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品鉴史的分期

2018-01-22 10:29高阳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关键词:品鉴中国画

高阳

摘要:中国画品鉴史的核心是研究品鉴标准的变迁及分期依据,围绕着“品质标准、品质标准风格标准并重、风格标准”这条线索,将中国画品鉴史做了四个分期,勾勒出中国画品鉴史的发展脉络和概貌。

关键词:中国画 品鉴 品质标准 风格标准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55-02

中国画品鉴史和中国画理论史、批评史有交叉,但是它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独立存价值,包含了独特的品评和鉴赏绘画术语、标准和方法,形成中国画特有的评价方式。中国画品鉴史是言简意赅的中国画理论史,形象生动,语短意长,多为警句,感染力和传播力强,品鉴史不是片言只语的堆积,而是有规律组织起来的系统。目前,系统的中国画品鉴史研究薄弱,“长期以来,有关中国古典绘画批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一个学术盲点”[1]主要以断代史论及著作个案研究居多,或者品鉴标准等专题性研究见诸纸端。

一、分品评画源起与品质标准时期

分品评画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东晋顾恺之的《论画》,是较早的品鉴绘画的论文。南北朝时期谢赫《古画品录》是第一部系统和完整品鉴中国画的专门著作,此书《序》中列“六法”论,以此为准则,“等差画家优劣”,将三国到萧梁的27位画家的艺术,分为六品,做了评价,开创了品第评画的先河。“六法”指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谢赫品鉴绘画,不分等级,而是依据“六法兼善”为好作品的标准来评价,如他将卫协列第一品,认为“古画之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怠为兼善”。将“六法”视为统一的整体,由于兼具的协同效果,使得作品“妙而有气韵”,从而“陵跨群雄”“旷代绝笔”,成为一品佳作。这不是片面看重某种技巧和画面效果的评价方式,而是以“气韵生动”为主要原则,并综合了用笔、造型、用色、艺术构思、布局、临摹等诸多创作要素全方位考察。好的作品应该是“六法”兼善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绘画艺术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重视艺术品质的表现,开启了品质标准品鉴绘画的优良传统。

二、品第评画的嬗变与品质标准和风格标准并重期

唐代以后继承了魏晋时期以“品”为核心的绘画品鉴方式,并为品第评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逐步确立了品第评画体系。这个时期品鉴绘画的方式主要是品质标准和风格标准并重。

唐代彦悰的《后画录》,李嗣真的《续画品录》,窦蒙的《画拾遗录》,以评论画家艺术水平的高下为重心,划分品第,依照艺术水平的高低优劣进行评价,基本上是以谢赫“六法”为参照,即重视多种创作要素全方位考察的品质标准。品鉴方式以审美对象的特征、功能为主导并结合等级,综合设置品第为特点,主要有张怀瓘的“三品”说、朱景玄“四品”说、张彦远的“五等”说、荆浩的“四品”“六品”说。宋元时期,我国的绘画品鉴理论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有创新和开拓,品鉴绘画的观念从艺术功能、创作要求到品鉴标准有很多独到之处。北宋初期,由品第评画转向了分科论画,并根据画科树立了更为专业和细致的标准。宋元时期,继承了唐代品第绘画的传统,又有新变化。黄休复不仅提出了“逸、神、妙、能”四格评画,而且首次将“逸”格放到了首位(《益州名画录》)。这种品第划分方法,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绘画品鉴体系。由于宋元文人画思潮的兴起,文人画的审美标准被移植到绘画品鉴理论上来,宋代品评绘画,细致深入地落实讨论绘画的形式美原则,在欣赏绘画的形式美、详辨背景、笔墨情趣、诗情画意等方面有精彩评论。此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品鉴标准,如“六要”“六长”,用笔“三病”“四病”“十二忌”,丰富了品鉴绘画的标准。宋元时期,品鉴主体发生了改变,由于文人从事绘画比较普遍,故“诗画一律”“逸品”“逸气”“士气”“书画同源”等标准也成了评价绘画的标准,这些从形式到内涵,都是品质标准的延伸和完善。

这个时期品鉴绘画不仅重视品质标准,而且对艺术风格内涵也做了评述、朱景玄在阐释“神品”时,以风格比较的方法辨析了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的艺术特点:“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唐朝名画录》)。“神品”画的风格特点之一,是一种深远而富于变幻的美妙。张彦远在画分“五等”说里,设“自然”一等,并且说“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这个“自然”指的是不假雕饰的艺术手法和淡泊的意境,是一种绘画风格。黄休复以“四格”评画,将“逸格”置于其他品第之上,并详细阐发风格特点,这是宋代品鉴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在将“逸格”的特殊地位概括出来之后,在“四格”品鉴绘画体系中,将神格、妙格、能格的内涵做了阐释,从对“四格”的内涵扩展解释和排序看,这个品鉴体系是由高到低的体系,“逸格”是最高的美学层次,其下则渐次变得形而下。“能格”只对形象方面的做要求,“妙格”对笔墨和形象都作了要求,“神格”对形象、创意、构思、传神方面都有具体的说明,“逸格”在其它几格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形式美的风格“得之自然”“出于意表”。“逸格”画在绘画品鉴史中的特殊地位,和文人画的兴起及文人士大夫审美情趣有关,元代画家倪瓒、黄公望等都有对“逸”风格的内涵的阐发,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逸品”画,从审美风格上说推崇淡雅简约之美,从技巧上来看具有高度概括的写意性,从创作主体上看,注重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

三、风格标准时期

明清是中国品鉴理论总结时期,重复前代甚重,但是对绘画风格方面的阐述却比较多而且颇有见地。此时,中国画和品鉴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评价画家水平高低的转移到绘画风格特色上来。风格是画家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深刻的,能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以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表现。“格因品殊”,欣赏佳作,评价艺术水平的高低和审美特征,就得深入到画家的艺术风格、画派的风格、时代风格中去。明清时期品鉴绘画和前代相比,更加关注艺术风格。宋代出现的“逸格”,到了明代,就得到了相当详尽的阐释,比如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将“逸”的内涵做了近三十种绘画风格划分,分解了“逸品”画的艺术形态,这些形态体现了画家在作品中呈现的个人艺术风格。这种将“逸品”形态具体化的品鉴方式,是对传统“逸品”理论的发展,也是风格标准凸显的直接表现。此外,明清绘画品鉴理论对风格标准的重视还体现在讨论“文人画”和“画工画”的差异,画之“正脉”和“院体”的区别,宋画和元画谁更出挑,“南宗”“北宗”孰优孰劣,“正格”与“变格”哪个高雅哪个低俗。理论家通过比较、梳理和评判,将品评的重心放在作品图像元素上,更加关注笔墨、设色、构图等绘画形式语言,同时结合和画家的师承和画家身份、创作特点,树立了一系列品鉴标准,形成独特的评价体系和规范,推出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特别是清朝书画家黄钺,在其绘画品鉴著作《二十四画品》一书中,树立了一系列的山水画风格类型,是风格化品鉴的代表作。

四、标准的缺失与反思

20世纪初,西方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被引入中国,崇尚新学的文化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热潮,对封建文化做出了严厉批判。在艺术方面,绘画作为僵死的象征被不断攻击,文人士大夫关注的天人合一、道艺关系以及中和为美审美观,笔墨、气韵、意境、格调等传统绘画品鉴中心话语失去了主流地位,“六法”“四品”等评价标准也趋于瓦解。这些传统艺术标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了。80年代,西方美学、艺术批评理论大量涌入,艺术界出现“去中国化”现象,盲目崇拜西方艺术批评理论。不过,以西方批评方式评价中国画,却时常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中国画是表现性的艺术,注重艺术灵性,形象里蕴含和隐喻着无法言说、意在象外的奥妙,这和西方写实艺术有根本的区别。现代学者和画家熟悉西方的价值标准,对中国传统绘画品鉴标准陌生。中国画目前正缺乏这样的能够上升到理论体系层面的“话语”,重新认识传统的内涵、语汇、概念、范畴,不仅是对传统的再认识,也能够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有益,对巩固“本土”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评价方式有益。

参考文献:

[1]张耕耘.沉潛体味 象以达旨——论中国古典画论艺术批评的基本方式[J].美术观察,2005,(08).

[2]温肇桐.中国绘画批评史略[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3]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品鉴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墨韵书香
做好这三点 开好白酒品鉴会就不难
墨韵书香
书画名人汇
鼎食聚联合美国运通重磅推出第五届臻味品鉴周
幼儿美术作品的品鉴
OPPO R7s登场2015年OPPO秋季新品品鉴会在京举行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