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声音的逻辑去采访、编辑、制作

2018-01-22 11:37李宏孙峥周彬
中国广播 2018年11期
关键词:真实

李宏 孙峥 周彬

【摘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采制的广播特写《翁丁,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寨》获得2018年亚洲太平洋广播电视发展机构(Asia-Pacific Institute for Broadcasting Development,简称AIBD)奖的雷恩哈德·昆纳奖2018年度最佳广播节目奖。本文从该作品的谋篇布局、主题挖掘、采访制作、音响运用等方面分享创作感悟。

【关键词】 AIBD奖 可持续旅游业 文学节目 广播特写 真实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C

翁丁是云南省沧源县的一个佤族小村落,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2004年,翁丁在沧源县佤族文化普查中被发现,2007年成为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提升了翁丁人的收入,也带来了巨大文化冲击。翁丁人修建了新村,希望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的山寨风貌,传承民族文化。广播特写《翁丁,一个云雾缭绕的山寨》(以下简称《翁丁》),通过导游依噶和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的讲述,用音响展示了佤族山寨的真实生存状态、佤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佤族人对生态旅游开发、自身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亚太广电发展机构是亚太地区唯一的政府间广播电视国际组织,目前有100多家会员机构。其宗旨是通过为会员提供广播电视专业培训、政策咨询和举办国际奖、媒体峰会等活动,增进相互理解与合作,提升亚太地区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广播电视业的共同发展。AIBD奖设广播和电视两类。与别的国际奖不同,AIBD奖每年规定选题,鼓励会员机构围绕选题制作节目参评。2018年雷恩哈德·昆纳奖的选题是:可持续旅游业促进区域发展(Uplifting communities through Sustainable Tourism),主办方这样解释:旅游业日渐成为多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巨大贡献者,也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有益贡献。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业就是指旅游业在促进收入和就业的同时,把对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冲击降到最低,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系统。

广播特写《翁丁》,源于2017年播出的一个纪实文学节目《最后的秘境》,介绍的是佤族作家伊蒙红木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骏马奖”“湄公河文学奖”的纪实作品《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这个文学节目把作家伊蒙红木放在佤族村寨翁丁,采访她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巧妙穿插作品演播,灵活运用佤寨歌曲、木鼓演奏、火塘煮茶、洗衣歌唱等音响,让听众既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体会到文学作品之妙。《最后的秘境》获得2017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年度优秀节目评选文学类一等奖。在征集到的参评2018年AIBD奖的节目中,该作品新鲜的内容、独特的音响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一般的新闻报道或短时间采制的新闻节目所难以企及的。不过,要把一个文学节目转化为一个新闻特写,需要重新采访、编辑、制作。

挖掘主题,为作品寻“魂”

首先,主创团队把标题《最后的秘境》改为《翁丁》,指向更为明确,并且平实而有悬念,也具有了新闻感。其次,在全部听完20多个小时的原始采访素材后,把导游依噶“抢救”出来,作为《翁丁》的一号主角,把记者跟随依噶游览翁丁的内容加在记者与作家伊蒙红木走访之前,加以突出,让有关依噶的内容为听众“画出”翁丁,展现翁丁村寨特色;同时大幅删减记者采访原节目主角伊蒙红木的“导游”内容,只保留了“作家”角色:对翁丁的发现、保护和忧虑。这两个人物很好地契合了“可持续旅游业促进区域发展”这一选题,依噶是“形象”,伊蒙红木是“思想”,各有侧重,并且在逻辑上呈递进关系。最后,最重要的是挖掘主题。其实,主题渗透在节目架构中和对细节的选择中,当然,也有具体提升点。比如,伊蒙红木对翁丁村外崖画的膜拜和解读,它让这个作品有了难以超越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内涵。

在受访者熟悉的环境里采录节目

第一次到翁丁采访,源于不经意;而恰是这不经意之举,让记者采录到了真实生动的声音。

2017年7月,在云南完成了既定采访任务后,闲聊中佤族作家伊蒙红木说“佤族风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在翁丁”,记者立刻利用在云南采访仅剩的3个小时探访翁丁。记者全程开着录音机,采录了跟随导游走访翁丁的全过程,为后来的广播特写创作提供了可能。

3个月之后,记者又一次到翁丁采制介绍伊蒙红木的文学节目《最后的秘境》。伊蒙红木以作家、学者、佤族文化研究者的多重视角,更为系统、深入地介绍翁丁村的历史与发展、生态与文化、生存与思考。而第三次到翁丁,则是为制作“可持续生态旅游”这个选题作品的补充采访。

三次采訪,深切的体会有两点:其一,业内常说“用眼睛采访”,其实对于广播记者而言,更要“用耳朵采访”。在翁丁,记者收录了原生态山寨的自然环境声,比如雨滴水流、鸟鸣猪叫,木鼓迎宾、孩童嬉闹,还收录了在山寨行走过程中偶遇的老妇训娃、家族祭祀、劈竹编织等生活场景。除此之外,记者也有意识地采录了典型场景的典型音响。为了充分展现火塘这一独特民俗,记者围绕火塘采录了诸多音响,有柴火燃烧、茶水沸腾、端杯饮茶等常规音响,有老人在火塘边给孩子们讲述佤族诗史《司岗里》的典型音响,有祭司在火塘边吹芦笙的特殊音响。这些音响,为制作广播特写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其二,在受访者熟悉的环境采访制作节目,更容易获得自然、真实的素材。依噶怎么会和记者第一次见面不久就透露自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样的私人信息?主要原因就是:这里是依噶的主场,她在这里成长、生活和工作,她在这样的熟悉环境里很放松,在一来一往的日常对话中忘记了话筒,忘记了在接受采访。第二次对伊蒙红木的采访也是请她带领记者去看翁丁,才有了伊蒙红木与村民的亲切互动。这些在采访人物熟悉的环境里采录的人物语言、场景音响,成为广播特写的重要组成内容。

找到适合声音表达的节奏,突出声音的想象力

如果说报纸新闻的写作用的是文字,那么广播特写的写作就是用声音。声音思维的运用贯穿了《翁丁》创作的全过程。

用声音写稿,关键是要找到声音表达的节奏,以充分展示声音的美感。《翁丁》要先用音响为听众“画出”翁丁山寨。从记者前期采录的素材来看,寨门、牛头桩、茅草房、水塘、祭祀房、木鼓房、寨主家、导游家等,都能体现典型的翁丁村貌和佤族文化形态。如此丰富的内容该如何取舍,诸多地点和方位又该如何布局?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首先画出翁丁村貌图,标注两次采访的路线,包括采集音响的所有地点,在每个地点都特别说明了该处的代表性音响,如寨门——村民唱民歌迎宾、“摸你黑”民俗;木鼓房——敲木鼓互动;祭祀房——火塘、祭司吹芦笙、讲《司岗里》、喝茶聊天;寨主家——火塘、喝茶聊天……首先排除声音特征不明显的牛头桩,再将具有相似功能的祭祀房和寨主家“合并同类项”,只选择寨主家,着重展现火塘文化,最后依照采访路线精选优化,形成了寨门——茅草屋——水塘——导游家——木鼓房——村民祭祀点——寨主家这样一条声音路线,其中还考虑到了音响上的动静相间(热闹的寨门迎宾之后是较为平静的山寨穿行,室内导游家的日常闲聊之后则是户外声音节奏极强的木鼓敲击)和远近结合(有远处隐约的歌声,也有近处喝茶声的特写),找到声音节奏的美感。

“音响能传递信息,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听者的想象力。”《翁丁》最初的旁白,记者总担心听众听不明白,把话说满——音响的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楚,声音的背景解释得详尽万分。其实,一定要避免为了音响而音响,摒弃声音素材的重复堆砌,警惕被声音“绑架”。为了表达对初次翁丁行的怀念,阐述第二次探访翁丁的动机时,记者撰写了大段心理感受。而在最终的成品里,只采用了一首自然哼唱的佤族民歌——《月亮升起来》就把记者再次探访翁丁的动机表达出来了:

花在山间开放,云在天空飘荡,琴在手中弹响,歌且没人对唱;马铃薯叶纷飞,鱼儿也会流泪,走过千山万水,只为回到你的身边……

用音响渲染情感,凸显作品的真实性

《最后的秘境》是文学节目,《翁丁》是新闻专题,所以,《翁丁》中出现的歌曲全部用村民自然状态下唱出的版本。节目的制作、音响的选择也要确保效果的真实感。因为,广播特写是新闻作品,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真实,是传递真实的信息,呈现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有形式上的美如果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感,就要摒弃。

如何铸就《翁丁》的真实感?具体在制作上做了如下尝试:片头、片尾、中间转场部分用佤族原生态民歌,其他部分均是由三次采录的声音素材加旁白组合而成。通常,广播节目在需要渲染感情的时候,会挑选合适的情绪音乐作为作品背景铺垫。《翁丁》没有用这种方式,而是全部运用朴拙的原生态采录下来的音频,生活中、劳动中能歌善舞的佤族人唱的《洗衣歌》《月亮升起来》等歌曲接地气、有热情,表达出翁丁人对家乡的热爱,更能给听众以震撼。

人物语言素材在音频素材中有很多,制作时围绕主题来挑选,有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经常被不经意间删掉。如作品开篇中有一段音响素材原来是被删除的:导游依噶介绍“雾大的时候呢,50米以外就看不到了”。这句话在后期制作时被挑出来加上后,翁丁的气象环境立刻变得具象化,画面感强烈。这种口语语境的自然講述比书面语感的旁白更容易让听众有被带入的愿望,更容易产生听觉联想。

在《翁丁》后期制作中,所有的剪辑均以语气通顺、气口完整为标准。首先,适当保留人物语言的语气词、记者的反应语;其次,语言衔接时做好环境音响铺垫,环境更迭时做好人物语言铺垫,做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

《翁丁》在制作手法上充分利用多重叠加、适当留白等手段,做了大量声相、音量方面的精细处理。

中国从来不缺少精彩的故事,缺的是讲好故事的方法。广播特写《翁丁》播出后受到听众的喜爱和专家的好评。获奖的消息传来也让主创欣喜:不只是国家电台又多了一个国际奖,更重要的是,中国广播人再一次用专业方法成功地向世界讲述了中国发展的故事,为展示中国的美好形象做出了广播人的一份贡献。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猜你喜欢
真实
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究
教学的自然回归
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真实”
论现代的“看客”问题
论现代的“看客”问题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保证新闻真实的重要性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如何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