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琪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献给卡尔·冯·李斯诺夫斯基亲王的作品,贝多芬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有着先进的世界观、伦理观,当时的社会与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贝多芬的音乐包含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所以人们都喜欢他的音乐作品。在贝多芬众多的作品中,奏鸣曲所占比重最大,其中《悲怆》奏鸣曲表达了贝多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部作品有着前所未有的极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其宏大的气势,所以《悲怆》奏鸣曲成为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里程碑。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音乐家、钢琴家,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音乐世家,父亲是宫廷歌手,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学习弹琴,不满八岁被父亲强迫去卖艺,十一岁开始在剧院的乐队工作,从此他与音乐融为一体,再也分不开了。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风格,还将声乐融入了交响乐,他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其中钢琴奏鸣曲就有32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虽然他耳朵失聪,但他依然不服输,伟大的创作成就让他名垂青史,得到热爱音乐的人们的尊重与怀念。
《悲怆》奏鸣曲创作于1797年~1798年之间,当时欧洲经历巨大的变革,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少,对封建统治非常不满,虽然迁居维也纳,但他经历了早年丧母的痛苦,生活不幸又经受听力不断变弱的折磨,种种苦难促使他将自己对人生不公正和命运不平等的不满和愤怒全部托付于音符,在琴键上表达自己的伤悲,所以《悲怆》奏鸣曲有着明显的悲剧色彩但同时又充满希望,因为这首曲子代表了贝多芬对黑暗势力的不屈服的决心,包含了他大胆的幻想,他想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全曲充满着力量和热情,感人至深。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三个乐章的节奏各不相同。第一乐章为c小调,开头是慢板,充满了悲伤的情绪,之后转为快板,代表着坚定。1~10小节作为引子,11~132小节是本乐章的呈示部,133~136小节是连接部,137~194小节为展开部,195~294小节为再现部,尾声分为两个,分别是295~298小节和299~310小节。这部分多次出现情感的升温,激情四射。在弹奏这部分时,注意速度由弱渐强,节奏不要拖拖拉拉的,影响到整段的气势,要卡好慢板部分的节奏,在音准的基础上适当的向里或者向外拉,将作者悲怆的感情融入自己的心里,力度重的地方就像是内心里沉闷的诉说。七和弦连奏要有向里推的感觉,快板部分主要是左手的震音,手腕一定要放松,踏板可以适当加在某小节上,渲染效果,还有就是触键,触键的感觉不一样会影响到音响的效果。
第二乐章为降A大调,整体为慢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部为1~16小节,插部为17~28小节;第二部分主部为29~36小节,插部为37~50小节;第三部分主部为51~66小节,最后67~73小节是尾声。这部分速度很关键,一定要慢下来,整齐的弹出各个音,不能漏音。这部分重点在多声部,右手要单独练习,要能同时弹好高声部的旋律和中声部的分解和弦音型。旋律要连贯、达到抒情效果,各个句子气息要长,要柔和、舒缓的触键,保持一定的较慢的演奏速度,不要破坏乐曲的结构,最后的感情起伏用音色表达出来,随后逐渐消声结束。
第三乐章为c小调,整体是快板,第1~17小节是整个乐章的主部主题,第18~61小节是第一间插部,第62~78小节是主题的再现部,第98~106小节是第二间插部,第121~170小节是第一主题部和插部的再现,171~182是主部第三次再现,后面的小节便是结束曲了。一开始的练奏要一气呵成,弹奏时要注意乐句的间隔处适时提起手腕,将结束的特征表现出来,右手的主旋律也要连接好,突出切分音,双手的节奏也要把握均匀,手指要灵活,踏板要少用,触键时要集中且轻快,演奏的速度要均匀。
虽然贝多芬28岁时耳朵完全失聪,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扼住命运的喉咙,靠自己的努力,顽强的继续着自己的音乐事业,创作出大量美妙的音乐,不让自己被命运击败。《悲怆》奏鸣曲体现着贝多芬性格的特征,有社会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他在创作过程中大胆创新,发扬自己的个性,打破传统的曲式特点进行创作,它的旋律具有戏剧性,曲子里包含悲痛又包含喜乐,有对社会现状的愤怒,也有对人生的激情。贝多芬虽生活不易,却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奏鸣曲,用坚定的曲调表现出必胜的决心,值得众多音乐人去探寻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