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8-01-22 12:45吴春秀龚有红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31期
关键词:全程护理利培酮不良反应

吴春秀 龚有红

【摘要】 目的:探討全程护理干预对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每例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PAN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6,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PANSS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PANSS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动过速、头痛、焦虑、肌强直以及静坐不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震颤、嗜睡、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过程当中,使用全程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PANSS评分、减少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精神分裂; 利培酮; 不良反应; 全程护理; 生活质量; PANSS评分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hole cours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dverse reactions of Ris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48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psychiatric nursing,the study group was taken the whole course nursing according to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each patient.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PANSS scores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4.36,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NSS scores and tota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after nursing,the PANSS scores and total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tachycardia,headache,anxiety,myotonia and inability to sit stil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tremor,drowsiness and constip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schizophrenia,whole course nursing has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ANSS scores of patients,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drug use and should be further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isperidone; Adverse reactions; Whole course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PANSS score

First-authors address:Fuzhou Third Hospital,Fuzhou 34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31.029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关于该病症的起因还不明确,而且起病缓慢,该病症主要多发于青壮年[1]。精神分裂症的病程迁延反复,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衰退甚至精神残疾[2]。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其中利培酮就是针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对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保证治疗后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利培酮是属于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对多巴胺D2、5-羟色胺等受体起拮抗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该药物虽然不会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但是患者在用药期间很容易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进而导致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降低[4]。笔者此次研究针对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全程护理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均无过敏反应;(3)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2)合并其他器官疾病,如心、肝、肾等;(3)患有药物依赖或酒精依赖;(4)短期内曾接受过其他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5)依从性差;(6)已经出现自杀倾向。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1 mg×20片/盒)进行口服治疗,治疗期间的初始药量为1次/d,1 mg/次,然后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逐渐增加药量,待药量增加至6 mg/d,维持此药量坚持治疗3个月,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减少药量,待不良反应缓解后再次提升药量[5]。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組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遵医嘱对患者按时用药,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病情变化,并将患者在此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改善情况及时告知医生。研究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

(1)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的方式,加强对患者服用利培酮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了解。(2)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用药后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在此期间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静坐不能、震颤、肌强直等,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家属和患者的解释工作,讲明出现的症状是属于正常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在经过治疗后都可以消失而不是其他疾病。(3)做好与患者家属的配合,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密切关注,以防患者因头晕而出现摔倒;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根据每例患者反映出的不同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因药物导致的精神焦虑,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4)要保持患者所处环境的通风条件,确保整洁、无异味,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的头痛情况已经影响其睡眠质量,可以选择听音乐、谈心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进而提高对于药物的耐受能力。

(5)每次服药后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果在此期间出现胸闷、心动过速情况,一定要及时报告医生,为患者进行药量调节或停药。应加强对患者的夜间防护,定时为其进行血压测量。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效果评定则使用PANSS减分率进行计算,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减分率≥75%)、明显进步(减分率≥50%)、进步(减分率≥25%)和无效(减分率<25%)。总有效=治愈+明显进步+进步。按照PANSS量表评分,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共30项,每项评分1~7分,总分30~210分。其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分均包括7项,总分为7~49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包括16项,总分为16~112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病情越轻[6]。观察记录两组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焦虑、便秘、嗜睡、心动过速、静坐不能、肌强直和震颤。采用本院的生活质量综合问卷,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3~65岁,平均(35.6±2.1)岁;病程4~15个月,平均(5.6±2.3)个月。研究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4~65岁,平均(35.2±2.3)岁;病程4~13个月,平均(5.8±2.1)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6,P<0.05),见表1。

2.3 两组护理前后PANS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PANSS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PANSS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心动过速、头痛、焦虑、肌强直以及静坐不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震颤、嗜睡、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原因受遗传、心理易感素质以及外部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升高,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目前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以高达700多万[7]。因为个体差异,所以每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1)知觉、感觉障碍。其中最突出的临床症状就是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视等[8-9]。(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表现在思维内容以及思维形式出现障碍[10-11]。思维形式障碍的临床表现是患者思维及联想逻辑混乱、思维连贯性出现障碍;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是患者存在被周围人排斥,或者觉得有人想要加害自己的被害妄想[12]。

(3)感情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对待感情淡漠,而且非常容易被激怒[13]。(4)行为意志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缺乏意志力,对于自身前途漠不关心,行为能力表现被动[14]。

(5)认知功能障碍。大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认知功能障碍与其他临床症状之间也有一定联系,比如存在思维形式障碍的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概率更高。而且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病程迁延,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明显[15]。

笔者此次研究中显示,患者在服用利培酮后,比较接受不同护理干预的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震颤、嗜睡、便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心动过速、头痛、焦虑、肌强直以及静坐不能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且该方式可以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作程度。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6,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全程护理的方式及时解决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问题,使患者对于服药的依从性增强,起到变相监督作用,所以患者的用药情况比较好,进而对患者的病症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是针对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干预方式如下:(1)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尽量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与患者家属做好配合工作,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为患者及时讲解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建立应对不良反应时充足的心理准备,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安情绪减少,增加患者对于药物的信任感,促使患者主动适应药物[16]。(2)对于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干预,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密切检测,观察患者静坐不能、迟缓以及震颤的情况,防止患者出现磕碰、跌倒等情况[17]。(3)对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干预,保持患者所处环境的通风条件,确保清洁、无味,对室内温度及湿度进行调节,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適的治疗环境,以免因外界刺激加剧患者的头痛情况[18]。告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是属于用药期间的正常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少药量或是暂时停药的方式进行缓解,通过一段时间的用药后,该情况就会消失[19]。(4)对于心动过速不良反应的干预,在患者用药期间对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指标要做到严密监测,一旦发生异常一定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嘱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夜间看护,心率、血压的监测是重点[20]。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过程当中,使用全程护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PANSS评分,以及降低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瑾,张燕,晁阳阳,等.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7):2960-2964.

[2]张静,韩笑乐,辛立敏,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66-69.

[3]唐伟,杨馥银,温娜,等.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与利培酮治疗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6,49(2):76-80.

[4] Fromer M,Roussos P,Sieberts S K,et al.Gene expression elucidates functional impact of polygenic risk for schizophrenia[J].Nature Neuroscience,2016,19(11):1442-1453.

[5]李少梅,王婉文.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9):106-108.

[6] Mendrek A,Laurens K R,Kiehl K A,et al.Changes in distributed neural circuit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8,185(185):205-214.

[7]刘琦,张鸿燕,曹庆久,等.国产布南色林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7):779-786.

[8]胡晓丽.坦度螺酮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A01):359-360.

[9]贺楚梅,阳前军,王珍兰.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11):1542-1544.

[10]何书平.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A03):39-41.

[11] Reilly J L,Murphy P T,Byrne M,et al.Dermatoglyphic fluctuating asymmetry and atypical handedness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6,50(3):159-168.

[12]王素娟,毛赛锦,李金亮.探讨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A02):126-128.

[13]刘连忠,张娟,吕路,等.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妊娠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29(4):1403-1409.

[14] Grace A A.Dysregulation of the dopamine system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16,17(8):524-532.

[15]高丽娟,郭华贵,梁震韬,等.阿立哌唑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继发药源性性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華男科学杂志,2017,23(7):615-619.

[16]赵晶媛,黄光彪,顾小静,等.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20):2790-2794.

[17]王红英,张云淑,李媛媛,等.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19(8):934-934.

[18] Jaffe A E,Gao Y,Amy D S,et al.Mapping DNA methylation across development, genotype, and schizophrenia in the human frontal cortex[J].Nature Neuroscience,2016,19(1):40-47.

[19]卢浩扬,江晓佳,尚德为,等.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血清药物浓度/剂量比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2):117-119.

[20]李媛媛,张云淑,王红英,等.氯氮平片联合利培酮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8):1813-1816.

(收稿日期:2018-07-24) (本文编辑:李莹莹)

猜你喜欢
全程护理利培酮不良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的全程护理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全程护理对哮喘患者满意度、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