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樱蓝
一、前言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很多国家主动选择与中国进行商业往来、文化交流,中国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推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起着连接中外的纽带作用。要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另一种文化传统,首先,要懂得使用他国人民所熟悉的语言和方法来讲述中国故事。
本文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商务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在中职商务英语课程中引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一词来自希腊语,译为“不能说话”,通常指由于大脑损伤使患者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现象。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就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即英语教学过程仅强化西方国家文化介绍,忽视中国本土文化以英语为载体的教学,使文化教育片面成为“目标语文化教育”,作为交流一方的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处于“忽视状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认为要学习好一个国家的语言,首先要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所以,当前我们使用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大多数都有对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宣传。语言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将一国文化介绍给另一国。然而,这些英语教材中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少,以至于学生对于Christ mans(圣诞节)能脱口而出,可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的英语却不懂怎么说。结合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契合商务英语专业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在中职英语课堂中引入中国文化的英语介绍是非常必要的。
三、中职商务英语课程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有助于弘扬民族软实力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弘扬中华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厚源泉和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很多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在中职学校也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较少。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翻译软件的出现,社会对基层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社会发展来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除了商贸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引导学生学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努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2.有助于学生就业
根据本地企业的实际情况,很多中职商务英语的学生就业后会直接面对外国商人,许多生意的达成并不是在谈判桌或者交易会上,而是在高尔夫球场、在饭桌上,学生要学会有效地和客户进行沟通,提升客户的认同感。笔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谈文化能增进感情,促进交易。可以通过在饭桌上用英语介绍本土饮食特色,或用英语介绍客户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追求与客户达到共鸣,争取订单。因此,在教授学生课本商贸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让学生在工作中能学以致用。
3.有助于营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题,是将学生的熟悉的知识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诠释中国文化的能力,增加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中职商务英语课堂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在中职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运用,要注意和教材内容相结合,自然地过渡,也要注意和本地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关键是要加入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可引起共鸣的文化,让学生愿意、乐意用英语去说,真正体现语言学习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笔者就教学中的几点尝试,谈谈将文化与中职商务英语课堂相结合的可行性。
1.中国传统节日
在课本教材讲到西方的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庆祝方式时,可补充课外中国文化知识: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庆祝方式。例如Mid-autumn Day(中秋节)is to memorize Change, in that day, family will get-together to enjoy the glorious full moon, and eat the moon-cake.Moon-cake has a sweet filling of lotus seed paste or red bean paste, or something else, and often has one or two salted duck eggs in the center.(中秋節是纪念嫦娥的节日,在那一天家人会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月饼通常有红豆沙和莲蓉陷,中间还有一两个咸蛋黄。)用简单的英语把中秋节这个节日教学生描述,学生们都有过中秋节的习惯,这些庆祝方式一讲出来,很快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会很愿意学习用英语介绍。
2.本地传统民间手艺
在讲到国外纪念品时,可以穿插介绍Chaozhou Embroidery(潮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is a handcraft which shows flawless technique on constitute pattern.(是一门在织物中穿针引线构成图案美感的手工艺术)。学生可能对潮绣并不了解,在介绍的同时,可以配以图片、制作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从直觉上直接感受这一民间手艺的精美,学习如何用英语介绍潮绣。
3.本地特色传统食物
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个共同点爱好——吃,食物永远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一个话题。本地特色传统小吃,味道可口,可以满足大多人的味蕾,学生、外商都不例外。所以,在谈到西餐这一话题时,可以引入中餐、本地特色传统小吃的介绍,例如beef ball(牛肉丸),steamed rice rolls(肠粉),等等。饭桌上通常都是谈些比较轻松的话题,学生要是能用英语将本地传统食物、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介绍给外商,他们会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懂得翻译一些比较普通的中国菜名。一般来说,中国菜名的音译,只是让外国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白玉翡翠汤,如果译成BaiyuFeicui Soup,外国人只能了解这是一个汤,但不知道是什么汤。外国人由于其宗教信仰,有一些宗教对食物是有禁忌的,例如伊斯兰教的教徒不吃猪肉,因此,在翻译菜名的时候,最好是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例如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红烧狮子头);或者“以烹饪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例如Dry-Fried Green Beans with Minced Pork and Preserved Vegetables(干煽四季豆),这样外国人一听就清楚明了。中餐的烹调方式和西餐不同,这也是可以在饭桌上谈的一个话题。
五、结语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进入新历史阶段的现在,教师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以着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基本指引,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职商务英语课堂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能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用英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国际友人接纳以及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