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作用机理

2018-01-23 07:14◎王
农业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力家庭农业

◎王 红

在世界经济甚至是人类发展过程里,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递发展是过去40年里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中国之所以能够缓解全世界1/5人口的福利问题,得以达到世界范围内顶级规模的减贫,就是因为稳健递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坚实的后盾。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共同进步下,产生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变化也使得国内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良好促进。

一、减贫和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1.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便是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的进程中所遇到的基础格局框架就是资源上的劳动力取之不尽与资本的贫瘠。所以只有尽力展示原有的高水平与资本,不被这方面的不足制约住,才能甩开经济二元特性,从而达到经济稳健发展。想要加快中国经济推动进程的脚步,必须要切实利用好人力资源的利处,使就业规模增长到最大化。从大量挖取人力资源带来的优点中提炼出可行的就业方法,使国内经济得到稳健的发展的这一举措,正印证了过去40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演变进程。而中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维持使用低成本劳动力,从而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进一步扩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不停移动变化。中国经济的推动力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此,低成本的劳动力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中都已占有一席之地。在低成本劳动力日渐减少的今天,中国制造业也依旧维系着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可以与其他力量一较高下。若可以妥善对待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那么放眼未来中国依旧可以在国际发展中保持稳健步伐且有望凭此使国内经济大幅进步,逐步加入高薪阶级。这一依据正是2016年中国制造业体系劳动力成本的数据,其成本是美国的38.7%,韩国的36.7%以及德国的29.7%。

随着劳动力不断的移动扩散,其在非农业劳动部门的生产率逐渐与农业边际劳动力持平,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也成为了新世纪里城市劳动力里必不可少的一员。所以,劳动力的变化格局也会影响各方面的效益,使得经济的发展随之变得时快时慢。由已知的这些计算可得出,2017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为8.6%左右。这个数据中并不涵盖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带来的生产率的增加或者出门未满六个月的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对经济的正面影响和发展。

2.减小城乡间与地域间收入差距的基本手段为劳动力转移

结合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劳动力的地域流动性在随着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而变多。劳动力流动的趋势就是朝向薪资待遇更优的地域推进,这也对减少地域间收入不平衡有利处。等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范围愈来愈广泛,薪资待遇愈来愈丰厚,对平衡地域间收入的良性影响会越来越显著。而注意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通过地域间数据的统计显示的状态就可以得出其已变成减少地域间收入不平衡的关键。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显著改变是在2003年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经历了这一转折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面积化,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的薪资水平也显著提升,而随之而来的是类似于中西部地区接手了大量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这样的产业区域间转移。上述情况相加就直接导致了地区间收入差距显著减少。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城乡间收入的不平衡。城乡收入的不平衡被称为是有着二元经济特征的收入差距要因的经济体。而减少这种不平衡不但要注重发展农村区域的公共政策,也要注重劳动力的进城转移,这样才能有效达到均衡城乡收入的目的。

3.要减贫当务之急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市场作为支撑一家的薪资来源是城乡都一致的状况。就可支配收入来说,2015年农村家庭的40%左右出自劳动收入,而城市家庭的60%左右来自劳动收入。这其中众所周知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更多的来源是农业劳动的发展,结合其考虑我们不难得知劳动收入在农村家庭所占的比例比城市家庭其实更多。由此引发的关注是农村家庭的劳动收入与城市家庭进行比较时,不难发现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愈发与劳动收入密不可分。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年的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已为1990年的一倍左右,1990年仅为20%。这表明农村家庭也愈发需要非农业收入的支持去实现日常生活。工资收入在经济发达地区一般已经成为了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而中西部地区若可按照经济发达区域的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的话,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农村家庭实现以工资收入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

加大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向其他地方流动,从而呼应减贫工作并积极参与其中,正是由调整家中劳动力的使用,重新按实际配比,提高效率从而良好回馈市场价格信号。是劳动力进行流动从而达到减贫的这一行动,较以往任何政策都更加突出,其成本远远低于任何项目。一般与劳动力转移减贫相呼应的,都是集体拉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通过此举,既可以加快经济有问题的地域摆脱现状,也是经济困难地域未来的核心理念。

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减贫的机理

1.为更快的降低农村贫困状况,需要使非农收入得到提高

为了降低农村贫困程度,我们必须从根入手,要知道农民薪资过低主要是因为农产市场价格普遍偏低,所以应设法使农村劳动力由农业生产向非农业生产领域进行调整,从而使农民的收入得到质的改变。非农收入的增长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在飞速发展,有数据表明,1990年至2014年,非农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中所占比例由36.8%发展为59.6%,而从1990年至2016年,农村家庭非农收入也已经由629.79元发展至10488元,这些发展使得农村家庭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引领农村家庭脱贫的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2.为降低农村贫困程度,需增加农业生产率

要想提高农业生产率,就要大量将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从而达到击垮农村劳动力分散化经营格局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机械化与规模化的发展成为农业主流模式,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显著增长。有数据显示,2017年的农地经营面积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7倍其中85%为机械化作业,这要归功于沿海发达地域将农地使用权转让的数据提升到了71.2%。同时,为增进农业发展与生产,农民用非农所得的绝大多数引进了农业技术,并对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进行了大量合理的采购,运用这些方法来有效增加了自身收入。

3.为降低农村贫困程度,需要适当整顿农村产业结构

能够发展起农村二、三产业的,都是先期得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许多优秀的技术、管理与经营理念并且也储存了一定量的资金,这些人用自己所学与所得,对家乡进行全面建设规划,从而也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间接收入效应与直接就业效应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兴办农村二、三产业,达到提高农村家庭收入,从而使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有困难的农村居民便以提供劳动力及出售农产品来提高自身收入,从而缓解经济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间接收入效应。而一些较困难的农村家庭直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结构中去,以就业的方式增加自身收入,改善经济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直接就业效应。

三、应对办法

1.将农业转移人员的就业信息渠道进行完备

当下国内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都是依赖亲友外带这种有限的方法去就业,此方法的弊端就是可挑选职业少,若中间再经由中介承接,也有很多择业性差、费用多的问题,从而让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对于这项情况,大力发展劳动市场即可解决问题,地方政府派遣合适的工作人员去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这项举措,借助媒体宣传与政府管理缔造一个信息安全,资源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惠及广大农村劳动力,使大家可以合理挑选岗位。相应的也要加强对劳动力中间商的审核整改,严谨任何骗钱骗财,违法乱纪及有伤风化的行为,坚决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合法从业资格。

2.从素质技能方面提升农业转移人员水平

由于农村务工人员的学历与所持技术能力有限,因此其对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兴趣也不够充分。相关部门为解决这一问题,开拓出了根据有需求的企业的状态,按需为农业转移人员进行对口的能力培养与教学的模式,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农业转移人口技术能力的不足,同时也使得缺乏人员的企业得到了有效助力。而这类培训不仅仅是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素质品格的提高,更要注意教会农业转移人口对法律的重视与关注,只有知法懂法守法,才能更好的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若有想自主创业,有发展潜力的农业转移人口,相关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技术、资金及信息等相关要素的大力支持,使其可以朝着理想方向发展。

3.以相关政策与制度实现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帮扶

只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财政分担制度和相应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做到持续跟进,才能更好的发展生活困难地域的农村转移人口进行有序的市民化。相关部门一定要各司其职,运用好自身的职权去为这一目标制定合理的安排与规划,从落户政策,落户标准开始,每一项都要进行严密分析后方可执行。而为了一点点落实基本养老险、基本医疗险以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等一些公共服务队常住人口全面实现的政策,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承办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解决关键问题,从资金上保证贫困地域的经济建设。

4.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推进农村经济的提升

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是解决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问题的关键所在,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建设,增加岗位需求,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可以距地转移。通过对比可以得知,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是乡镇企业的农产品加工业,这项工作在为农产品提高市值的基础上也可为餐饮、物流及销售等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从而使得工作岗位得到进一步增加。所以政府部门应重视能起到带头作用的乡镇企业,全力支持其工作,力争早日使其带动农村经济,让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早日更好的发展下去,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

猜你喜欢
劳动力家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