉象偏涩,认为是下焦阳气亏虚、不能下行之故,据此拟定方药。并指出服药后脉象的变化由细涩即转为粗大,证治过程的记录完整而连贯。又如误案齿痛例逐一说明脉象的3个层次,右脉俱伏是因脾胃失养,左寸关脉细是因脾胃虚不能荣养心肝之血,左尺脉洪缓是因脾胃湿热并据此处以相应的方药。分析得丝丝入扣,清晰明了,将整个辨证思维的过程寓于脉诊之中,亦便于后人学习掌握。

4 结语

通过对《慎柔五书》痛症误案的分析可知,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对误诊误治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不同的病证常出现相似的表现,当相似或相同的症状达到一定量之后,医者就有可能不自觉地遵循原有的印象去诊治,由此所谓思维定式而引起误诊误治。另一方面,若医者过于主观,仅凭已有的经验机械套用,询问不周、诊察不细,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导致误诊误治。而反观胡慎柔对误案的救治,以切脉为要,认为虚损诸病久之皆属脾虚,治疗应阴阳兼顾。其对虚证辨治分明,救治则以脾胃为本,充分体现了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特色。

猜你喜欢
脉象胃脘阳气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