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犹斗:新史料所见战国前期的郑国

2018-01-23 15:56
殷都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世家郑国战国

程 浩

(清华大学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084)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变革的一个重要阶段,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1]但是由于秦焚书的影响,战国时期诸侯史记大多缺佚,因而我们今天能够得见的战国史料十分有限。顾炎武《日知录》云:“自《左传》之终,以至此,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2]道出了战国史研究所面临的窘境。

在春秋时期曾经显赫一时的郑国,到了战国前期仍然苟存了将近百年。但是《史记·郑世家》对这一时段的描写甚至不足200字,这对于了解战国前期郑国历史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值得庆幸的是,新近公布的清华简《系年》等史料包含了对战国史事的记载,揭示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历史细节。本文拟以新史料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尝试对战国前期郑国的历史进行重新梳理。

一、战国前期郑国国君世系

《史记·郑世家》关于战国前期郑国世系的记载为:

三十七年,声公卒,子哀公易立。

哀公八年,郑人弒哀公而立声公弟丑,是为共公……

三十一年,共公卒,子幽公已立。

幽公元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繻公……

二十七,子阳之党共弒繻公骀而立幽公弟乙为君,是为郑君……

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3](P1776)

郑国自声公之后,相继代立的为哀公、共公、幽公、繻公、郑君乙。其中哀公为声公之子,被国人弑杀后代立的共公则为声公之弟。共公在位30余年后,其子幽公即位。然而幽公在位仅仅一年,便被入侵的韩武子所杀,其弟繻公继之得立。关于繻公的名讳,《郑世家》作“骀”,《史记集解》云:“或作‘缭’”,清华简《系年》记其名为“”,[4](P192)知当以“骀”为是。繻公被子阳之党弑杀后,继繻公而立的郑君乙亦是幽公之弟。郑君乙之立,《史记集解》引徐广说:“一本云:‘立幽公弟乙阳为君,是为康公’”,因而郑君乙谥号当为康公。

郑国最后的这5位国君,哀公、繻公为郑人所弑,幽公被韩国所杀,父死子继者二,兄终弟及者三。从纷繁复杂的君位继承关系来看,此时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的政治局势都可谓十分严峻。

二、联楚抗晋与背楚向晋

在战国初年,列国中最强的仍是楚国与三晋。郑繻公年间,发生了三晋伐齐后献俘于周王,被命为诸侯事。对于此事,《史记》有多处记载:

《周本纪》: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3](P158)

《齐世家》:康公二年,韩、魏、赵始列为诸侯。[3](P1512)

《燕世家》:是岁,三晋列为诸侯。[3](P1554)

《晋世家》: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3](P1687)

《郑世家》:二十年,韩、赵、魏列为诸侯。[3](P1776)

《赵世家》: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3](P1797)

《魏世家》: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3](P1839)

《韩世家》: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3](P1867)

《六国年表》:魏、韩、赵始列为诸侯。[3](P709)

《史记》诸书只记载了三晋列为诸侯,对其过程则未有详述。《吕氏春秋·下贤》载魏文侯:“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卿。”[5]阐明了三晋封侯的原因是“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出土铜器羌钟的器主也参与了此战,因而铭文云其“赏于韩宗,命于晋公,昭于天子”,[6]亦载有战后三晋献俘受封之事。

对比此前的文献,清华简《系年》第二十二章对于此事记载最为详细:

晋公献齐俘馘于周王,遂以齐侯贷、鲁侯显、宋公田、卫侯虔、郑伯骀朝周王于周。[4](P192)

晋侯向周王献俘,不仅有战败的齐侯参与,还邀请了鲁、宋、卫、郑的国君一同朝见。之所以邀请诸侯参加,想必是希望各国共同见证三晋受封。《淮南子·人间训》载:“三国伐齐,围平陆,括子以报于牛子曰:‘三国之地不接于我,逾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以齐侯往。’牛子以为善。”[7]可见,世人皆知三晋伐齐以及献俘于周,目的在于逼迫周王与各国承认其诸侯身份。

战国前期尚存的诸侯国还有很多,为何参加此次朝会的是齐、鲁、宋、卫与郑呢?根据简文记载,三晋与齐、鲁是主要参战国,宋国国君悼公也死于战前的任之会,参加献俘自不待言。至于卫与郑,除了迫于三晋势大外,大概还与此前不久的齐、郑伐卫事有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宣公四十九年(前407年),即三晋伐齐前三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毋丘”。[3](P1886)我们知道,此时卫国依附于三晋,《史记·卫世家》云:“是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3](P1603)晋国大败齐师后,很有可能会藉献俘之会为卫国讨回毋丘。郑国作为齐国的盟国,与齐国共同侵卫取其地,因而也被迫参与了此次朝会。

或许是隙于韩武子杀郑幽公的世仇,郑繻公虽然被迫参与了三晋主导的献俘之会,但实际上却是附庸于楚国的。《系年》第二十三章载:

楚声桓王立四年,宋公田、郑伯骀皆朝于楚。王率宋公以城榆关,置武阳。秦人败晋师于雒阴,以为楚援。[4](P194)

楚声王四年*《六国年表》列楚声王四年于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系年》公布后,有多位学者指出战国楚纪年当据之改订。从《系年》第二十二章载楚声王元年三晋伐齐来看,楚声王元年当为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楚声王在位也只有四年而非《史记》所说的六年。具体论说参见李锐:《由清华简<系年> 谈战国初楚史年代的问题》,《史学史研究》2013年第2期。下文在行文中将直接采用改订后的纪年。宋、郑朝于楚,这次盟会很明显是为了共同抵御声王二年刚刚被周王册封为诸侯的三晋。楚国采取的具体措施,则是与宋国在榆关筑城,并设置武阳城。简文中的榆关,整理者已指出其地在今河南中牟南,当时应属郑地。《史记索隐》说:“此榆关当在大梁之西也”。[3](P1720)杨宽先生指出:“榆关在新郑与大梁之间,原为郑地,为出入中原之重要门户,成为此后魏与楚争夺之地。”[8](P219)楚国在此地筑城,其意自然是防止魏国的侵犯。而郑国介居魏、楚之间,在两国的朝夕斗阋中自然也不能幸免。

此时与魏国缠斗的除了楚国外,还有西方的秦国。《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十七年(前408):“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3](P1838)魏国西攻至秦,此处的“郑”自然不是郑国,而是陕西华县之郑。杨宽先生疏解说:“魏于上年与此年连续伐秦,先后攻取临晋、元里、洛阴、郃阳等地,并筑城,并曾长驱直入至郑。于是秦至河西地区全为魏所占有,秦乃退守洛水,沿洛水修建防御工事,即谓‘堑洛’,并在重泉筑城防守。”。[8](P177-178)此战之后不过数年,秦魏之间再度开战。《史记·六国年表》载秦简公十四年(前401)“伐魏,至阳狐”,[3](P710)而《系年》所记“秦人败晋师于雒阴,以为楚援”亦在此年。结合《史记》与《系年》的记载来看,在楚声王四年与三晋的这次较量中,是楚、秦、宋、郑等国的联盟占了上风。

然而好景不长,此战不久后楚声王被杀,郑国便趁机倒向魏国而与楚争榆关,《系年》载:

声王即世,悼哲王即位。郑人侵榆关,阳城桓定君率榆关之师与上国之师以交之,与之战于桂陵,楚师无功。景之贾与舒子共止而死。[4](P196)

刚刚经历了君位更迭的楚国被郑国所败,景之贾与舒子共战死。郑国与楚国的桂陵之战,传世史料未见记载,《系年》将其系于楚悼哲王即位后,大致在楚悼王元年(前400年)至二年(前399年)之间。《史记·楚世家》载:“悼王二年,三晋来伐楚,至乘丘而还”,[3](P1720)可见郑国此次伐楚并不是单独行动,乃是与三晋的共同谋划。《六国年表》又载悼王三年楚国“归榆关于郑”,[3](P710)可知桂陵之战郑国不仅搴旗斩将,也如愿夺回了本就属于自己的榆关。

楚悼王即位后郑国背楚向晋,除了桂陵之战与楚争榆关,还有与晋师共入王子定之事。《系年》载桂陵之战后:

明岁,晋余率晋师与郑师以入王子定。鲁阳公率师以交晋人,晋人还,不果入王子。[4](P196)

这里的王子定,据《六国年表》载,乃是于周安王三年(前399年)奔晋。有学者怀疑此王子定并非周王子,而是楚国王子:

《六国年表》周安王三年(BC399年)有“王子定奔晋”,现据《系年》可知,此王子定非周王子,而是楚王子。我推测这个王子定可能是声王之子,悼王兄弟,也是王位争夺者,这一事件可能是“盗杀声王”的后续事件。王子定奔晋后,晋人联合郑人抓住机会干涉楚政,BC398年“晋余率晋师与郑师以入王子定”。“鲁阳公率师以交晋人,晋人还,不果入王子。”*此为网友bearn之意见,转引自代生、张少筠:《清华简<系年>所见郑国史事新探》,《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六国年表》将“王子定奔晋”事列入周栏,想必在司马迁看来王子定确是周王子。但是从《系年》载鲁阳公率师阻止晋郑入王子定,以及下文楚地的陈人又欲纳之来看,王子定为楚王子这种说法还是很有可能成立的。

郑国对楚国掠地杀将,又联合晋国干涉其内政,终于招致了楚国的报复。《系年》载:

明岁,郎庄平君率师侵郑,郑皇子、子马、子池、子封子率师以御楚人,楚人涉泛,将与之战,郑师遂入于蔑。楚师围之于蔑,尽降郑师与其四将军以归于郢。郑太宰欣亦起祸于郑,郑子阳用灭,无后于郑。明岁,楚人归郑之四将军与其万民于郑。[4](P196)

晋郑入王子定未果后第二年,楚国派遣郎庄平君率师伐郑,“尽降郑师与其四将军以归于郢”。这次战败对本已有崛起之势的郑国造成了沉重打击,不仅皇子、子马、子池、子封子等四将被俘,郑师精锐也尽降于楚。

三、郑国内乱与韩哀侯灭郑

郑国在外丧军失将,在内也发生了动乱。《史记·六国年表》载楚 “败郑师,围郑,郑人杀子阳”,[3](P711)《郑世家》云:“二十五年,郑君杀其相子阳。”[3](P1776)《史记》说郑繻公在楚国的围迫下杀了执政大夫子阳,而《系年》云:“郑太宰欣亦起祸于郑,郑子阳用灭,无后于郑”,则起祸的是太宰欣。《韩非子·说难》云:

若夫齐田恒、宋子罕、鲁季孙意如、晋侨如、卫子南劲、郑太宰欣、楚白公、周单荼、燕子之,此九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朋党比周以事其君,隐正道而行私曲,上逼君,下乱治,援外挠内,亲下以谋上,不难为也。如此臣者,唯圣王智主能禁之,若夫昏乱之君,能见之乎?

若夫周滑之、郑王孙申、陈公孙宁、仪行父、荆芋尹申亥、随少师、越种干、吴王孙蒀、晋阳成泄、齐竖刁、易牙,此十二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思小利而忘法义,进则揜蔽贤良以阴暗其主,退则挠乱百官而为祸难,皆辅其君、共其欲,苟得一说于主,虽破国杀众不难为也。有臣如此,虽当圣王尚恐夺之,而况昏乱之君,其能无失乎?有臣如此者,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故周威公身杀,国分为二;郑子阳身杀,国分为三;陈灵公身死于夏征舒氏;荆灵王死于干溪之上;随亡于荆;吴并于越;智伯灭于晋阳之下;桓公身死七日不收。故曰:谄谀之臣,唯圣王知之,而乱主近之,故至身死国亡。[9](P403-405)

在韩非子看来,“郑子阳身杀”是由于郑国有太宰欣、王孙申等奸佞作乱,*过去的学者误以为太宰欣即子阳,马卫东先生已有详辨,见马卫东:《清华简<系年>与郑子阳之难新探》,《古代文明》2014年第2期。与《系年》所述大致类同。但是这并不代表郑繻公可以逃脱与子阳之灭的干系,因为两年后繻公正是被子阳之党所杀。

《系年》载楚国围郑的第二年便“归郑之四将军与其万民于郑”,此举虽使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但并没有帮助郑国走出战败的阴影。《郑世家》载次年“子阳之党共弒繻公骀,而立幽公弟乙为君”,[3](P1776)郑国还是没有逃脱“郑子阳身杀,国分为三”的命运。在《说难》篇中,韩非子将“太宰欣取郑”与“田成子取齐”以及“司城子罕取宋”相提并论,已然洞悉了子阳之乱对郑国国势的重大影响。果不其然,经历了子阳之乱的郑国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终于崩溃。根据《史记》的记载,继繻公而立的郑康公在位21年之后,“韩哀侯灭郑,并其国”。[3](P1776)

实际上,郑国为韩所灭并非偶然。郑国地处天下之中,由于地缘的关系,三晋早有兼并郑国之意。早在郑声公三十六年(前464年),“晋知伯伐郑,取九邑。”[3](P1775)知伯虽得郑之九邑,但并未久持。郑共公三年(前453年),三晋灭知伯,瓜分其地,郑国的九邑也便落入韩魏之手。

占据知伯之地后,韩国之境与郑国相接,郑国便沦为了韩国的首要征伐对象。郑幽公元年(前423年),尚未受封为诸侯的韩武子兴兵伐郑,杀了郑国新君幽公。到了繻公十五年(前408年),韩景侯又伐郑,取郑之雍丘。由于雍丘距郑都过近,迫于韩国的威势,郑国不得不迁都于京。京也是郑国大邑,郑庄公封共叔段于京时,祭仲曾有“京大于国”[3](P1759)之谓。其地在郑都西北,距离韩国较远,繻公迁都于此完全是为了躲避韩国的锋芒。

面对韩国的步步紧逼,郑国也并没有坐以待毙。就在韩国取郑之雍丘的第二年,《郑世家》载“郑伐韩,败韩兵于负黍。”[3](P1776)从之后负黍复归韩国来看,郑国这次伐韩是取了负黍的。到了繻公二十三年(前400年),郑国又乘着桂陵败楚之势,“围韩之阳翟”。[3](P1776)值得一提的是,《系年》虽载桂陵之战后郑国有与晋师共入王子定之事,但这里的晋师可能不包括韩,而是特指魏。[10]在很多情况下,三家分晋后的魏国都沿袭了晋国的旧称。如战国青铜器鄂君启节铭文中有“大司马邵阳败晋师于襄陲之岁”,[11]这里的“晋师”便是特指魏国。

或许是对魏国的亲附阻止了韩国入侵的步伐,郑繻公在位期间韩国再没有从郑国身上讨到便宜。但是子阳之乱繻公见杀后,内乱中的郑国在韩国的逼迫下更显得岌岌可危。郑康公二年(前394年),《郑世家》载:“郑负黍反,复归韩”。[3](P1776)次年,魏文侯又“伐郑,城酸枣”。[3](P1841)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魏国本与郑国为好,此时又兴兵伐郑,可见其联盟并不稳固。《韩世家》又载韩文侯七年(前380年)“郑反晋”,[3](P1868)则郑国对魏也是时叛时附。

《郑世家》云,郑康公十一年(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3](P1776)在接连失去了雍丘、负黍、阳城后,郑国西部地区已被韩国蚕食殆尽。到了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3](P1776),享国400余年的郑国终于被新兴的韩国所吞并。

战国纵横家分析郑国之灭时,往往将其归咎于郑国的外交失误。如《战国策·魏策四》说:“郑恃魏以轻韩,伐榆关而韩氏亡郑”,[12]《韩非子·饰邪》也说:“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9](P123)但是在兼并不断、攻伐不息的战国时期,事实上并不存在稳固的外交关系,弱肉强食才是列国生存的基本法则。郑国“国小而逼”,在战国前期各国纷纷经过富国强兵的改革后越发落后,终究逃脱不了灭国绝祀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2649.

[2]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71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M].上海:中西书局,2011.

[5]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M].成都:巴蜀书社,2002:1700.

[6]孙稚雏.羌钟铭文汇释[A].古文字研究(第19辑)[C].北京:中华书局,1992:102-114.

[7]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4:312.

[8]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代生,张少筠.清华简《系年》所见郑国史事新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11]于省吾.“鄂君启节”考释[J].考古,1963,(8).

[12]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2005:281.

猜你喜欢
世家郑国战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萧相国世家1
皮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