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涛,张园园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合二十二年(1004年),宋、辽两朝经过20余年的兵戎相见之后,于黄河之滨的澶州城(今河南濮阳)签订了停战和约,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辽两朝之间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双方的历史影响可谓显著,从此之后,宋、辽两朝进入了一百二十余年的和平共处时期。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学界各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其性质的理解历来存在颇多分歧,至今仍无定论。对澶渊之盟的影响与相关人物的研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而且多以宋方的研究为主。综合宋、辽两朝的史料记载来看,就会发现澶渊之战乃辽朝主动发起,其后辽朝又率先提出和谈的动议,在谈判过程中亦是辽占据主动权。因此,澶渊之盟的形成,从辽朝方面着眼,作为国家军政实际最高决策者和最高军事统帅的太后萧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辽朝为契丹族建立的民族政权,属于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艰苦的生存环境和尊母的社会习俗,使得契丹族女性与中原汉族女性有着迥异的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她们狩猎放牧,治国征战,在辽朝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萧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萧绰(953年—1009年),字燕燕,契丹族,辽朝北院枢密使兼北府丞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之母,史称“承天皇太后”,亦称萧太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中兴之期。萧绰出身于后族拔里氏,自小深受汉文化熏陶,又具契丹人的气质武功,保宁元年(969年)五月,年仅16岁的萧绰被辽景宗耶律贤立为皇后。景宗幼时在政乱中因惊吓过度,故体虚气弱,时常卧床不起,为了不使皇权旁落,景宗有意扶持萧绰主理朝政。史载:“燕燕皇后,以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1](P38)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萧绰裁决国事长达14年。乾亨四年(982年)九月,景宗在游猎时崩于现今的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的行宫,享年三十五岁,遗诏年仅12 岁的长子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军国大事听皇后命”[2](P105),萧绰遂奉遗诏摄政。统和元年(983年),被尊为承天皇太后,时年30岁。自此,辽朝开始了长达 26年的皇太后摄政时期,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十一月,萧绰将皇权交还于圣宗,不出一月,因病重在行宫驾崩。
在景宗、圣宗两朝理政的40 余年中,萧绰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依靠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过人谋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使辽朝奴隶制社会完成了封建化进程,迎来了由弱至强的鼎盛时期。国力的上升也为萧绰圣宗以倾国之师南下进攻北宋,发动澶渊之役提供了条件。
萧绰临朝称制“惟重人才”,为了稳固政权,她任命韩德让(赐姓耶律,名隆运)、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和室昉等智勇兼备之士辅佐朝政,并革新了契丹立国以来选拔官吏的世选制,使各民族有识之士都有资格进入朝廷任职。把汉官纳入政权中枢机构,坚持藩汉并用,如张俭、马得臣、邢抱朴、王继忠等一批才智过人的汉官,被萧绰启用到重要职位上,极大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与工作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招揽汉族人才为朝廷服务,萧绰开始效仿“唐进士法取人”,举行科举考试选取优秀的士人,《辽史》记载:“诏开贡举,一人及第”[3](P142)。自统和六年(988年)起,其后二十余年中,朝廷在乡、府、省三级考试,共录取70余名德才兼备的汉人知识分子,大量人才通过科举进入辽朝中枢,加强了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与作用,重用汉官是萧绰革新用人制度的重点措施。此外,萧绰积极倡导汉儒文化,为提升中央和地方官吏的文化素质与忠君意识,她大力推行儒家的“忠孝”思想,要求为官者必须研读经史典籍。萧绰实施的一系列用人政策,稳定了辽朝政局,加强了统治集团力量。
萧绰临朝称制后,就以《唐律》为蓝本修订辽律,实施善政。她“留心听断, 尝劝帝(圣宗)宜宽法律”[4](P939),认为既要依法治乱,但又不能过于严苛。她宽减刑法,安抚百姓,下令奴隶主不得擅杀奴隶;破除民族偏见,明文规定各民族作奸犯科者用同一法律制裁。据史书记载“当时更定法令凡十数事, 多合人心”[4](P940)。她还对战场上俘获的战俘采取宽平政策,依据各民族生活习俗设置新的部落,使他们由过去宫户奴隶变为平民。解放奴隶新法的出台,缓和了社会矛盾,使辽朝逐渐形成了一个平稳安定的社会环境。萧绰深知吏治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治乱效果,她向汉官询问治国之道,研究各朝各代经验教训,推行廉政建设,严肃朝廷纲纪,官员不论身居何位,只要违反法规, 都要严肃查处。与此同时,她赏罚分明,体恤下属,凡是舍身为国的有功之臣可以荫其子孙入官,并亲自为无后的大臣过继子嗣。这些以法治吏的举措使辽朝收到了“纲纪修举,吏多奉职”的良好效果。
萧绰临朝称制后根据契丹人以牧为主的生产特点,倡导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畜牧业的繁荣,促进了辽代经济的发展。据辽史记载:“辽地半沙碛,三时多寒,春、秋耕获及其时,黍、稌高下因其地,盖不得与中土同矣。”[5](P932)由于辽朝全境地广人稀,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首先,萧绰进行改革租赋,鼓励耕种。统和七年(989年)二月,迁徙三百户居民到檀顺蓟三州,鼓励百姓耕种,并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进行开发式的农业生产;同年六月 ,把燕乐、密云二县的荒地无偿让百姓耕种,免其租赋10年;统和十四年(996年), 南京道修定税法 ,萧绰认为新法过重,下令减少;统和十五年(997年), 招募社会闲散劳动力,耕种滦州荒地,免其租赋10 年,借以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当地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据史料统计,在萧绰理政期间,减免赋税,赈济贫民、流民、灾民的诏令达 30 次之多。其次,萧绰重农桑,兴修水利。在春夏农忙季节,她行亲耕之礼,并派遣官吏督促农业生产,还多次下诏令保护农田,不许牲畜损害庄稼,严禁军队打猎时妨碍农业生产。“辽自初年,农谷充羡,振饥恤难,用不少靳,旁及邻国,沛然有余。”[5](P932)以上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全面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重农政策推动了辽朝生产力的发展。
萧绰临朝称制后在军事上也颇多建树。她严明法令,治军有方,用兵作战很有谋略。乾亨四年(982年)九月,景宗崩逝之初,她就让韩德让管理皇宫警卫诸事并“易置大臣……夺其兵权”[6](P175),这条命令防止了内乱威胁,把诸王宗室兵权全部收回到自己手中。在加强边防方面,萧绰也迅速采取了措施,圣宗即位后,萧绰雷厉风行,果断任命南院大王勃古哲总领山西诸州事;又任命战功卓著、智谋善断的大将耶律休哥为南面行军都统、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务。耶律休哥是辽朝一代名将,他在对宋战争中屡次获胜, 耶律休哥遵从萧绰命令,在南京留守任上行均戍法,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使边境大治。辽朝的南面有耶律休哥这样的大将独担一面,免除了萧绰南面对宋之忧,由此可见其用人得当,精明强干;萧绰在东面任命枢密副使耶律末只为东京留守兼侍中,防备高丽的进攻。萧绰的治军策略使辽朝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清除了周边民族的压力,坚固的边防和稳定的政局,为辽朝的鼎盛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萧绰在对宋的岐沟关之战、澶渊之战中披挂上阵,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并首倡与宋议和,澶渊之盟缔结后,宋辽之间实现了稳固、持久的和平,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双方由对立关系走向兄弟之邦的友好交往关系。
《辽史》记载:“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7](P1202)萧绰先后辅佐景宗、圣宗二帝,她在执政期间,以其过人的才智胆识,使辽朝走上了中兴之路,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萧绰是一位极富魄力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宋辽达成澶渊之盟便是她政治才能的突出体现,萧绰对澶渊之盟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宋、辽两朝因燕云十六州故地之争导致关系破裂,宋太宗骄兵兴师,匆匆北伐,都因指挥失当、军士疲乏以失败而告终: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979年)败于高粱河之役;北宋雍熙三年,辽统和四年(986年),再挫于岐沟关之战。这两次大战之后,辽朝锻炼了队伍,壮大了军威,宋朝在军事上不敢再对辽轻易言战,转入被动防守之势。与此同时,萧绰摄政,一改前朝弊端,又在文臣武将的尽心辅佐下进一步实行了封建化改革,辽朝已接近鼎盛时期。在对北宋进行了一系列试探性攻击之后,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51 岁的萧绰“亲跨马行阵,与幼帝提兵”[3](P87),以收复关南地区为名,率20 万大军挥师南下。
战前,萧绰根据辽朝军队的特点,制定了“扬长避短,快速制敌”的进攻战略。辽朝境内游牧各部,全民皆兵,高速、机动的骑兵队伍,利于远距离奔袭,不用过多顾及后勤供应线的长短,可在战略与战术上处于主动地位。辽军的不足之处在于“兵源紧张,攻易守难,难于持久,所以定要快速结束战斗。”[8](P63)宋朝则武器精良,兵士充足,可据城固守,坚壁清野,以逸待劳,攻难守易;但宋朝多数为步兵,无法发挥奇袭之效,而且士气不稳。辽军自幽州取道保州(今河北保定)南下,避实击虚,长驱直入,一路所向披靡,直抵宋朝河朔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古称澶渊)城下,此地距离宋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不过二百余里,辽朝占得了战争的先机。
萧绰亲率大军深入宋都的屏障与门户澶州,陈兵黄河岸边,威胁东京汴梁。宋廷接到战报,猝不及防,上下人心惶惶,朝臣纷纷提议弃都南逃, 新任宰相寇准受命于危难之际,在他的强硬坚持下, 犹豫不决的宋真宗下定决心御驾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渡过黄河后,登上城楼,检阅诸军。皇帝亲自来到抗辽前线, 使宋朝官兵军心稳定、士气大振。
而辽军此时的进攻并不顺利,萧绰虽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甚至亲冒矢石,击桴鼓督战,但辽以孤军深入宋朝内地,除了要与北宋正规军作战外,还要应付各地结寨自保的村民,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间)、保定(今河北正定)及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等地时一再受挫,损失惨重。特别是澶州之役刚刚开始不久,统帅萧挞览在视察地形时被宋军床子弩射杀,辽军失去军事指挥的绝对灵魂人物,士气受挫,军威重创,这个始料不及的打击,让萧绰悲痛万分,辍朝五日。面对己方主将折损,进退两难的窘境,萧绰审时度势,认为宋辽持续二十余年的战争,尽管辽朝稍占优势,但双方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两国的疆界也没有太大变动。以萧绰为首的辽朝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是无法完全战胜宋朝的,反而一步步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此时,以战逼和,占得和谈先机,方为上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萧绰决定主动谋求议和,她也抓住宋真宗企盼合盟的心态,一边派出业已降辽的宋将王继忠为信使,进行暗中议和活动;一边继续派兵攻打澶州及北宋其他防守薄弱的城池,加重自己谈判的筹码。
萧绰执政时期的宋、辽战争,使双方均有较大的损失,百姓流离失所,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破坏。两朝人民的厌战情绪空前高涨,加之眼前的澶州之役又陷入困局,萧绰本人也产生了厌战情绪,她采纳了王继忠的“和谈说”,上承天意,下顺民心,首倡议和。当同样无意再战的宋真宗接到辽朝愿意和谈的信函后,当即就表示愿意接受和谈,萧绰派飞龙使韩杞与北宋代表曹利用正式开始和谈。
萧绰提出割地为盟,趁机索要关南地区。北宋立场坚定,予以否决,提出以金帛代地,萧绰见好就收,相机取利,同意以宋朝每年向辽送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签署合约。最终,几经周旋,双方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合二十二年(1004年)在澶州签订了停战协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宋辽力量均势相互妥协的结果。对于辽来说, 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军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还使辽朝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坐收岁币之利。对于北宋来说,“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 盟约签订之后,双方边界安定,互通贸易,澶渊之盟开创了辽、宋两朝百余年长期和平共处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南北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对澶渊之盟顺应时局、符合民心的积极一面应予以肯定。这种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形势,正是由萧绰首倡,充分表现出了她的远见卓识。
“澶渊之战”和“澶渊之盟”是萧绰军政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宋人评论说:“惟后(萧绰)愿固盟好”[1](P142),作为辽朝的统治者,也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她的主动和谈意图对结束辽宋战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澶渊之盟的缔结与萧绰的主观愿望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争,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对于稳定祖国的疆域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民族的融合。萧绰作为一位“受汉文化陶冶较深、既有契丹人的气质和武功锻炼、又有汉人的神智与文化素养的女政治家”[9](P60),她为契丹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而做出的努力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