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英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生态文明成为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承办的“全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8-29日在江西赣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编译局、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齐聚赣州,就生态文明相关主题进行研讨。
本次会议主要就生态文明新时代及其时代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与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的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等主题进行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卢风教授指出,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很多人在从不同角度谈论文明转型或大时代的转变,预测新时代的来临和新时代的特征。托马斯·伯利(Thomas Ber ry)早在上个世纪末就预言,人类将走向生态纪(Ecozoic Era)。库兹维尔、弗洛里迪等人则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预言“奇点临近”,人类文明正经历“第四次革命”。中共十八大提出,我们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新时代”与伯利的“生态纪”相近,弗洛里迪所说的“第四次革命”虽重点突出信息和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但也重视技术与自然的和谐,重视环境保护。据此,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刚刚开始的新时代的较恰当的名称。新时代必然有新时代特有的科学和哲学。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就是兼采系统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复杂性科学(包含生态学)。包含生态学的复杂性科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哲学就是生态哲学。生态哲学不是任何一种一般哲学体系的二级学科,而是在批判继承现代性哲学的基础上建构的一种新哲学。生态哲学的基本内容是:有机论的自然观;谦逊理性主义的知识论;扬弃了主客二分、事实价值二分的自然主义价值论(axiology);辩证共同体主义的政治哲学;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和美学;非物质主义的价值观(values)、人生观和幸福观;非经济主义的文化观,等等。如薛富兴教授所言,走向生态文明需要来一次新启蒙。18世纪欧洲启蒙普及的科学是以牛顿物理学为典范的分析性科学,普及的哲学是庸俗唯物主义哲学。新启蒙普及的科学将是包含生态学的复杂性科学,普及的哲学将是生态哲学。
赖章盛教授以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与其文化的内在关联。在他看来,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生态文化以生态理性为精神特质,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以生态责任和义务为规范。作为当代文化生态化转型的先导,生态文化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
曹孟勤教授重视哲学与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即哲学是时代精神与时代灵魂。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时代精神是哲学所提供的生态世界观,它是一种整体世界观或有机整体论。这种精神应具有引领性与优先性。与整体世界观相统一的是整体的真理观,它从有机整体出发看待世界。面对种种现代性问题,人们需要用生态精神去规范现实世界。与曹孟勤教授不同,郑慧子教授从生态学、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三者关系出发,反思了生态精神作为新时代时代精神的命题。他认同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但强调生态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基础性作用,主张把科学的最新主题融入时代精神之中。
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工作者,石磊副教授从工业生态学的专业视角为郑慧子教授的观点做了补充,并就新时代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同卢风教授的判断,即新时代具有生态文明特征,这是基于对科技发展认识的一个判断。因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与世界有可能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智能整体。
刘仁胜副研究员梳理了生态文明概念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到十九大的演变过程,并以此为基础阐发了他对生态意识的认识。他提出,生态意识首先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业文明应当向生态文明靠近;其次,生态意识同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第三,生态性与文明性应指向人同自然的和谐。
黄娟教授基于对《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提出美好生活或者幸福生活的需要在于“三生幸福”,也就是生产幸福、生活幸福和生态幸福。她认为,幸福生活不等于生活幸福。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生产应当是良好环境下的劳动,生活应当是绿色的生活。而目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绿色发展方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绿色的“五位一体”。
杨珺副研究员以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全面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她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力量,既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独立的伦理关系,又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力量;既看到了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决定作用,又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对人与人关系的制约作用。对人与自然关系这样一个生态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辩证认识,为我们党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推进生态文明实践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前提和方法论立场。《十九大报告》秉持了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立场。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表述体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学路径,那就是既要有道德哲学立场,又要有应用伦理学的关切。
华启和教授从十个方面介绍了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之间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及其特点,展现了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的示范作用。杨英姿教授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案例与海南五种绿色观:绿色环境观、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活观和绿色民生观。这些案例启发了与会专家学者并得到高度肯定,增强了对未来生态建设的信心。
郑慧子教授反思了国外生态哲学发展的困境,指出国外生态哲学家理论辩护存在的重要问题在于,学科内容上的学科定位缺失。生态哲学的发展应当建立在生态科学的基础之上。对此,曹孟勤教授提出了反对意见,在他看来,生态哲学应当以哲学为基础,避免科学对哲学的僭越。卢风教授综合了两种观点并辨析了生态学、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之间的界限,他尤为强调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生态的层面上进行对话的必要性。在生态学与生态哲学的关系问题上,他的观点是,生态哲学使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比如系统分析的方法去建构其哲学体系。它代表了一种对现代性哲学的超越,采用了直面现实的态度,是一种新的哲学观、价值观。但生态哲学的思想不可停留于实证科学层面。例如,生态学考察的自然就是地球生物圈。哲学意义的“自然”并非仅指地球生物圈,它须经由物理学所描述的宇宙而上升到老子所说的“道”。
几位学者从相关哲学家思想中获得启发,阐释他们对生态哲学的理解。陈爱华教授引入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将消费社会的商品逻辑同生态悖论相结合。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商品逻辑的生态悖论表现为浪费与稀少的生态悖论,消费平等的生态伦理悖论,新权利的生态悖论。鲍德里亚的批判具有深刻性,他不是对商品社会各种现象进行罗列,而是揭示它内在悖论的某种必然性。这为研究生态问题提供了新视角。王海琴副教授分析了齐默尔曼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评思想的绿色解读及其反思。文贤庆副教授梳理了施洛斯伯格将能力方法论引入环境正义的逻辑过程。
徐朝旭教授从传统中国哲学中汲取生态智慧,他将中国传统文明界定为稻菽文明。这种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如何按照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获取自然资源。儒家的整体生态思想是这种文明特点的集中体现。儒家不仅关注生命个体,还关注生命整体。路强博士则认为,应从中国哲学或者中国伦理学的范畴史的整理中发掘出对于生态哲学或生态文明的启示,以此避免对传统概念的误用。此外,他强调传统哲学智慧与当代哲学思潮也应对生态哲学提供给养。
薛富兴教授大力提倡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哲学所探讨的理念推广到时代中,普及环境素质教育。为此,他提出了新知识、新德性、新趣味和新启蒙四个概念。新知识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最基础性的知识,应把这种新知识系统地贯彻到中小学乃至大学素质教育之中,让有机自然观成为新一代公民最基本的世界观。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和感恩自然应成为新的公民德性。环境审美教育应成为新趣味。由生态教育实现新知识、新德性和新趣味的过程就是新启蒙。
余泽娜教授认为,要使生态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当重点把握两类人群,即党员干部与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的观念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中小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所以,这两个人群都应当接受生态哲学的价值观,并接受生态学科的教育。对党员干部而言,重点在于发展观的转变、生态规划、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等,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公务员培训之中。对中小学生来说,应当推出权威的生态文明教材,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生态素养培训,开设系列专题课程,将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融合起来。
包庆德教授指出,传统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经典现代化理论缺失生态维度,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补上这一维度。他还引申到对传统文明评价体系的反思:新时代的文明评价体系不能让生态维度离场,人类需要以生态维度统摄未来文明的发展。
(田 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