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音乐观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018-01-22 10:29傅丽娜
艺术评鉴 2018年21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孔子评价

傅丽娜

摘要:孔子高度重视艺术本身的美,从外在的形式到表达的内容,重视艺术的抒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关键词:孔子 音乐观 评价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1-0028-02

近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升温,孔子的音乐观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刊发了很多研究文章,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些人云亦云的看法,现提出来两例与之商讨,并就教于方家。

一、关于孔子对《诗经》的概括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即现在我们看到的《诗经》。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是可以弦歌的,应该包含在我们现在的音乐范畴之内。对于《诗经》,孔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概括,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分歧在最后的“思无邪”三个字,而且也不是现在理解上有分歧,自古有之。如郑玄在《毛诗笺》中,认为当解作“思虑”;朱熹在《诗集传》中,解为“于念虑之间,必使无所思而不出于正。”认为“思”是“念虑”之意,与郑玄大体相同。但是,陈奂在他的《诗毛氏传疏》中、王静芝在其《诗经通释》中、屈万里在其《诗经诠释》中,都将该“思”字解为“语词”,即我们现在说的语助词,无意。对于“邪”字,有的解释为“邪恶”“不正”,有的解释为与“余”相通,即为“剩余”的意思。再一种解释为“邪”通“斜”,即“偏斜”之意,兹不详列作者。这样一来,就有“思虑纯正,无有邪曲”之说,有“殚精竭虑”之说,有“一切都出于真诚的情感”等。台湾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在其所著的《论语新解》中,注解为“有一说,无邪,直义”。他进一步解释孔子概括《诗经》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就是说,无邪就是直的意思,这与“偏斜”的解释大体相同。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把原文引用出来。只引最后一节“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显然,整个段落都是描写鲁君的马,但如果按前两种解释,后一句则突然转为写人了,太过突兀,不合情理。再者,诗题“駉”,也是以马命题,也可以佐证这一点。而且,最后也是写马“思马斯徂”,并没有转到写人方面。

再者,如果按目前大多人的解释,把这句话译为“《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没有邪念。”谈到思想,就要问是谁的思想,思想必然要有一个主体,那么,应该是指谁的思想?作者吗?显然不可能,因为《诗经》中作品根本没有作者,例如占较大比例的“国风”部分,都是周朝的乐官在民间采风得到的,作者到底是谁根本搞不清楚,怎么能说作者思想纯正呢?显然更不能是读者,因为古今读者众多,不可能个个思想纯正,同时,读诗的人思想是否纯正与读诗毫无关系。当然也并非指编者,按司马迁的说法,编者就是孔子本人,他难道能说自己的思想纯正无邪吗,于理不合。

另外《诗经》是文学作品,我们知道,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孔子关于《诗经》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都是从情感的角度加以概括。在具体谈到《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时,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同样也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谈的,只不过他强调情感应“发而皆中节”,所以,他说人应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要从读《诗经》来达到振兴和恢复自己真诚的情感,立身处世要合乎礼,最后通过音乐达到人生的最高目标。

至于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创作者)‘殚精竭虑”的解释,更毫无根据,不值一驳。因为正如上文所言,《诗经》三百零五篇的作者是谁,现在根本搞不清楚,又如何知道他们都是殚精竭虑呢?何况,其中有很多首都是简洁而欢快的,整首诗只有几个字的变化,反复咏叹,回旋往复,可能只是随口吟唱,根本谈不上殚精竭虑!

二、关于孔子对《韶》乐和《武》乐的评价

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仅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而且还具有高超的鉴赏水平。在《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听到《韶》乐,大为感叹,没想到音乐能达到如此完美的程度!很长时间都沉浸在《韶》乐的审美享受之中。《韶》乐为什么能带给孔子如此强烈的美感呢?在《论语·八佾》篇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对《韶》乐和《武》乐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关于这句话的理解,古今亦众说纷纭,焦点集中的“善”字,具体在《武》乐“未尽善”。

对于这个问题,从汉代以来就存在两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周武王武力讨伐商纣以后,建立王朝只有六年就死去了,恩泽还没有来得及广被天下,所以孔子认为“未尽善”;《韶》乐所歌颂的舜,在位五十多年,恩泽广被天下,因此是“尽善”。持这一观点的,有汉代的郑玄、清代的焦循等。另一种说法是,周武王是凭着武力而统一天下的,不是像尧、舜等圣王那样用揖让的方式取得天下,因此是“未尽善”,持这一观点的,有汉代的孔安国、宋代的朱熹等。

问题是当代的一些专家学者,基本都倾向于后者,如李泽厚、刘刚纪在他们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郁沅在其编著的《中国古典美学初编》中等,都是如此。他们都是立足西方美学的背景,把“美”看做艺术的表现形式,把“善”看做艺术表现的内容,把孔子的“善”又等同于孔子经常提到的“仁”。因此而定义儒家的音乐思想,“‘仁是‘乐的美的内容,‘乐的美则是‘仁的表现形式。”(李泽厚、刘刚纪《中国美学史》)并据此认为,孔子主张“美”“善”统一,即“美”以“善”为内容,“善”以“美”为形式,艺术的本质就是“善”。从而进一步认为,儒家的艺术观就是“文以载道”。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回归到这句话本身。“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应该不难,只要各种演奏条件齐备,诸如伴奏等,节奏和拍,这种外在形式的美就可以达到了。问题的焦点在“未尽善”,这里的“善”到底是指什么,是指孔子的仁德,还是其他内容。所谓的“善”,毫无疑问需要从乐所表现的内容来理解,如果是指歌词,晚于《韶》几百年的《武》,不太可能逊色;倘若是指歌颂的武王事迹,一般也都是如此理解的,肯定也不能逊色,因为一般认为《武》为周公所作,颂扬开国帝王,绝对颂扬有加。最主要的是,周武王的革命,在历史上被誉为“顺乎天,应乎人”,承天顺命,是合理的。在《论语》中,多处表现孔子“顺天命”的思想,因此,他不可能把同样是顺天命的舜和武王分出高下。再者,孔子一生的追求,就是要回复周公礼乐之治,他对周公推崇备至,言必称周公,又怎么会批评周公的《武》乐呢?

我们再回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难道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舜的揖让吗?显然是荒谬的。只能是美的表演,美的歌词,而不是乐以外的其他东西。因此,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我们认为汉代的郑玄、清代的焦循等人的理解是有道理的。朱熹受其理学思想的影响,很多理念与原始儒家有所不同,是从他自己的理学角度出发进行解释的,而朱熹之后,他的解释儒家的著作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对后代影响巨大,直到今天。

总之,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辨析,我们认为孔子的藝术观或音乐观,并非如某些人所总结的那样,一定要文以载道。但他高度重视艺术本身的美,从外在的形式到表达的内容,重视艺术抒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反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汲取营养,促进当代艺术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吴树平.论语今译[M].济南:齐鲁书社,1993.

[2]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孔子评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