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舜文化的道德特质

2018-01-23 15:48谷利民曾长秋
伦理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道德文化

谷利民,曾长秋

舜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人是舜帝,他倡导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均应以道德为本。舜帝为中华道德文化开枝散叶、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舜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原生性、伦理性以及正统性是其主要特征。舜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伦理内涵。

一、舜文化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源点

《史记》载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文化是舜帝通过自身实践省察,在上古时期所创造总结出来的一种文化体系,经后人传承弘扬,形成了流播久远的道德文化谱系。

首先,舜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舜文化的发展与当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开创时期,燧人氏、伏羲氏以及炎帝和黄帝,率领族人奠定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基础。最初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关系简单而混乱,社会规范处于混沌状态,远远没有分化、成熟。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从黄帝开始进入了父系社会。舜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国家初步形成时期,也是文明逐渐定型并趋向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状况以及人际交往范围都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有人来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治理,用一些规则来维护国家发展、协调人际关系。舜在当时属于部落联盟的首领,针对当时生存发展的需求,在生活中以及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宣扬仁慈、孝道和美德来影响人们。他提出和倡导的许多规则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践行,也逐渐演变成为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

其次,舜倡导为人、持家、做官、治国均要以道德为本,开创了中华道德文化之先河。舜被后人称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深受后人尊崇和敬仰。因而,舜文化被称之为“唐虞之道”或“尧舜之道”,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尊重家庭、孝顺以悌、修身为本、以德立人的精神,它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开源,反映了并维系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如果说炎黄文化是中国人的“血缘”之根,它确证的是中国人的生物性来源,舜文化则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它明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和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

再次,舜文化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影响深远。纵览历代典籍,关于舜的事迹的记载非常丰富,可谓不胜枚举。《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淮南子》载:“舜作室、筑墙、茨屋、辟地、树谷,令民皆知去岩穴,各有家室。”《尸子辑本》卷上载:“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与四海皆有其利。其渔雷泽也,旱则为耕者凿渎,险则为猎者丧虎。故有光如日月,天下归于若父母。”《史记·五帝本纪》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帝王世纪》载:“舜耕于历山之阳,耕者让畔;渔于雷泽,渔者让渊;陶于河滨,陶者器不窳。”说的是舜在历山耕种,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历山的人也都能让出自己的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也学他把丰盛的渔场争相让给他人;在黄河边制作陶器,以身作则,精心制作,黄河沿岸出产的陶器再没有粗制滥造的。这种邻里和睦、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人、诚信求实的社会职业道德,得到了人们的仰慕,因而人人择舜而居,“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郦道元《水经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曰:“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讫,因相娱乐,故曰上虞。”……这些文献记载最起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舜的历史影响非常久远,是中国传统道德叙事中的典范或楷模。二是舜对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开掘做出了重要贡献。舜文化这一概念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文化之为文化就是因为其流动性和传承性,静止的、孤立事件和人物都会被时间淹没而难以积淀成文化的活力因子。实际上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和“孝悌”等美德,即起源于虞舜之道。因而舜是道德文明的鼻祖,舜文化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母源。

二、舜的“德思”与“德行”

舜作为中国历史上“五帝”的最后一位,为中华道德文化定型和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舜以“明德”而著称,这也决定了舜文化的道德内涵非常丰富。

1.重视德治,推崇德政

舜在国家治理中首次引入了“德”的管理体制[1](P63)。舜继位执政后,在治理国家上广施德政,举贤任能,唯德重才,举“八元”,使布五教,天下家庭和睦,邻里真诚;用“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掌管土地,处理各种事务,都办得有条有理;荐大禹,治水成功;任命二十二贤才,忠于职守,顺应民意,得以天下大治。他还广开视听,纳言从谏,求贤人以自辅,《古今注》记载:“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舜还作五明扇,设诽谤之木以表王者纳谏。他还严明刑律,惩治奸佞,“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舜还开创了中国官吏考核制度,如《尚书》云:“惟时亮天功,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他对天下百姓宽大为怀,使大家有了安定的生活,纷纷称赞其治天下之道。

另外,在舜的示范和治理下,农工商和音乐艺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早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教育方法及文学、艺术的基本理论。

2.以德化人,力促和谐

舜以德化人最典型体现在处理与三苗(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部落名)的关系上。尧时,三苗在洞庭湖、鄱阳湖一带以及江南广大地区十分活跃,不时侵扰中原腹地。虽然“尧战于丹水以服南蛮”。但是,三苗并未被彻底征服,后又在江淮、荆州等地数度为乱。后来,舜辅佐尧“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才获得了南方的一时安宁。舜为首领以后,残存的三苗仍不服,舜开始也按惯例遣派大军武力征服,《尚书·大禹谟》记载了这一史实。然而,三苗不畏强暴,败而不绥,如《竹书》所载:三旬,舜明白了三苗不能用武力征服,于是制止了禹等“请伐之”的请求。《吕氏春秋·尚德》记载:“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韩非子·五蠹》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攻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于戚舞,有苗乃服。”《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武力征伐不能服众,行德喻教终以化民。舜帝最终以德化人,而不是以武力压服,不仅使百姓免遭战争之苦,而且实现了北方华夏族东夷集团与南方苗族的大融合,为祖国大一统做出了卓越贡献。三苗归顺,使南边疆域直到五岭以南。“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亦有“西王母来朝、息慎氏来朝、有苗氏来朝、玄都氏来朝”并送贡品的记载,国家出现了“九族亲睦”“合和万邦”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局面。

另外《孔子家语》载舜歌《南风》一事:“舜弹五弦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温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文献所载是对当时事实的反映,由此可以看出舜勤政爱民的国家治理方案,对于舜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也比较有说服力。就像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者。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南风》诗中对舜仁厚爱民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来民众对于舜的怀念之情。

舜帝倡和,彪炳史册。《尚书·尧典》记载:舜帝对夔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史记·夏本纪》记载:“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临,百兽率舞,百官信谐。”《新语·无为》云:“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宋书》说:“舜即帝位,英生于阶,凤凰巢于庭。”这都充分说明了舜力促和谐的功绩。

3.自强不息、刚健有为

舜所处的环境,无论是施政环境、家庭环境还是部族社会环境,都充满了各种危难。但是舜总是以身作则,积极进取,体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舜因子商均不肖而“不足授天下”,“乃预荐禹于天,为嗣”,体现了“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道德精神。总之无论是耕历山、渔雷泽,迁三苗、扩疆域,还是举贤任能、禅让帝位等,都是舜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崇高情操的体现。重入世、重义的态度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是舜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舜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中,倡导孝道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孝文化是舜文化的核心内容,正因为如此,下文单列详述。

三、孝是舜文化中的内核

在舜文化中,“孝”是人伦道德中的最根本的要素。在他的治理思想中,舜主张的是“孝道重于治道”。在舜看来,“孝”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说“孝”是从根本上让整个人伦道德观念得以开枝散叶以及发展壮大。人类的文明起源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的基本支撑点是伦理,然而伦理就是来源于孝道,所以说孝道是形成人类文明的最原始的人伦道德观。舜文化中的人伦道德观主要体现在舜对于家庭关系的处理以及“孝”文化的推广。

1.舜作为“孝祖”的史实

从《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史实及其中的经典例子就可以看出舜文化的人伦道德观念。《尚书·尧典》记载四岳向尧推荐虞舜:“瞽子。父顽、母囂、象傲、克谐,以孝蒸蒸,又不隔奸。可以看出在对家庭关系问题的处理中,舜非常看重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对兄弟的关爱。舜“克谐以孝”,在处理复杂的家事问题中,用孝心去感化自己的父母,用关爱去打动自己的兄弟,让他们不至于作奸犯科,此举传入尧的耳中,舜因此得到了重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的继母和弟弟一直对舜怀恨在心,并且还挑拨其父亲,一起加害于舜。他们合谋设计很多方式来陷害舜,比如“落石填井”、历山种麻”、“仓廪焚火”等等,希望将舜杀害,舜就是这样每天在杀机中度日。但舜总是为了家庭和睦,不计前嫌,并且以德报怨去感化他们。舜仍然用“舌舔母眼”、“封象有畁”、“采药救象”去感化自己的家人,最后虞舜以“孝悌理家”“继母忏悔”,让二十孝广为人知。

舜在历山耕田,不忍心用鞭子打牛,而是敲打拴在犁杖上的簸箕,这让“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帝尧大为感动,不仅把舜拟定为继承人,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婚配于他,又让九个儿子与之共处,借以观察舜的治家与社会处事。舜让二女与家人一起生活,恪守妇道,勤俭持家;他的温良宽厚也使得尧的九个儿子更加团结友爱。

另外,在年轻人的教育方面,舜也是有着独特的见解。史书《尚书》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大概意思就是说任命夔为主持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大而坚栗,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是唱出来的语言,五声是根据所唱而制定的,六律是和谐五声的。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会因此而和谐了。可以看出舜帝是希望在培养年轻人的时候,注重其品质的培养,让他们可以像音乐一样和谐。

2.“五典之教”的建立

“五典之教”是舜所建立起的以“孝”为中心的家庭人伦道德观念,主要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就是说作父亲的要仁义,作母亲的要慈祥,作兄长的要友善,作弟弟的要恭敬,作孩子的要孝顺,这五种伦理道德的教化,在《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中都有相关记载。《尚书·尧典》记载: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从这两个史实记载中可以看出,尧希望舜将这五种伦理道德在自己的臣民中推广,舜将五典之教理顺并且推行,使得臣民都能够很好地遵从。

舜的家庭环境人情淡薄,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血缘关系是人类关系的核心基础,在面对父母兄弟的一次一次陷害,依然能够做到践行仁义,将家庭人伦关系作为道德核心,构建了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和社会治理理念,可以说是“家和万事兴”的首创者,更开创了人伦道德教育的先河[3](P6)。在舜看来,家庭道德规范,为每个家庭成员提供道德教育。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和谐。父母和子女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双向关爱的机制,也就是说子女孝敬父母,父母关心子女。只有基于双方这种平等的关系,才能使整个家庭和睦相处。舜在得到尧帝的任命后,首先在尧帝的家族进行五常教育的推广,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道德原则,让这些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去。同理,舜认为除了血缘关系,在亲朋好友中建立这种关系,亲戚、朋友就会互相尊重互相友爱。最终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社会关系以及治国理念中,也就是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君主关爱自己的臣民,臣民敬仰自己的君主。

舜为了让“五典之教”能够更好地推行起来,便开始广纳人才,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在尧帝时代,有“八恺”和“八元”,在当时非常出名,其中“八恺”说的是高阳氏的八个子孙,个个都德才兼备,性情和善,为人宽厚,世人得到了他们很多的好处。“八元”说的是高辛氏的八个子孙,除了善良也非常有德行,因为体恤百姓、利物惠民而得到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岁月的发展,他们世代传承着良好的家风。舜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特点,对其进行重用,让“八恺”主要负责水土农林的管理,负责一切土地管理的工作,由于八恺性情和善,做事公正,事情办得有条有理,深受大家拥戴。另外,舜根据特点举用了“八元”,让他们负责向四方传布五教,加强建立各部落的道德规范,使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长尊有序,也赢得了民众们的心。

可以说舜推行“五典之教”的过程是基于自己实践以及身体力行的一种过程,他把社会制度和社会领域进行了结合,并且开创了道德教育新的篇章,他把家庭伦理和官制、礼制都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其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形态。这种“五典之教”在后世儒家思想中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形态,后期经过演变形成了“三纲五常”的文化,也就有了我们当前家庭观念中的长幼有序、社会规范中的人伦道德。

3.对“孝”的拓展——“孝”以齐家

所谓“百善孝为先”,舜之所以能够从平民家庭脱颖而出,成为舜帝,凭借的就是一个“孝”字。舜在被自己家人多次设计陷害的情况下,依然对其尽善尽孝,以德报怨。另外,舜在对自己父母孝顺的同时,他的亲身力行确实感天动地。

舜的“孝”理念,后来被儒家思想所吸纳,为儒家的“孝”教育理论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启示。曾子曾经将“孝”划分成了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孝顺是需要做到对自己父母的赡养,其次就是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受到侮辱,然而最高层次的孝则是要对自己的父母做到尊敬,这才是中华民族社会风俗中的“以孝齐家”。那么在这三个层次中,怎样才能对父母做到“尊亲”与“弗辱”呢?在儒家的人伦道德观念中,就是需要做到“守身,修身,友悌,行仁”。这四个准则可以说是对家庭关系很好的一种诠释,从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出来,个人的生死荣辱是和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国家紧密相连的。

其中,“守身”指的是对自己身体要爱护。《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以说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道的最基本的起点。只有一个好的身体做保障,才能谈得起对父母尽孝,否则就是在讲空话。另外《孟子》中也有一样的观点:“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同样也是在强调最基本的孝心就是要为自己的父母做到爱惜身体,解除父母的担忧。

“修身”主要强调的是自身品行的修为。“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忠于国君。修身,才会齐家,也才有国治天下平。曾子曾经在《大孝篇》中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也就是说自己的品行不端正很容易会让自己的父母担忧,这也是属于一种不孝顺的体现。在儒家的人伦道德观点中,将品行不端列为不孝,由此可以看出,修身是在守身的基础上更深入一个层次。孟子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就是说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这些行为都会让自己的父母感到耻辱,所以说需要通过修身来对自己不好的品行进行纠正,对父母尽孝。

“友悌”主要是指兄弟相爱,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孝不仅仅是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道中,还需要做到家庭成员间的和睦友爱。在儒家的伦理纲常中,“悌”指的是做弟弟要尊敬哥哥。就像《论语·学而》中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如,《孟子·滕文公下》:“于此有焉:入则孝,出则悌。”从这些观念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中对“悌”的重视,它和“孝”一起构成了“仁”文化的基础。

“行仁”主要就是指通过仁德让天下太平。《孟子》中有言:“浩然正气修己身,内仁外义行天下”。“行仁”主要是用于治理天下,但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行仁”中最根本的要求。也可以说“行仁”属于最好的孝道。另外,在《孝经》中也有记载“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是从小时候对自己双亲侍奉,中年时候对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尽忠,在年老的时候对自己身体和修行进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憾,这才是真正孝道的完成,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最终体现。

我们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守身,修身,友悌,行仁”的任何一个过程中,舜都可以当之无愧,尤其是他在受万人敬仰与歌颂,享受着至高无上权利的时候,对自己的父母依然是百依百顺,将自己的情感建立在父母情感之上,想方设法为其解忧。在舜看来,只有让父母开心,才能解决自己的郁闷,使自己过得舒心。孟子在对舜进行评价的时候认为,只有大孝之人一生都在对父母尽孝。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看,能够真正做到一生尽孝的人也只有舜帝,所以元代郭居敬在编录二十四孝的时候,将舜“孝感动天”列为首篇。

舜以德治国、以孝治家的思想,当之无愧称为中华民族道德观的开端。尤其是“孝”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衍生出了礼、忠、顺从等一系列的做人标准。正是因为舜重视孝道,才会得到尧帝的重用,并且在现代被世人所尊重和爱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孝祖”。

总之,舜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体现其道德观念,成就了一位“圣王合一”的君主典范,就像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中所记载的“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舜在“德治”中的功劳,并且从“始”这个字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舜对于中国道德文化有着开创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道德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谁远谁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