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平 王妍华 朱勤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生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粮食生物与自然环境进行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粮食生产受到水源、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粮食生产必须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粮食生产行为是不可持续的、不可取的。为此,生态安全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重要决议中必须关注和考虑的问题。2014年4月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生态安全由此正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实现粮食生产与农田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量到质的粮食安全战略转换。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形势并不乐观,粮食安全保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自然、人为等多种原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粮食和生态安全双重压力逐渐显现!
(一)我国面临粮食供给与需求、国内外粮食市场以及农业生态资源等多个纬度和层次的粮食安全压力。1.未来人口增加带来口粮刚性需求增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估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会适度推迟我国人口峰值到来的时间,预计在2030年前后到达14.5亿的峰值。人口增长导致口粮需求刚性增长。根据梁姝娜(2014)基于营养摄入研究的我国居民人均口粮需要量分析,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国口粮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5.84亿吨和6亿吨,口粮需求数量持续攀升。2.质量型消费、多元化消耗导致粮食需求攀升。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的消费逐渐向质量型消费转型,对蛋禽肉等的需求增加,饲料粮的需求越来越高。冉娟等人通过ARIMA法推算出未来的饲料谷物年求量突破20000万t关口,2025年达到21596t需求(冉娟,王济民,2017)。同时,工业用粮不断增加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用粮。另外我国的粮食损耗非常严重,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3.粮食进口依赖增强威胁粮食安全。近年我国粮食出口呈小幅下滑态势,而粮食进口则大幅上升,不仅超过了出口,且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较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与严峻的外贸形势,也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4.农业生态及耕地破坏影响粮食种植安全。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占用耕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也导致耕地减少,粮食产量降低,农药、肥料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粮食的质量也大打折扣。总之,我国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达到要求,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二)我国生态资源安全形势严峻、粮食安全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资源安全形势严峻,资源承载负担重,尤其是能源、水资源及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最为明显。据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全年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立方米,2016年全国总供水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我国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极大,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严重的缺水问题导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受到了制约。我国的水质分为五类,作为饮用水源的仅为一、二、三类。2016年我国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的四类、五类及劣五类水体在河流、湖泊(水库)、省界水体及地表水中占比分别高达28.8%、33.9%、32.9%及32.3%,水体污染严重。我国的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由于人为、自然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也逐渐减少,主要表现为珍稀物种的灭绝,植被覆盖率的降低以及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由此可见,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农业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一)水环境日趋恶化
1.水资源短缺。水作为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粮食安全有着重大影响。没有水安全就无法实现粮食安全。2016年9月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李仰斌指出,我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3,与先进国家的0.7-0.8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虽然喷灌、滴灌等新型灌溉方式已经被使用,但仍然有许多地方延用漫灌等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大。华北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用量较大,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断流等环境问题。华北区域浅层地下水都在30米以下,导致土质干化。灌溉水源缺少,土壤水分不足,粮食作物吸水量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另外,旱灾等极端天气也导致农业用水不足,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2014年7月东北局部地区发生旱灾,辽宁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330.4千公顷,其中绝收261.9千公顷;吉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943.4千公顷,其中绝收61.9千公顷。
2.水污染加剧。目前仍有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湖中,引起大面积水体污染。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农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高,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受污染的水用来灌溉导致被灌溉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土质不断恶化,甚至不能用来种植作物,导致作物减产。2016年11月19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暨市场流通法制论坛中指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损失每年可达200亿元人民币。土壤中的有毒物质被作物吸收会影响作物的质量。比如,镉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土壤中镉的含量过多,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镉被作物吸收后,会造成作物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叶片发黄、褪绿。土壤酸性越强,镉的活性也就越强,作物也就越容易受到污染。
(二)土壤环境日趋恶化.
1.耕地面积减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地为本”的中国式城镇化正在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之路,土地城镇化是地方政府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片面追求城镇化率导致的扭曲失衡。城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分配失衡、社会权利失衡等城镇化失衡发展凸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尖锐,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呈现不稳定、脆弱性加剧的趋势。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资源有着刚性需求,大量占用土地使得耕地面积减少。据《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95.66万公顷,2015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3.65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9.30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4.35万公顷。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使得非农业就业机会增多,引起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耕地被抛荒闲置,耕地利用不充分。
2.耕地土壤破坏严重。大量的工业、生活排污不合理,污染耕地,使土壤中有害物质增加。土壤污染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及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对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依然必须继续依靠化肥的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我国的肥料使用量过高,但利用率较低,肥料利用不合理,向土壤中过量施入化肥后,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破坏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在土壤板结的情况下,农作物因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影响正常发育,导致产量减少。另外,施用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是我国的传统施肥方式,我国对有机肥的使用也不充分,再加上我国有机肥以禽畜粪便为主,目前我国的畜禽饲料添加剂质量标准不够严格,造成许多地方在饲料添加大量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通过禽畜粪便带到土壤中,长期使用有机肥引起土壤的重金属显著富集,使土壤受到污染,进一步影响粮食作物的质量安全。另外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其不易分解的残毒在土壤中集聚,破坏了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链,土壤变得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及质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1.非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生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粮食安全和营养的根本保障。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还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蚯蚓被称为改良土壤的“功臣”,它们挖掘土壤,使土壤变松,并使空气和水容易达到植物的根部。蚯蚓纵向栖息的特点使其粪便遗留在土壤中,据检测,蚯蚓的粪便富含氮、磷、钾、氨基酸等物质,能够增加土壤肥力,而且肥效持久。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是重要的提产途径,但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如用于控制土壤害虫的杀虫剂甲拌磷等,对蚯蚓等具有节肢动物也具有杀伤力,蚯蚓在这种环境下难以存活,其对土壤的有利作用难以生效,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2.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狭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即所有的农作物、牲畜和它们的野生近缘种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授粉者、共生成份、害虫、寄生植物、肉食动物和竞争者等的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粮食生产系统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食物、燃料等必备品。但是,近年来,多种原因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一是石油农业的推广,其提倡的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化,导致许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传统品种消失;二是化肥、农药的高投入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到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直接影响了粮食作物的总产量。另外,由于多样性的减少而降低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威胁到粮食安全。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要将粮食生产增长依靠土地投入转变为依靠科技投入,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发展土地集约型、科技密集型农业。二是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相关产品,大力普及新型灌溉技术;三是研发并推广现代施肥技术和农药喷打技术,测土施肥,精准喷药,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一是针对传统灌溉方式导致灌溉水源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要加强田间工程、农灌沟渠等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的灌排体系,努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保灌水田面积;二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粮食生产区的水源涵养能力;三是推进基本农田地改造,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四是加强损毁工程的修复。
(三)集中治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实施休耕、退耕的耕作制度,并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植树种草,改良农业土壤,恢复并增强土壤生产潜力。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开展灌溉水源污染调查分析,加大治理水污染的力度。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轻农业废弃物对耕地环境的破坏。同时注意合理利用好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肥,增强土壤有机质。
(四)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对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对耕地环境的破坏,应该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工业废气物需达到一定指标才可排放,建立固定的排放体系。对于随意排放、排放不达标等行为,应依照规定进行严厉的处罚。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粮食生产提供一个优质的生态环境。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研发粮食新品种。生物多样性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一是制定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多的将和农业有关的生物,纳入法中,扩大保护范围;二是加快研发优质高产、抵抗力强、适应力强的粮食新品种,丰富农业生物的多样性;三是设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种质资源引进与收集、鉴定与研究、保护与利用等工作,大力引进国外种质资源,扩大国内及赴世界各地进行珍稀野生亲缘种的收集考察工作,力争尽早改变中国种质资源的结构与组成,为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而创造条件。
(六)适当降低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增加粮食进口。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目前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不乐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系列生态问题如生态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制约了粮食生产。因此,恢复并增强粮食生产潜力需要解决生态问题,为此,可以通过休耕等方式来减少耕地面积达到适当降低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的效果,同时增加粮食进口,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对耕地进行保护和生产潜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